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完美主义 ——对完美主义概念、特征与结构的心理学解读

admin Post in 编辑部
0

侯振虎,李杰

 完美主义,是一个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心理学专业中经常提及的概念。这个概念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十分熟悉的,但对于究竟什么是完美主义,我们是在什么意义和程度上使用完美主义一词,怎样认识和理解完美主义,心理学在完美主义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等问题就不一定十分清楚了,但完美主义作为一种司空见惯的心理现象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关系极大,我们有必要对其多一些认识和了解。

其实,可以说追求完美是人类的本性与普遍心态。人类自身在生存、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以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和迈进,追求完美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但人们在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上又常常会自觉不自觉体验到复杂而矛盾的逻辑与冲突而纠结的心理体验,即本想实现享受完美之“美”却历经追寻完美之“苦”。对完美超越自身实际状况的过度追求导致完美主义对个体的心理发展的严重损害,甚至是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疾病的产生,就使得完美主义成为一个值得花时间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当然,人们在日常语境中运用完美主义的内涵和外延常常会差别很大,在各种媒体上随处可以查阅到与此有关的表述,例如有位署名为“幸福桔子”的网友曾发出了这样的一段求助信:

您好!我(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心理学方面的节目,讲的是关于完美主义,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完美主义性格的人,无论什么事,都要求的很高,在别人眼里我很挑剔,对工作也是这样,总是觉得不太满意,经常换工作,使我自己有了很大的挫败感,觉得自己很失败,可当一下选择来临的时候,我还是会很挑剔,我该怎样改掉自己的完美主义性格呢?希望得到您的回复,谢谢! [1] (幸福的桔子, 2014)

这位求助者在其问题表述语境中所说的完美主义与一篇题为《新当选院士陈晓非:科研上的完美主义者》 [2] 以及《董海洋:一个务实的完美主义者》 [3] 的新闻报道稿中作者所使用的完美主义涵义以及用词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在日常生活中对完美主义的理解既有广义的使用,也有狭义的理解,有时候是一种特指,有时又是泛指。有时是从褒义积极的层面使用的,有时却是从贬义消极的层面使用的。但不管人们怎样使用,完美主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都确实是存在的。在我们的身边也会发现不少成功人士,身上或多或少也都具有一些完美主义倾向的性格特质,而也有很多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人也具有完美主义的性格特点,二者身上所体现的完美主义有何不同?为什么让人感觉同样的完美主义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呢? 心理学又是如何解释这些问题的呢?我们究竟该怎样定义完美主义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首先需要我们回顾和总结心理学对完美主义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对完美主义的理解与界定

梳理已有的研究文献,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学理论界关于完美主义研究过程中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完美主义。心理学对完美主义关注和研究的历史其实并不长,对完美主义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有学者[4] 认为,西方心理学对完美主义的研究可以最早追溯到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就曾提出人类对“美、清洁和秩序”具有本能需求的观点。霍尼(Homey,1950)把过分的井然有序和一丝不苟的行为看作为完美主义。他认为人们寻求卓越的最高境界的需要只是完美主义的表层意义,其深层意义在于精神体验层面。就个体而言,完美主义不仅是一种获得优越感的手段,也是控制生活的一种方法。在遇到不幸或发现自己并非完美无缺时,完美主义者将面临心理上的巨大失衡,甚至导致心理崩溃。阿德勒(Adler,1956,1959)很早就提出了“追求卓越”的概念并指出人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不断更好地适应他所在的生存环境,使人类不断改变自己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完美,或者说追求完美是人类发展的正常天性。从追求完美是生活组成部分的意义来看,追求完美是先天的,是一种奋斗的驱动力,是一种如果没有它生活将变得不可思议的东西。[5] 这是在完美主义研究的早期对完美主义的来源与本质的非常精彩的论述,可以称之为完美主义的正常天性观。埃利斯(Eills,1962)基于人性的非理性层面提出完美主义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 以上这些早期的研究为完美主义更进一步走进心理学研究者们的视野开启了方便之门。

