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从肝治 【摘自网络】

admin Posted in 2016.04, 医学论坛
0

20160415_1_f01

肝脏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肝脏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那么肝脏究竟与其他器官有什么不一样?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平均重量可达到1.5公斤,成年男子的肝脏差不多有42码的球鞋这么大。

其实肝脏就是个傻大个,性情憨厚,天天干活都不知道累,因为肝脏是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所以无论它累成怎么样,它也从不呻吟叫苦,也不会喊痛,这也是人们经常忽略它健康状况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能自我完善的好同志,曾经有一位年经的母亲就为了挽救自己两岁零三个月的女儿,而捐献出自己1/4的肝脏。我们一直在为这种舍身救女的母爱所感动,也曾经为这位母亲的健康状况而担忧,其实肝脏是人体唯一可以再生的器官,即使切除一半,它也会不急不慢的长出来,另外,肝脏也是最愿意位移的器官,它会随人的呼吸能上下挪动,活动范围能达到二到三厘米,这也是为什么大夫在为我们检查肝脏的时候,让我们不断吸气呼气的原因了。

在西医的眼里,肝脏是一个代谢系统,一个重要脏器,就像是我们人体的一个化工厂,它掌管着糖、脂肪、蛋白质的解毒、代谢,人体大部分的新陈代谢和有毒物质的转化,所以它也是最易污染的部门。

在中医的眼里,肝脏是一个部位,它有两大功能,一是主疏泄和二是主藏血。

肝主疏泄,所谓疏泄就是让你能够疏通、畅达,比如说人生气了,时间久了,肝气郁结,就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也就是消化功能就差,所以人生气了就不想吃饭。

肝主藏血,肝脏不只管藏血,还管调节全身气血运行,管血液分配,比如说人在运动的时间,肝脏就把血液分配到四肢,女性朋友生理期前,肝脏就把血液分配到血海,即冲脉,那个时候肝脏的血液少了,柔韧性格就下降了,所以女性朋友总有那么几天会脾气不好。

肝脏负责着人体的代谢、合成、解毒、贮存、分解、排泄,您关注过它吗?它对健康影响您知道吗?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有多重要?曾有这么一句话:肝脏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脏不好,人生是黑白的。

肝脏与人体健康

我们人体是世上最强大、最精密的“仪器”,每个脏器看似独立,其实是密切相关,脏与脏之间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肝脏与其他器官有什么关系呢?又与哪些疾病有关?

肝与情绪的关系
中医讲,肝主怒,怒伤肝,肝血太重,就容易造成面红耳赤,头晕,头疼,这种就是肝火旺的表现,中医讲人卧血归肝,肝藏血,充足睡眠能养血的同时又可以充分的使肝气得到一个疏泄,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肝火越来越旺,表现为情绪暴躁,爱发脾气,所以说人的充足睡眠可以养肝,可以使情绪能够达到非常好的境界。反过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也利于养肝。

肝与眼睛的关系
中医里有一句话就是说肝和眼睛的关系,叫“肝开窍于目”,眼睛也是肝脏的“窗口”。眼睛经常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除了视力下降引起的问题,也可是肝脏功能衰弱的先兆。凡非外伤引起的视力下降均与肝气血虚有关,如果肝脏湿热重,眼睛表现浑浊而黄,如果肝火很旺,眼睛表现红甚至发炎,如果肝气亏,看书稍久就容易疲劳,进一步亏下去,便成近视眼了。反过来眼睛太过疲劳,用眼不当也会影响到肝脏。肝是明目的源泉,肝养好了,眼睛自然好使!

