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针治例析

admin Post in 2011.04, 医学论坛
0

孔学民医师

         呕吐是伴发于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医学上给予的定义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的和推动,使胃内容物随胃气上逆从口中涌吐而出,有声无物谓之干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无有声谓之呕吐”。西医认为引起呕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消化系统功能失调,采取的治疗方法也多是一些药物,效果并不明显。一是仅靠药物治疗并不全面,二是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在治疗的同时会引起其他一些不良反应,从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我们不妨考虑采用中医的方法,看看是否有明显的效果。

         中医认为引起呕吐病因危机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1)外邪犯胃:胃主受纳和腐热水谷,其气主降以下为顺,当外邪侵犯胃腹,以至胃失和降水,水谷随气上逆,故见呕吐。

       (2)饮食伤胃:饮食过多,或吃了不干净的食物、生的、冷的或肥腻食物,或饮酒过度,均可致肠胃受伤,胃气下降,从而上逆而吐。

      (3)肝气犯胃:由于情志不和,肝气横逆犯胃;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物停滞其中,无法进行消化,胃容纳不了,因无法下降而致上逆,均可引起呕吐。

      (4)痰饮内扰:脾胃虚弱,健运失司,以至寒湿中阻或聚而成痰饮,不降反升,从而上逆致呕。

         中医对疾病进行治疗,首先要辨证其阴阳虚实寒热表里,然后对症施治。对于本症,就要辨其虚实:实症表现为:外邪犯胃,常可伴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胸腹胀闷,脉浮。饮食不节导致有较多痰涎,胸闷不舒、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弦滑,肝气犯胃的多有胸肋胀满,嗳气吞酸,失眠、舌边红、脉弦等症状,治疗实证当以解表化浊,消滞疏肝,和胃降逆,虚症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乏力、喜暖喜按、头晕大便溏,纳少腹胀,舌淡脉弱,口燥咽干,似饥而少食,干呕或口舌生疮,面赤,脉细数,治疗虚症当以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总之,每一种疾病的表现方式及症状多种多样,治疗也就多种多样,我们应当选取危害(副作用)最小而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在诊治呕吐一病中,我们排除了药物等几种方法后,最后确定了针刺的方法:针刺治疗疾病,充分运用八纲辩证及经脉络属理论,以针刺腧穴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针对本病,按循经取穴确定取胃经穴位为主,通过调理脾胃之气达到治疗目的。

         病例: 周xx,女,26岁,半年来脘腹痛,呕吐,吐物不化,吐时伴恶心,经x线检查,胃部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经诊断确诊为神经性呕吐,经用各种治疗方法无效,改用针灸治疗。

          取穴:胃俞、中脘、足三里等穴施治:胃俞是胃的背俞穴,中脘是胃之募穴,两穴相配为俞募配穴法,可通降胃腑之气,足三里为胃经之下合穴,可健补脾胃之气,达升清降浊之效。

          针刺胃俞得气后,即行出针,针刺中脘、足三里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该病人针3次后呕吐减轻,6次后呕吐停止,共8次后彻底痊愈。

3724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 Prev: :Next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