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心理学中对完美主义的认识占主流的观点是单维与多维的消极人格特质论。但与此同时,也有心理学家对一定程度上完美主义存在的积极意义进行了探讨。例如,哈马切克(Hamacheck,1978)将完美主义称之为具有“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之谜”色彩的心理现象并指出应该区分“正常的完美主义”和“神经质完美主义”两种不同的类型。但总的来说,这段时间里更多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视角支持了完美主义的消极观。韦斯曼(Weissman,1978)和贝克(Beck,1978)以及伯恩斯(Burns,1980)都将完美主义看成是一种功能失调的态度(Dysfunctional attitude),他们都认为完美主义是消极的,是导致心理障碍的根源之一。例如,伯恩斯将完美主义界定为与精神病人有关的、指向自我的消极人格特质,是一种包含期待、对事件的解释、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的“认知网络”。完美主义者们设定并严格坚持不切实际的高标准,而且以是否达到这些标准来判断自身的价值。哈尔金(Halgin,1989)也认为完美主义者是那些为实现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而受到自我不协调(Ego-dystonic)的激励和强迫性内驱力折磨的个体。[6] 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了完美主义认识的单维观。

到了20世纪90年代,多维完美主义理论的问世大大促进和深化了人们对完美主义的新认识:完美主义并不是完全指向自我的一种单一化的结构。休伊特(Hewitt)和弗罗斯特(Frost)等人(1990)不约而同地提出完美主义的多维理论。[7] 在多维完美主义理论指导下,随着完美主义量表编制工作的推进,大量的实证研究广泛地探讨了完美主义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以及咨询与治疗等问题,但这时令人高兴的是将研究对象逐步由临床病人发展到了正常的人群。弗罗斯特等人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力求高标准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质。他们的研究发现,完美主义者设置过高的个人标准本身不一定是有问题的,而对自己实际所取得的成绩或成就所进行的自我苛求性的负性评价才是区分正常的完美主义和神经质完美主义的关键之所在。[8] 布拉特(Blatt,1995)对完美主义的破坏性,特别是对完美主义和抑郁症治疗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研究,同样得出了支持这一观点的类似结论,神经质完美主义存在严重的苛求性自我批评。[9] 同年,特里(Terry-Short,1995)在其文章中提出了积极完美主义与消极完美主义的概念。[10]

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时候,研究者更进一步认识到完美主义并不是消极的全部代名词,并不总是与精神病理和消极的心理现象有关,这样,关注和探讨完美主义的积极意义就被提上日程。研究者将心理学中所讲的完美主义与日常生活中讲的完美主义相结合,对完美主义进一步作了更加细化的理解,概括提出了完美主义的“二因素结构模型”,即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和与适应性完美主义。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精神病理紧密相关,而适应性完美主义与积极心理现象紧密相关。这是完美主义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11] 早些时间阿德勒就曾讲过追求完美主义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健康的完美主义使个人处于完美,不健康的完美主义设置不现实的个人成就目标,害怕自己失败和受到别人的批评将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后来哈马切克(Hamacheck)也曾对两种完美主义者的不同结果进行了描述:正常完美主义者能够根据情景状况来设定个人的成就标准,允许目标要求的变动,且拥有满足成就追求的能力;而神经质完美主义者则往往设定一个僵化的、无法实现的高标准,受害怕失败和对失败过度批评的影响,要么取得的成绩不能感到快乐,要么无法取得成就。[12] 他们两人的经验总结性的观点为后来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启示。在这个时期有不少学者,如比尔林(Bieling)、邓克利(Dunkley)、里瑟(Rice)等研究者开始了基于实证研究的适应性与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探究:比尔林指出,完美主义具有的适应与非适应的两个方面代表的是个体的两个伴随情形,而过去传统完美主义提供的是对精神病理变量的“折中预测度”。适应性完美主义具有设定高成就标准并努力追求成功的倾向,非适应性完美主义是一种关注错误苛刻的标准、强迫自己去达到目标的倾向。[13] 邓克利强调非适应性的完美主义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认知倾向以及防御性的人际关系取向。适应性的完美主义则反映个体对高标准和成就的主动追求。[14] 里瑟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动机内化倾向,即与成就有关的自我肯定性概念植根于一般的个人价值期望、知觉效能和对重要他人的回应当中。适应性完美主义强调自我设定高标准,希望超越现有的成就达到已设定的高标准,并且可以容忍失败,即使达不到标准也不会对自尊心造成无法恢复的损伤。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突出表现是自我批评过度,偏重于强调在追求高标准与高成就过程中的个人不足。[15]

二、完美主义的类型

我们每一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在使用类属性思维。对完美主义的类型划分可以方便于我们从类属性思维的角度出发,更加科学、准确地认识完美主义。在总结和概括已往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在完美主义研究的类型划分上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哈马切克的完美主义两类划分法和帕克的完美主义三类划分法。完美主义的类型划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将涉及到究竟怎样认识完美主义或者说认识完美主义的辩证法观点的应用以及如何改变对完美主义的刻板印象,增加更加全面的认识。