肝与心的关系
心主血脉,肝主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故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

1、血液方面:心主血,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不息;肝藏血,贮藏血液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血量分布。心肝两脏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只有血液充盈才心有所主,肝有所藏。

2、精神和情志方面:心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精神和情志活动,均以血液为物质基础,而心肝两脏在血液运行方面关系密切。如有不懂的请搜公众号脉脉答 医生在线咨询,故心肝两脏共同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

心与肝相互影响,心肝阴血不足,往往互相影响。临床上表现为心慌,心悸,面色不华,舌质浅淡,脉细无力,头晕目眩,妇女月经涩少,失眠多梦等。

肝与胆的关系
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肝与胆互为表里,生理关系同样非常密切。肝主疏泄,胆主通降。胆汁的正常排泄,依靠肝的疏泄功能,而肝脏功能失常,势必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反之,胆汁排泄不畅也会影响肝的疏泄。从功能上看,胆囊也是肝脏的好帮手,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内,一旦我们开始进食,胆囊就开始收缩,于是胆汁流入肠道、帮助脂肪的消化。肝与胆确实是一对“荣辱与共”的器官。肝病常常影响胆,胆病也常波及肝,有肝病的人更容易患上胆结石,另一方面,胆结石、胆道蛔虫或肿瘤,也会使细菌“逆流而上”,引起肝脏乃至全身的感染。

肝与脾的关系
肝与脾主要是疏泄与运化,生血与藏血的关系。脾的运化有赖于肝气的条达,而肝的疏泄、藏血,又需脾胃化生精微来供养。若脾失健运,生血乏源,可致肝血不足,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影响脾胃升降,运化失司,引起消化功能下降,食欲不振,可致“肝脾不和”;若脾胃湿热,上蒸肝胆,使肝胆疏泄不利,可以引起黄疸。由此可见肝病可传脾,脾病可及肝,它们是互相影响的。

肝与肾的关系
肝与肾主要是藏血与藏精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血须要依赖肾精的滋养生化,肾精又须肝血化精不断地补充,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资生。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肝阳偏亢的所谓“水不涵木”的症状;反之,肝阳久亢,消烁阴精,亦可加重肾阴虚损,出现头痛、眩晕、腰膝腿软,尿浊或水肿等症。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月经生理和男子排精功能。

肝与肺的关系
肝藏血,肺藏气,肝气与肺气上下阴阳升降,以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作,气血的运行,虽有心脏主管,但须有肺主治节及肝主疏泄作用的制约,两脏对全身气血的运行起着一定的作用。肝肺是相互影响的。如气机升降失常: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灼肺,肺失清肃,常见胁痛,易怒,咳逆,咯血等肝火犯肺(木火刑金)的症候。反之,肺失清肃,燥热下行,亦可影响及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则在咳嗽的同时,出现胸胁引痛胀满,头痛头晕,面红目赤等肺燥伤肝(金不制木)的症候。

肝与疾病的关系
肝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脏器,很多病可以从肝脏不舒服折射出来,那就有这么一句话,百病从肝治,下面我们听听医院专家怎样说?

1、眼病
北京东直门医院眼科主任宋立:中医老讲:这个是肝开窍于目,而且足厥阴肝经,它是本经,是连着目系的,所以我们说肝经它和眼病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经常临床上通过疏肝理气,或者是滋补肝阴,或者柔肝养血各种方法来达到我们的治疗目的。

2、抑郁症
北京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邹忆怀:中医有一个病叫郁病,就和现在的抑郁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它主要原因,中医理论认为和肝气不疏密切相关,所以中医治疗的话,疏肝解郁是一个最重要的方法。

3、妇科病
北京东直门医院妇科刘雁鲜副主任医师说: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主藏血,肝是喜柔和条达的,那么肝失疏泄,就可以引起很多妇科疾病的发生,比如说月经先后不定期,另外还可以引起痛经,因为冲任瘀阻,血脉不通畅了,就引起痛经,此外还可以引起闭经,月经不来了,甚至是盆腔炎,甚至是不孕症,这些疾病都和肝失疏泄有关系。

4、乳腺增生
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院长郭维琴:女性的乳腺增生,跟经络走行有关系,肝经它是从脚开始的,到大腿的内侧,腹部的两侧,胸部的两侧,然后到头部,一直到巅顶,即头顶。因为它布于乳房这两侧,所以,在长期的心情不舒畅,也就是肝气郁结,不舒畅的情况下,血也就停滞了,停滞的时间长了以后就结成块,那就是乳腺增生。

中医讲“上医治未病”,即要预防疾病。比如说肝气不足,最常见的女性容易得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神经性头疼,还有慢性胃病,这些都会出现,所以肝郁气滞,对造成这个疾病有一个直接的诱因,那养肝的重要性就在于预防这些疾病发生。

