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深海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核泄漏的医学问题!!!

Editor Post in 2009.06, 医学广角
Comments Off on 潜伏深海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核泄漏的医学问题!!!

王晓春 博士 PhD

新华网伦敦2月16日电 英国海军参谋长乔纳森·班德16日证实,英国核潜艇“前卫”号和法国核潜艇“凯旋”号本月早些时候在大西洋发生了相撞事故。虽然没有更大的后果,但已然提醒了人们几乎忘却的恐怖记忆。那就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仍然在无时不刻地威胁着人类。然而这柄剑不是高悬在头顶,而是潜伏在万里深海之中。他们是各国的核潜艇部队。 自从1954年1月21号美国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下水至今,世界上已经有500余艘核动力潜艇在大洋深处游弋。三万里海洋尽为其遨游,有如全美高速公路仅有两辆车行驰,竟也能相撞。人们分析潜艇相撞的原因和潜在后果,更认为核泄漏(及其它核武器事故)的危险不可轻视。

在各种侦察手段十分先进的今天,陆击洲际导弹发射井很容易被敌方发现,弹道导弹核潜艇则以高度的隐蔽性和机动性成为一个难以琢磨的水下导弹发射场。因而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其发展一直受到各个核大国的重视. 目前,英法两国各自拥有4艘战略导弹核潜艇. 上世纪60年代真实事件为背景的电影《K19》中,美国导演给出了这个问题最形象的回答:K19是前苏联核潜艇的真实编号,它是前苏联的第一艘核潜艇。

在今天称他们是”艇”早已名不副实,最近相撞的英法潜艇都是14000的排水量。 “前卫”号是英国“前卫”级核潜艇的首艇,“凯旋”号也是法国“凯旋”级的首艇,均配备有十多枚战略导弹。早已超过当年北洋水师的定远和镇远(7300吨)。说它们是庞然大物毫不夸张。

核武器是借二战放出来的潘多拉魔鬼,当然不仅不会随二战重新回到盒子里去,反而借冷战升级越放越多,最后可毁灭人类几百次。冷战结束, 核武大批销毁, 但魔鬼仍不肯回盒子, 而是躲在深海里,侍机作恶。 然而人们是否能管好这些怪物?

既然核潜艇是大国和威慑的最大王牌(比陆地发射站隐蔽且生存能力强),本应是集攻防技术之最精华,寻敌和规避应是基本能力,为何如盲人瞎马,以致相撞后各自回基地修理后才知道原委。 为何 连近在咫尺的另一个庞然大物都无法测知?

原来,作为使用核燃料驱动的大型潜艇,有航程远,重量轻,和噪声小等优点,为主要军事强国(包括中国)运载核弹头潜伏于深海作为该国的核威慑力量。 因为核潜艇的作用就是威慑,尽量不用,所以他的任务就是长期隐伏,由此很多时候只依据被动声纳系统而不用主动探测,而静音技术又使得潜艇的动静小得像“一支虾”。同时尽管深海万里, 适于此种庞然大物隐伏的“优良”区域竟不太多。如果两位无眼英雄”所见略同”选择同一地域埋伏, 则暗中相撞的可能性不可低估。

从技术上看,核潜艇都是世界上弹道导弹核潜艇里水平比较高的,即它们的降噪能力是非常高的,就降噪水平非常高,辐射噪声非常低,辐射噪声非常低就造成核潜艇在水下主要是靠听觉,靠它的声呐去探测它周围有没有敌情目标,有没有其他的商船,有没有其他的潜艇。在对方噪声很低的情况下,这种被动探测手段,听觉就是用被动探测手段,被动探测手段探测的距离是越来越近,因为在80年代,人家就发现,苏联的攻击核潜艇突然噪声大大下降,造成多起苏联的攻击核潜艇和美国、英国的核潜艇在海上相撞。

这是技术上一个重要原因,双方的噪声都非常低,采取了很多的降噪措施,英国和法国。所以自己的辐射噪声跟海洋里的背景噪声混在一块儿,甚至有的时候,像法国的“凯旋”级是低于背景噪声的,你听是背景噪声,要从里头检测出潜艇噪声非常困难,双方离的很近,都没有听见,因而就“看”不见,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技术进步反而制造了一批盲人瞎马,想不出事故也难。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核大国互相之间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活动是不通报的,包括美国和英国等盟国之间。一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就是国家的核心核力量,只有国家的总统和首相才能指挥,别的人不能指挥和参与,它是不能交给北约等联盟指挥的。所以它不向北约盟国通报它的位置。大家不知道互相之间位置在什么地方(而攻击性核潜艇和常规潜艇都是通报的)。既然盟国都不知道,中立国或敌国之间当然更是机密。