  1. 哈马切克的完美主义两类划分法。哈马切克(Hamachek,1978)将完美主义称之为具有“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之谜”色彩的心理现象并指出应该区分“正常的完美主义(Normal Perfectionism)”与“神经质的完美主义(Neurotic Perfectionism)”。正常的完美主义者在圆满完成困难和任务时能够体验到愉快感,而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总对结果不满意,因而即便努力投入但也无法体验到愉快感和满足感。故他认为正常完美主义具有积极意义,是追求成功需要的一个层面。在寻求完美动机的驱使下,正常的完美主义者能够采取灵活的方式实现需要。他强调正常的完美主义是一种积极的人格品质,是一种实现高标准和努力完成任务的愿望。具有这种品质的人不仅从自己的努力中能够获得快乐和满足,而且有能力根据情境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调节。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消极完美主义观点的有益补充。

2.帕克的完美主义三类划分法。帕克(Parker,1997)在对高材生的完美主义状况测试后发现,可将高材生分为三类:一类是非完美主义者,他们的测试结果为低个人标准、对父母的期望有较低的感受、低组织、低次序心理;二是健康的完美主义,他们的完美行为是健康的,能为自己将来的成功及成就而奋斗、努力不懈;三是负向的完美主义,测试结果显示,他们在过度在乎错误、个人标准的实现、父母的期望与责难、怀疑行动等方面的分数都是最高的,他们可能是先天就有这种特质而且对竞争怀有敌意。[16]

三、完美主义的特征

尽管心理学理论界对完美主义的概念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定义,但关于完美主义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与思维方式,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什么是人格特质?从一般的意义而言,人格特质指的是在组成人格的因素中,能引发和主动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人在面对不同种类的刺激都能做出大致相同反应的一种心理结构。换言之,人格特质就是个体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情境下中能够始终保持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倾向。而思维方式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依据研究者们提出的理论和观点,并受哈佛幸福课第十五课中沙哈尔(Shahar,2011)关于完美主义一讲的启发[17],我们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对完美主义者与追求卓越者的不同特点来概括完美主义与追求“完美”的差别,也就是其主要特征(见下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完美主义者对错误和失败的容忍度是以自我设定的高标准和追求完美的高投入为前提的,对细节的关注度主要强调的非重要性细节。

Table 1. 完美主义者与追求卓越者的核心特征对比.

核心特征的描述 完美主义者 追求卓越者
标准的自我设定
追求完美的投入
过度的自我批判
对生活的满足感
对事业的满意度
对细节的关注度
对失败的容忍度
对错误的容忍度
对失败的恐惧感
对不完美的掩饰
对成就的依赖度
对挫败的敏感度
对困难的应对力
发展的可持续度

四、完美主义的结构

对完美主义的结构划分可以有助于我们从更加细致和深入的层面来认识完美主义,结构划分研究的发展本身也反映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完美主义认识的深化。根据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学者们对完美主义结构的认识经历了由单维度到三维度再到六维度的一个发展过程。

1.单维度的完美主义结构。以伯恩斯(Burns,1980)为代表的早期研究者,最初以实证的方式对完美主义的结构进行研究的是“一维”的完美主义结构划分。作为最早编制完美主义量表的学者,其量表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自己订立极高的标准;二是假如自己犯错了,则他人将会看轻自己,且自己将会失败;三是只有保持自己的期望不遭受失败,才能成就好的未来。[18] 这反映了伯恩斯当时是从临床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针对完美主义者自身来建构单一维度的完美主义测试量表的思想。

2.三维度的完美主义结构。休伊特(Hewitt,1991)和弗雷特(Flett,1991)将完美主义看成是一种多元的人格特征并区分了三个不同的维度,分别为“自我取向的完美主义”、“他人取向的完美主义”和“社会期许的完美主义”。自我取向的完美主义(Self-oriented Perfectionism)为自己制定极高的标准及严格的自我评估。这种自我取向式的完美主义包括了显著的动机因素,而这些动机因素则反应出自己为了达到完美的地步而努力不懈并避免失败的心态。他人取向式的完美主义(Other-oriented Perfectionism)以不切实际的完美标准来要求他人,而且严厉的评估他人的绩效,虽然这种他人取向式的要求标准与自我取向式的要求标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他人取向式的完美主义行为却是针对他人。这种他人取向式的完美主义最后将导致直接责备他人,对他人缺乏信任或对他人怀有敌意。社会期许式的完美主义(Socially Prescribed Perfectionism)是指对他人严厉要求的满足。认为他人会对自己有严厉的高要求,而且自己应该达到他人所设定的不符合实际的高标准。这种社会期许式的完美主义,将因他人对自己设有过高及不可控制的标准,进而导致自己产生许多反应,如失败体验、情感脆弱、焦虑和沮丧等负面情绪,其原因在于个人感到没能讨好他人或者相信他人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个体若存在这种高度社会期许式的完美主义,将会非常地在意自己是否符合他人的标准,而且害怕他人对自己做负面的评价,并且认为能得到别人的注意及避免他人负面的评价是极其重要的。[19]