“肝”苦与共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快、紧张,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加班、应酬、熬夜是家常便饭,饮食不规律、饮食配搭失衡、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使我们的肝脏承受巨大的负荷,造成肝脏日积月累的损伤,甚至导致常见的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等肝的病变。那么影响现代人肝脏的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1.长期大量饮酒,酒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因此商务应酬、亲朋相聚等少不了酒。中国有句古话,一杯是酒,两杯是药,三杯是毒。过量饮酒伤害最大的是肝脏,酒精进入人体,在肝脏代谢分解过程中,肝细胞首先受到直接损害,据调查,我国在饮酒者中8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除此以外酒精还损害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导致酒精性脑萎缩和胃炎;

2.长时间接触有害化学物品和化学药品比如说装修房子的装修材,料含甲醛、四氯化碳等有害物质;

3.营养失衡造成肝脏营养缺损,使得无法运转顺畅;

4.过量饮食长期高脂肪的摄入,而且没有充足的体育锻炼,使脂肪堆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

5.日常食物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毒素、重金属、激素等;

6.工作压力过大,精神紧张!

7.作息时间不规律或长期熬夜!

8.长期使用药物;

9.病毒性的肝脏损伤。

游苏宁:循证医学体系正在走向崩溃 【摘自网络】

admin Posted in 2016.04, 医学论坛
0

【引文】2015年12月5日-7日,第三届中国国际继续医学教育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主任游苏宁受邀做了题为《如何看待循证医学》的精彩报告,其语言幽默、犀利,观点大胆,颠覆了许多人对循证医学的看法,博得在场所有人的阵阵掌声。医脉通特将此报告整理成文,与读者共享。

讲者简介:游苏宁,1962年出生,现任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主任。1985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同年加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在杂志社从事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近30年。历任助理编辑、编辑、副编审、编审,编辑部主任、社长助理、副社长、副总编、总编、社长兼总编。是全国多所著名大学的特聘教授。我国消化领域著名专家汪鸿志教授在介绍其出场时评价,“他走过几十个国家,他的朋友遍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0年前先哲曾描述,医生们开着自己不太熟悉的药,诊治着自己不甚了解的病情,评判着自己一无所知的人体。

100年前,医学教育家、现代医学之父威廉·奥斯乐指出医学实践的弊端: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这三道难题至今仍然困惑着我们现代医学及医疗的发展与改革。循证医学其实带给我们很多好的方面,它就像一座桥,只是目前深陷迷雾中。

20160401_1_f03

循证医学的定义,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先辈们创立该体系,主要是为了弥补长期以来统治临床医学领域的经验医学模式的不足。它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与临床医生关系最密切的是随机化临床试验以及各种临床诊疗指南。循证医学推翻了太多的推断、直觉与假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实践行为。

20160401_1_f01

循证医学曾于20世纪90年代涉足制药行业,那时候医生能抵御住医药代表的糖衣炮弹,因为药品的各种宣传资料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渐渐的,制药行业开始意识到,循证医学更多的是一种契机而不是威胁。权威杂志上发表药品的相关研究,所带来的收益远远超过数千名医药代表的销售业绩。

近几十年来,循证医学体系正在走向崩溃,它常常迫使医生做未必正确的事情。如今的循证医学就像一把已经上膛的枪威胁着临床医生——你最好乖乖按照最佳证据做。过度诊疗之风愈演愈烈,循证医学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统计学有句名言——只要你拷问数据,数据就会招供。给大家介绍两本非常有名的书,一本叫《数字是靠不住的》,另一本叫《统计数字会撒谎》,在全球已经畅销60年,作者在书中描述到“统计数字就像美女身上的比基尼,露的部分引人遐思,没露的部分才是最重要的”。

20160401_1_f02

循证医学应该研究的重点,包括疾病的自然病程、非药物治疗手段、现有诊断标准的不足之处、如何严格规范利益冲突、重视药物的长期获益、鼓励反对和质疑的呼声。如果我们不尽快处理它的“蝼蚁之穴”,那么“千里之堤”的溃灭指日可待。