英国皇家海军“丘吉尔”号和“反击”号核潜艇艇长杰夫-塔尔(Jeff Tall)透露说,在巡逻中我最担忧的事情就是相撞。你必须做好任何准备,首要任务是防止被侦测到,同时,还要保持通讯通畅(指的是监听而不是发送信号,发送信号会泄露位置),同时还要维护你的武器系统。

早期的核潜艇均以鱼雷作为武器。以后由于导弹的发展,出现了携带导弹的核潜艇。核潜艇安上导弹之后,便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类是以近程导弹和鱼雷为主要武器的攻击型核潜艇;另一类是以中远程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弹道导弹核潜艇。

由于担负的任务不同,从外形上看,弹道导弹核潜艇与攻击核潜艇有着明显的区别。最显眼的就是在弹道导弹核潜艇中部,有一个舱段,是专门用来发射导弹的。

核潜艇相撞其实早已不是新闻。冷战时期的1970年6月18日,苏联“回声Ⅱ”级核潜艇与美国“鲟鱼”级核潜艇“南欧鲭鱼”号在水下潜航时在巴伦支海相撞。碰撞使“南欧鲭鱼”号的指挥台外壳损坏,外壳被撞了个洞,右侧螺旋桨轴被撞弯。这一事件有人怀疑是两国核潜艇相互追逐监视,“刹车”不及导致的“交通事故”。如果属实,就难怪核潜艇海底相撞的概率超出常理地高了.

1986年10月1日,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美国核潜艇“奥克斯培”号在跟踪前苏联的一艘核潜艇时,与之发生碰撞,双方都有轻微损伤。

1993年3月20日,美国“鮰鱼”号核潜艇与俄罗斯“德尔塔”Ⅲ型核潜艇在巴伦支海相撞。事后,两艇都依靠自身动力返回基地。

除了相撞,或撞击其它舰船及陆上物体, 其它技术问题所导致的碰撞事故,或潜艇自身的事故,也同样恐怖。

2000年8月12日, 俄国“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沉没酿成118人死亡, 数十枚核弹头沉入海底。这是自有潜艇以来,各国最严重的核潜艇事故(战争损失不计)。

2008年11月10日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一艘核潜艇8日试航时发生事故,造成最少20人死、22人伤。俄海军初步指事故由艇上灭火系统故障导致,总统梅德韦杰夫已下令国防部立即彻查原因,显示事故可能涉及人为错误。

1966年1月10日,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参加在北大西洋举行的军事演习。当潜艇准备上浮时,撞上美国反潜航母“埃塞克斯”号的底部,造成潜艇的外壳损伤;“埃塞克斯”号航母水线以下开了一个裂口,但未造成严重的后果。

去年美国第五舰队司令部证实 20日,美军“哈特福德”号核潜艇(SSN768)以及“新奥尔良号”两栖船坞运输舰(LPD 18)在霍尔木兹海峡相撞。“哈特福德”号潜艇上的15名船员受轻伤,目前已经返回岗位。“新奥尔良号”无人受伤。美军对核潜艇和运输舰的毁坏状况进行评估,“哈特福德”号核潜艇的反应堆未受影响,“新奥尔良号”的油箱破裂。

既然核潜艇的事故这么多,人们十分关心的是,有什么可能的后果,应如何防范呢?

首先是核泄漏。  尽管核泄漏的可能性不大,但完全可能,而且后果严重,可能甚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因为核泄漏主要是指的反应堆泄漏,反应堆里头的二回路问题不大,主要是一回路,一回路里头有非常多的管路,里头有载热剂,把核堆里的热量带出来,然后做工,传给二回路,二回路再通过汽轮机,形成过热蒸气,推动汽轮机做工。一回路很多管路都有很多焊接头,这些焊接头在剧烈的震荡之下就有可能产生裂纹或者是断裂,像《K19》这个电影就反应这一点,当时是一个实际的案例,再把它拍成故事片了。

核泄漏,就是管路断裂,管路断裂之后,大量的高压水,高温水和污染水,因为一回路里头是污染的水,从核堆里头出来的,这些水一出来就会造成核泄漏。所以英国海军一名高级军官说,虽然这次相撞不可能发生核爆炸,但是放射性物质的泄漏还是有很大可能的。

核潜艇是装载核武器的。相信各国武器技术可以应付一定程度的撞击,如以往的几次。然而又谁可以保证在剧烈的碰撞时,潜艇装置会不会把核弹发射出去,造成核灾难

总结: 人类依然生活在核阴影之下。作为信奉医学无疆界的我们,不仅要祈求科学和进步,更要呼唤和平与伦理

(左上图:英国”前卫”号核潜艇岸上照片;下图: 法国“凯旋”号核潜艇的资料照片, 来自新华社)

4123 Total Views 3 Views Today
« Prev: :Next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