3.六维度的完美主义。以弗罗斯特(Frost)、马腾(Marten)等为代表的研究者在1990年提出,完美主义可划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六个具体的维度。[20] 第一个是关于自己的方面,主要包括四个细的维度:一是设定标准,是指为自己制定的高标准;二是怀疑行动,是指总怀疑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将事情做好或觉得自己如果要能把事情做好,需要要花更多的时间,甚至做了好几次才能做好;三是关注错误,是指害怕犯错,将错误理解为失败,消极对待错误甚至希望被否定;四是强调秩序,是指强调整洁和做事的组织次序性。第二个是关于对父母要求的知觉,主要包括两个具体的维度:一是父母的期望。认为父母亲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会有很高的期望,相信唯有杰出的表现才能被认可;二是父母的批评。指的是认为父母非常严厉,相信和害怕出错会受到严厉的对待或批评。

五、启示: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完美主义应持的态度

目前为止,心理学界关于完美主义概念的内涵还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完美主义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与思维方式本身具有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总结不同研究者的不同看法,大体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完美主义就是消极人格特质,另一派则反对将完美主义全部否定,提出以辩证的态度看待完美主义,认为完美主义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是消极与积极的统一体。消极特质论者认为,完美主义者的心理饱受“应该”、“目标”与“缺憾”的折磨。或许完美主义者的世界里有三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一是树立自己欣赏但不切实际的宏大目标,二是不断地被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所挫败,三是追求目标实现过程的直线式达成模式。这样,完美主义者的痛苦就可以想见了。而持消极—积极完美主义观点的学者认为,不能把神经质完美主义者的表现当成了完美主义的全部影响,正常的完美主义能建设性地应付自卑感。阿什比(Ashby)和科特曼(Kottman)的研究[21] 显示:有高自卑感和低自卑感的完美主义。高自卑感的人会表现出较多的心理困扰,而有较低的自卑感的人正常、积极地追求完美,表现出的心理困扰较少。他们把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定义为因追求完美而表现出过分的情绪痛苦的人。人们都会追求完美,但因为追求完美而成为“卓越者”与因对完美的过度追求而成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是完全不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 不宜将“完美主义”简单等同于“追求完美”。完美主义者从追求完美的起点出发,但并没有真正始终以正确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奔驰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他们受尽了追求完美的、有时是不必要的自我折磨,给人以追求完美的假象。完美主义者常常会打着追求完美的幌子让自己进行无谓地付出,因为常常让对非重要性细节的关注和对非真理或有真正价值事情的追求占据了他们生活的主要位置,玩一种让自己也感觉痛苦的智力浪费性的游戏。
  2. 不宜将“完美主义者”的使用过于随意化。日常生活中,由于词语使用的过于随意化,带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常常会发现无法对一个词进行准确的理解,甚至会产生误导。比如不少新闻报道使用完美主义来形容一个科学家或一个艺术家对一种境界的追求,这非常容易给一般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以误导,误以为完美主义是事业与人生成功的必备素质。人家实际上是追求完美的卓越者,而非完美主义者。虽然“追求卓越者”与“完美主义者”他们都对完美情有独钟,但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心理品质。
  3. 不宜完全忽略“完美主义”的积极因素。正如科特曼(Kottman,2000)所强调的那样,儿童与青少年的老师、孩子和心理辅导员能够认识并承认完美主义的“积极面”对他们的幸福至关重要。[22] 忽略完美主义的积极面,在某种意义上也将丢掉了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潜在资源,或者有可能把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个体身上所具有的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优势变成了他们承载着沉重心理负担的劣势。
  4. 不宜将“完美主义”等同于“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是个体身上存在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人格特质与思维方式倾向。如个体能够认识并加以良好的调适的话,是可以很好地利用使这种人格特质与思维方式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点完美主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和卓越的人也不都是完美主义者。研究表明,成功与成为完美主义者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5. 不宜将“完美主义者”的标签轻易贴到个体身上。正常的完美主义是一种顺其自然的行为,而病态的完美主义往往是一种被逼无奈的选择,通过这种完美主义借以达到一种内心的安宁。但遗憾的是,他们的追求往往无法完全让自身满意。过度的自我批评和对失败的恐惧叠加在一起。所以,病态的完美主义往往陷入到一种既无法面对又无力改变的强迫性误区当中,清楚明白地花费了大量不必要的精力。然而,“恐惧”和“需要”又使得他们不能轻易放弃这场必输的“心理游戏”或“精神游戏”。从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意义上讲,完美主义者就是不健康的,甚至是有严重精神问题的。有人不认真工作,说自己的老板是完美主义者;也有人用自己是完美主义者来为自己撑个门面,甚至找到了不按时完成任务的借口,这些都是有待讨论的。