判断随机对照试验的价值,应该是看(1)其设计是否合理;(2)是否真正随机分组;(3)样本量,规模越大科学性越强;(4)统计学处理方法是否合理;(5)疗效判断标准,应尽可能与临床实践保持一致;(6)随访时间,越长所得结果越接近临床;(7)临床意义与实用性;(8)终点设置,越“硬”其临床价值越大。

我们都知道,大数据时代需要穷举,要的是全体,不像循证医学,要随机。中国为什么难以实现医疗大数据,就像打麻将,很多人的习惯就是“看着上家,防着下家”,因此共享数据非常困难。

20160401_1_f04

BMJ在线论坛上,75%的医生认为循证医学正在走向崩溃。我们要警惕循证广告不假思索地推广临床试验结果,临床上遇到的多数患者都不符合研究的入选标准,所以有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由大公司支持的试验及其对指南的巨大影响已经成为循证医学发展的障碍。

利用已发表文献,根据文献质量进行加工整理,通过整合大数据信息,形成的二次文献结论,作为一种采用科学的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本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学价值。但是客观量化的文献质量分级,并不能智能化主观判定假数据。我们真正质疑的并非循证医学体系本身,而是认为其正在被不恰当地利用。

科研的本质是探索未知世界和寻求学术真理,今天有许多人为职称、地位、名利、金钱而进行研究,循证医学只是一种工具,无所谓好坏。只有少数人阅读文献,更多的医生只是通过各种学术讲座来获取相关知识。有些医生的学术讲座,幻灯都不是自己做的,而是厂家做的。很多时候,无形之中就做了厂家的代言人。另外,由于阴性结果没有商业利用价值,所以很少有人推广。

各种基金项目以及绝大多数的学术研究都要依赖于制药行业雄厚财力的支持。各家药企与循证医学结为盟友,联合为一些漏洞百出的理论提供证据支持,从而拓宽药品的适应证,以至于现在临床医生对每一种疾病都能开具出相应的治疗药物。

制药公司资助对研究有影响,有学者回顾了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所收录的有关某领域的治疗学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荟萃分析的方法分析。发现制药公司资助的研究结果,明显优于其他研究经费资助的研究结果。虽然是随机双盲的对照试验,其结果还是明显地被夸大了,平均超过4倍之多。

循证医学的精髓,是将最佳的外部证据、医生自身的经验和患者的意图结合起来,进行临床医学决策,三者同等重要。随机对照试验和荟萃分析不等于循证医学,而只是外部证据的体现。在缺乏可靠的外部证据时,医生的经验往往更加重要。

20160401_1_f05

上学的时候,老师就经常对我们说,一定要多读文献才能进步,实际上并非如此。太多的医学文献充斥着误导性和假阳性发现,在已经发表的文章中,90%都是可以不发的。有人说,是不是你们“中华”系列的杂志是这样?其实不是的,全球都是这样。

给大家一个例证。31岁的舍恩进入美国贝尔实验室,他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在《Nature》和《Science》杂志上共发表了17篇研究论文,当时全世界都认为他很快就能获得诺贝尔奖。我的一个同行,美国的一个科学记者,持续跟踪了他四年,最后证明,17篇文章全部造假。

20世纪50年代,一位伟大的美国科学家说过一句话,“人类很可悲的一件事,是今天我们从杂志上学到的知识,十年以后将会被证明一半是错误的。更为可悲的是,十年以后我们依然不知道哪一半是错误的。

在现有的3800万份公开发表的文献中,被他人引用超过200次的只有0.5%,引用超过1000次的论文罕见,被视为经典之作。而有一半论文从来没有被引用过。最常被引用的1000多部学术著作,更多地出自团队之手。

那我们不禁要问,有这么多的审稿人,为什么发表的研究结果还会有错呢?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有4点:(1)研究规模小;(2)药物或疗法的效应低;(3)与研究有关的利益纠葛复杂;(4)研究领域太热门。大规模的筛查反映人口医学不顾个体间的差异,一味倡导非必要的医学测试和手术治疗。

