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裔孩子在中美文化冲突中产生心理问题,家长需要了解什么?

admin Post in 2012.06, 医学广角
0

李杰, 心理学教授

通过大量的接触、采访、案例分析和调研,我发现在华人家庭中父母、祖父母和孩子几代之间美国化程度往往有很大差异。一个常见的现象是: 父母英语较差或缺乏对美国文化的了解使得父母在与学校、老师乃至心理辅导人员沟通困难。另一方面,学校、老师、心理咨询工作者中懂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很少。这种双方互不理解的状况使孩子生活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中。这些差异常常伴随着家庭中的矛盾和沟通障碍,发展成孩子的心理问题。今天我想通过一个孩子玲玲的故事帮助亚裔移民理解发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的矛盾。同时也帮助老师、医生、心理咨询工作者等专业人员了解亚裔移民的经历。

 案例分析: 玲玲的故事*

玲玲是一个中国女孩,七岁, 目前与外祖父,父母及姐姐同住在一个小镇的三房公寓里。她的家人与她于四年前从中国南方的小镇移民至美国。玲玲的父亲目前于餐厅工作,母亲替人照护孩子。父母亲都正在学习英语。外祖父平常下午在家照顾玲玲与她的姐姐。她们在家里时都说中文。玲玲就读于镇上的一个小学校,其中有百分之七的学生是亚洲人。她的老师之前没有对于中国学生,或其他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孩子的教学经验。

据玲玲的父母以及外祖父的观察,玲玲在开始就学之前是个健康而快乐的孩子。但当她开始进入学校之后,就变得越来越困惑且有压力。举例而言,当大人在教导或训话时,玲玲在家里学到的反应是安静的低下头,以表示对大人的尊敬。但她的这个行为却被老师认为是不好的,而教导她在学校时眼睛看着对方才是适合的反应。此外,玲玲在家时通常称呼她的姐姐「大姐」,但是她现在却发现她的同学们都直接称呼她们兄弟姐妹的名字。玲玲想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于是她直接称呼她姐姐的名字。玲玲因此受到父母的责备,因为中国文化里认为直呼比自己年龄大的人的人名字是不尊重的。玲玲觉得非常地困惑与难过,因为她好像置身于一个「双输」的处境里。当她试着融入她学校的同伴时,她的父母亲会纠正她;而当她依循着父母告诉她该怎么做时,她又被她的老师指正,或被其他的孩子们取笑。她处在家与学校之间受夹板气,却又不知道该如何为她自己说话。她变得沮丧,常常哭泣或者咬自己的手指甲。玲玲认真做了作业,但在班上却很少主动回答问题。老师给她的成绩大部分都是B或是C,这让她的父母很担心。

玲玲这些对家庭与学校相矛盾的期待的反应,被老师和父母认为是适应不良。她在四个月前,因为适应问题而被转介给学校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学家根据她的沮丧情绪建议做认知行为咨询。玲玲接受了三个多月的认知行为咨询,但是依然看起来悲伤,常常哭泣或咬手指甲。她的老师认为这表明认知行为治疗对她无效,而她的咨询师认为这是因为治疗时间还不足。

 现在我们从玲玲生活的社会环境中看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孩子遇到的问

玲玲痛苦的经验,反应了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学生们所遭遇的一个不公平的对待:学校与家庭由于文化不同而对学生的期待相矛盾。一般而言,学校的立场期待学生们能够遵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与规范;但家长则期待孩子们遵从他们民族的文化与规范。两方都使用他们自身的文化标准,去衡量这些双文化的孩子们。如果这个孩子的行为无法达到这些文化上的标准,却会被视作是孩子自身的问题。家庭成员可能有着不同速率与不同方面的对美国文化的适应,或者说”美国化”,而这可能带来更多的挑战,使家庭成员对彼此的行为产生误解。因此,无意之间,由于家长和老师双方都缺乏多元文化意识,就使这些双文化孩子两面受委屈。

 家长与老师们要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生活得容易些?

增加我们自身对于多元文化的觉察、知识与技巧。

玲玲所遭遇的情境中,显示了学校人员与家长对于文化因素的觉察(cultural awareness)的缺乏。缺乏文化觉察,我们可能很容易就造成同样的误解,或者是无法看见这些误解,而导致于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家庭与学校对于学生行为期待相矛盾的环境里。拥有文化觉察、知识与技巧,我们就能够从社会文化的角度,透视这些教育与心理问题;更有效的识别且介入这些议题,并且能够减少对玲玲行为的错误解读。

特别对于华裔家长们,十分重要的是:

了解在美国文化适应的过程对于华裔移民的影响。

了解美国的学校体系如何运作。

了解美国老师们对于学生与家长的期待。

了解两个文化间价值观及习俗方面的差异。

了解两个文化间沟通方式上的差异。

 这种了解将使您不犯玲玲的父母所犯的错误,使孩子感到在家庭中得到理解,使您的亲子关系与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使孩子能够健康幸福地成长。

同时,希望玲玲的故事和有关跨文化心理学知识能增进心理工作者、医生、学校老师乃至社会对移民的理解,以便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玲玲的故事引自李杰与纳塔尔 2009在 “教育与心理咨询杂志”上的文章”学校咨询工作者当多元文化儿童和家庭的社会公平的促进者” (Li, C., & Vazquez-Nuttall, E. (2009). School consultants as agents of social justice for multicultural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special issu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19 (1), 26-44). (故事的中文翻译:嘉玲, 校对:李杰).

 作者简介:李杰,美国东北大学健康科学院咨询与应用教育心理学系学校心理学专业主任、副教授, 博士导师。

5714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 Prev: :Next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