尽管追求完美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可以鼓励身边的人追求完美,但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要注意不做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的本性为何会演变成完美主义甚至导致心理疾病,这确实很值得深入研究,也值得家长、老师以及整个社会深思。我们每一个人,每天可能都生活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但我们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能成为完美主义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侯振虎,美国东北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咨询与应用教育心理学系访问学者,中国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服务中心主任。

李  杰, 美国东北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咨询与应用教育心理学系学校心理学专业临床训练主任、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64d05a027ac50bde55f73bff.html. 2014-06-03.

[2] http://www.pku.org.cn/?p=26209. 2015-12-29.

[3] http://www.cz88.net/lizhi/daren/1291176.html. 2016-01-07.

[4] 訾非.(2004).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心理科学, 4, 493-494.

[5] Adler, A. (1956). Striving for superiority. In H. L. Ansbacher, & R. Ansbacher.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 New York: Harper & Row.

[6] Halgin, R. P., & Leahy, P. M. (1989). In the field: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perfectionistic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68, 222-225.

[7] Frost, R. O., Marten, P., Lahart, C., & Rosenblate, R. (1990). 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4, 449–468.

[8] Frost, R. O., Heimberg, R. G., Holt, C. S., Mattia, J. I., & Neubauer, A. L. (1993). A comparison of two measures of perfectionis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4, 119–126;Frost, R. O., Trepanier, K. L., Brown, E. J., Heimberg, R. G., Juster, H. R., & Makris, G. S. (1997). Selfmonitoring mistakes among subjects high and low in perfectionistic concerns over mistakes.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1, 209–222.

[9] Blatt, S. J. (1995). The destructiveness of perfectionism:Implic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0(12), 1003-1020.

[10] Terry-Short, L. A., Owens, R. G., Slade, P. D., and Dewey, M. E.(1995). Positive and negative perfectionis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8(5), 663-668.

[11] Blatt, S. J. (1995). The destructiveness of perfectionism:Implic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0(12), 1005.

[12] Hamachek, D. E. (1978). Psychodynamics of normal and neurotic perfectionism. Psychology, 15, 27-33.

[13] Bieling, P. J., Israeli, A., & Antony, M. M. (2003). Is perfectionism good, bad, or both? Examining models of the perfectionism construc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6, 1373–1385; Bieling, P. J., Israeli, A., Smith., J., & Antony, M. M. (2003). Making the grade: The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perfectionism in the classroo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5, 163–178.

[14] Dunkley, D.M., Blankstein, K.R., Halsall, J., Williams, M., & Winkworth, G. (2000). The relation between perfectionism and distress: Hassles, coping,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s mediators and moderator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7, 437–453; Dunkley, D. M., Blankstein, K. R., Masheb, R. N., & Grilo, C. M. (2006). Personal standards and evaluative concerns dimensions of ‘‘clinical’’ perfectionism: A reply to Shafran et al. (2002, 2003) and Hewitt et al. (2003).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4, 63–84.

[15] Rice, K. G., Vergara, D. T., Aldea, M. A. (2006). Cognitive-affective mediators of perfectionism and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0, 463-473.

[16] Parker,W. D. (1997). An empirical typology of perfectionism in academically talented childre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4(3), 545-562.

[17] http://open.163.com/movie/2006/1/6/K/M6HV755O6_M6I42KT6K.html.

[18] Burns,D.D. (1980b). The perfectionist’ s script for self – defeat. Psychology Today, 14, 34-57.

[19] Hewitt, P. L., & Flett, G. L. (1991b). Perfectionism in the self and social contexts: Conceptualization, assessment, and association with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456–470.

[20] Frost, R. O., Marten, P., Lahart, C., & Rosenblate, R. (1990). 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4(5), 449–468.

[21] 转引自訾非. (2004).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心理科学, 4, 493-494.

[22] Kottman, T., Ashby, J. (2000). Perfectionistic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3(3), 182-188.

7704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 Prev: :Next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