20160401_1_f06

我们再来看看临床研究乱象。由数十亿美元的营销利润催生临床研究乱象,科学研究已经沾染上了铜臭,充斥着虚假信息、错误诊断、临时数据、标准混乱、偷梁换柱的不可信的问卷调查,统计学意义显著而临床应用上毫无价值的研究实验,难以甄别的假数据,更利于结题或发表。

我们一直跟年轻医生说,你投稿,往越专科的杂志,你的“对手”就越多,被“枪毙”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我建议大家,投稿要优先投综合性的杂志。我们对审稿人的研究发现,他们对自己看不懂的东西,很少说不同意。(笑)

我们知道,医生的使命是治病救人。最近有句很有名的话,转述给大家,生命是什么?是一种死亡率为100%的性传播疾病。医院是什么?自古以来就是坟墓的接待使。而制药企业的使命,就是无论我们感觉有多良好,都要硬给我们扣上疾病的帽子。没有所谓的“证据”支持,压根别想在各大指南中占有一席之地。至于循证医学中的各种筛检项目,则是像一台健康牌的联合收割机,源源不断地为过度诊断和各种投诉抱怨缴纳着保释金。

我们说医学好像胡杨,立千年而不倒。医学界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学术界和产业之间密切协作的结果。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与生命科学产业无关的专家级医生。最近美国的一项对50所拥有医学院的大学调查显示,每位研究者每年平均能收到33417美元的产业资金。美国FDA严重依赖生命科学产业提供资金,2010年已经达到12.5亿美元,占其整个药品项目预算的46%。

在癌症的治疗方面,我们也应反思。化疗是让患者进行毒性治疗,响应率极低。大多数有安慰剂控制的临床试验收效甚微,只能延长1-3个月的存活期。恶性黑色素瘤对标准化疗的响应率为15%,平均延长患者2个月的生存寿命。关键的临床试验显示,生物制剂仅能延长癌症患者生命1-5个月,几乎没有可能治愈。

20160401_1_f07

女性的激素替代治疗,认为可以预防心脏病而风靡数十年。最近美国妇女健康学会对16000名健康的绝经妇女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实验组患乳腺癌、心脏病和心脏病发作、中风以及高风险血栓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代价远高于降低结肠癌和髋关节骨折的益处,原本15年的研究6年后被叫停。

最近还有一项更骇人听闻的研究,非心脏术前常规使用β受体阻滞剂,荷兰专家的学术造假使得欧洲心脏病学会一指南致80余万人死亡。该专家牵头的2项临床研究表明: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心脏保护作用,其结论被2009年版指南采纳。最近对11项临床研究结果进行荟萃分析,围手术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患者的死亡率较对照组高27%,估算欧洲80万人因此死亡。

数字不说谎,但说谎的人总拿数字做文章。

20160401_1_f08

我们应利用互联网来支持透明和诚信两大基本目标。建议大家有空上一上维基,它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做出贡献的网站。现在医学专业人士所能得到的科技文献信息是不充分且存在偏见的。我常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我们开的会。现在的我们,有多少时间在认真读书呢?顶级生物医学期刊已经实行希望发表的临床试验要在网站上登记的要求。大型医药企业与学术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我们今天已经走到了生命科学的大数据时代,生命科学会成为世界的主角。数据爆炸使科学的研究方法都落伍了,不要随机样本,而要全体数据。统计学盛行不过百年,但现在已经过时,最好的统计方法就是穷举,全数据模式:样本=总体。医学的临床实践领域将会被彻底地革新,导致其创新的力量为互联网。

我个人觉得,在中国,医生是一个幸福指数非常低的职业。我们一直说医生非常忙,而在这争分夺秒的忙碌中,却错过了一生的风景。

中医脑象学

admin Posted in 2016.07, 医学论坛
0

王海鹰, MD

麻醉主治医师,执照西医针灸医师

美国宾州圣鲁克斯大学医院麻醉科

上篇文章我们探讨了中医经络与现代医学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发现大脑在传统中医被边缘化,主要是因为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五脏六腑中没有大脑。那么探索大脑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中医脏腑的定义、结构和功能:

