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出口何时了?

Editor Post in 2009.02, 环球医学
Comments Off on 垃圾出口何时了?

王晓春

我们享用现代化产品如电视,计算机,手电筒,电池,如要更新或者报废,你不能当普通废品放置,更不可随意埋在自家后院当肥料(如电池)。你该给所住市镇部门打电话让对方设法接收。然而后者就得大费周章了。

数年前美国废品公司曾热衷于将有毒垃圾送入深海“卸货“,人鬼不知,不料环保组织如神通广大的绿党(Green)魔高一丈,甚至配备有卫星监测系统,全球跟踪,围追堵截,吃不了兜着走。废品公司于是还得另辟新途。

2006年10月一艘荷兰货轮将数百吨有毒工业垃圾倾倒在非洲科特迪瓦(Ivory Coast,旧译象牙海岸)阿比让市的10多个露天垃圾处理场。垃圾排放的有毒气体最终造成10人死亡、70人入院、数万人就医。此船之前曾先后在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贝宁、多哥等国遭到拒绝,最终以钱开道,通过科特迪瓦代理公司将“毒垃圾”成功卸下。而这不是新闻,1987年一家意大利废品中间商将2100多吨化学废料运到当地的科科港,造成很多码头工人及家属的健康严重受损。最终意大利同意收回这些垃圾。法国媒体报道说,西欧和北美的工业垃圾现在一般都运往非洲进行处理,造成当地的环境污染。此外,发达国家迅猛增长的“电子垃圾”,如旧电脑等废旧电器及其金属零部件,常被作为“可回收利用商品”出口到非洲或亚洲。再远点,我们想到俄国卖给印度的前苏联“退役“(可读成“废弃”)的航空母舰多年索要维修费仍不能交货,恐怕也和垃圾出口相差不远。

说工业及医用垃圾是发达国家的专利不准确,但说他们“产量“最高,绝无异议。据统计,发达国家每年产生危险废料5亿多吨。以邻为壑似乎不雅(他们一向以输出道德价值观及文化产品为乐),但确是情势所逼。 民众环保健康意识日益”觉醒”有如牛年股势,连市镇会议都吵闹不休,更漫说在阿拉斯加钻取石油了。 然而工业垃圾与日俱增,时不我待啊。如此时有个不发达国家愿意接收而只索取有限费用,或者更妙,愿意“购买“这些”二手产品“-当然你得”贱卖“。你若是当届政府,你会顾及到这些工业垃圾对当地民众的伤害吗?

不发达国家变成垃圾场,总体说当然是贫穷受欺,出于无奈.但分析个例却也不那么简单. 并非所有当地人都不心甘情愿,有些还相当积极,甚至惟恐”生意”不能到手,第一因为无知,不知道毒垃圾的厉害,第二是贪婪,因为这是一笔上百万的”大钱”。他们不仅给富国”卸毒”提供了现实性,也提供了非常必需的道德依据。 由于国际经济贫富悬殊,使本来在发达国家间一笔“小钱“成为当地足以买鬼推磨的天文数字,让许多公司企业直至政府部门见钱眼开,甘犯众怒。 与落后几乎孪生的愚昧和腐败(和政体上的”民主”没有关系)再次和金钱勾结在一起.当地人民是受害者,但默认这些成为事实的发达国家(从官员到民众)亦该反思。是否该以同样的力度开发处理垃圾的尖端技术呢?无节制地开发和享用高科技和工业,自毁家园,最终买单的是地球村的每个人。

 
 
说明:英国向非洲某国家“支援“的二手产品颇受当地人欢迎。但有环保人士指出,许多产品已不堪使用且有毒害。
2671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 Prev: :Next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