脏腑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是其核心内容之一:传统中医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又分为脏、腑和奇恒之府三类。

脏,即肝、心、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或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脏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胆。

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或脏象学说。

藏,指藏于内的内脏;“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类经·藏象类》)。

象,其义有二,一指脏腑的解剖形态,“象者,像也。论脏腑之形象,以应天地之阴阳也”(《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二》)。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其二指脏腑的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象,形象也。。就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两者结合起来就叫作“藏象”。藏通“脏”。“藏象”今作“脏象”。脏象是人体系统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是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体外的征象。中医学据此作为判断人体健康和诊断、治疗疾病的依据。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以解剖学为基础,通过分析活的机体的外部表征,来推导认识人体内部的生理病理变化的规律,以表知里,确定“象”与“脏”之间的关系,建立脏象的概念。中医以病理反证生理,重功能而轻形质,是脏象学认识生命本质的重要特点。其内容包括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与心理和外界环境的整体关系。

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这一整体观,主要体现在:

一)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为表里,脏与腑是一个整体。

传统中医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学说用于解释五脏六腑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是其一大特色。天有六气风、热、暑、湿、燥、寒;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天地合气,名之为人。人感天之六气而生六腑,六腑为空心脏器,故六腑为阳,感地之五行而生五脏,五脏属实性脏器,故五脏为阴。五脏指肝、心、脾、肺、肾;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脏五而腑六,传统中医在《灵枢·胀论》中提出第六脏: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是为心包,合为六脏。六脏六腑属阴阳表里关系。这样十二脏腑的对应关系就一目了然了。如附表(1)所示。

表一. 阴阳五行人对照表。

阴阳 厥阴 少阴 少阳 太阴 阳明 太阳
五行 (君)火 (相)火
五脏 心包
六腑 小肠 三焦 大肠 膀胱
五体
五液
五华
五指 食指 中指 大拇指 无名指 小指
阴经 肝经 心经 心包经 脾经 肺经 肾经
阳经 胆经 小肠经 三焦经 胃经 大肠经 膀胱经
五官 眼(目)

二)五脏与形体诸窍连接成一个整体。

中医解释天、地和人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五官九窍。其中五官指眼、舌、口、鼻、耳。九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一口)在头面部也称七阳窍。阴窍有二,指前后二阴(前阴尿道口,后阴肛门),所以合称九窍。

中医官窍的主要生理功能:

1)官窍是体內外物资交换的门戶。比如鼻孔的呼吸,肺通过鼻孔來吸清呼浊,实现体內外气的交換。比如二便,通过二便的排泄,來完成体內废物的代谢。

2)官窍是致病邪气,入侵和外出的通道。各种外界的邪气可以通过官窍,由窍进入人体。如果人体內的正气旺盛,祛邪外出。那么官窍也是邪气排出的通道。尤其二阴窍更是如此。

3)官窍是人体內外信息交換的窗口。开窍是中医生理和治病的概念,意思是指脏腑与体表器官生理上相通。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二阴。鼻主司嗅觉和通气,耳主司听觉,眼(目) 主司视觉,舌主司味觉表达语言,嘴(口)主司语言(表达意愿)和进食。也就是說,這些官窍直接和外界相通,人体內的生理狀态,可以通过这些官窍反应出來。

仔细研读中医重视五脏和五窍的联系,五脏对五腑,也就是五脏五腑与五窍的联系。但是忽略了第六脏心包和三焦(六腑)与外界的联系。

心包作为六脏之一,在中医指的是心脏外周的包膜。心外围的组织器官,又称心包络或膻中。它是心脏的外膜,包裹着心脏,附有络脉,以通行气血。心包具有保卫心脏并能反映心脏某些功能的作用,“喜乐”的情绪虽然发自心中,但却是通过心包反映出来的,即所谓“代心行令”。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心脏是五脏六腑的主宰,不能受到邪气的伤害,如果受伤则病情危重,当邪气侵犯时,首先由心包承受,以避免或减轻心脏受到损伤,因此说心包能“代心受邪”。即《灵枢·邪客》篇所谓:“心者……邪弗能容也,容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属于心包的经脉称为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互络属,构成为表里相合的关系。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惟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类经·脏象类》)。总观三焦,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 大小肠、肾、膀胱、女子胞等。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包容五脏五腑全部。总之三焦是容纳脏腑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所有脏腑器官均在其中。

由此可见这第六对脏腑,结构和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包罗和总领五脏五腑,主气血和表达情绪的功能。笔者以为三焦中医指的就是胸璧和腹壁(wall),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中医心包指的是内在胸膜腔和腹膜腔的包膜,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心脏的外周的包膜。只有这样人体的所有脏腑器官才能均在其中。三焦在外而最外层是皮肤和心包在内代表胸膜和腹膜,两者之间包裹了筋、脉、肉、骨。皮肤 (感受外部感觉刺激)和胸腹膜(感受内脏感觉刺激)之间的感觉相互牵扯,至此不难推出这第六对脏腑开窍的部位就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中医六对脏腑的开窍部位已能确定。请参考表(2)。

表二. 中医六脏六腑的开窍部位。

五(六)脏 心包
五(六)腑 小肠 三焦 大肠 膀胱
五(六)窍 皮肤 口(嘴)

三)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

传统中医所讲人的神志活动包括五神(神、魂、魄、意、志)和五志(喜、怒、思、忧、恐) 。其实指的是五脏中包含的无形部分即精神意识活动,它们都依靠五脏有形部分的功能调节。《黄帝内经》中曾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故肾藏精,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所以称五脏为”五神脏”。五脏与五志的关系是: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肾在志为恐(惊)。

1)肝藏魂在志为怒: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魂本义指天空中回旋飘荡的死者的阳气。源自阴阳学思想。指的是附在人躯体上作为主宰的灵体,灵体离开躯体人即死亡,灵体就是亡魂。魂是人的精神的分支,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人之精气曰魂,魂负责主管人的精神灵魂。魂是人体心神活动的一部分,是神所派生的,如《灵枢.本神》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魂和神一样,都以血为其主要物质基础。肝血充盈,则魂有所舍而不致妄行游离。肝在志为怒,怒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怒则伤肝。

2)肺藏魄在志为忧:肺藏气,气舍魄。魄本义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形体曰之魄,魄负责主管人的肉体生理。肺在志为忧,忧(愁)和悲(伤),均属于非良性刺激的情绪反映,它对于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使气不断地消耗,由于肺主气,所以悲忧易于伤肺。

3)脾藏意在志为思:脾藏营,营舍意。意本义指发自内心的声音。或心思,心愿。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考,思虑,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的情况下,伤脾。

4)肾藏志在志为恐:肾藏精,精舍志。本义为志向,心之所向。肾在志为恐。恐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恐与惊相似,但惊为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惊;恐为自知,俗称胆怯。“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素问,举痛论》。恐则伤肾。

5)心藏神在志为喜: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神,本义指的是观照自己、观照万物的精神。在中医学中,神的含义主要有三:其一,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素问·天元纪大论》)。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换言之,凡是机体表现于外的“形征”,都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反映的神。其三,是指人们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心所主之神志,一般称之为狭义的神。这种作用称之为“任物”也称“识神”。任,是接受、担任、负载之意,即是心具有接受和处理外来信息的作用。有了这种“任物”的作用,才会产生精神和思维活动,对外界事物作出判断。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和正常。如果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异常,不仅可以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异常,如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谵狂,或反应迟纯、精神萎靡,甚则昏迷、不省人事等,而且还可以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甚至危及整个生命。所以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素问·灵兰秘典论》),“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口问》)。清心静神可以祛病延年,防止早衰。心的生理功能和情志活动的“喜”有关。喜,对外界信息的反应,一般属于良性反应。适当的喜乐,能使血气调和,营卫通利,心情舒畅,有益于心的生理活动。“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素问·举痛论》)。但过度的喜乐,则可损伤心神。故曰:“喜伤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藏神功能过亢,可出现喜笑不休,心藏神功能不及,又易使人悲伤。

心主神志与五脏藏神的关系: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人体的一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反映。故把神分成五个方面,并分属于五脏。虽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五脏各有所属,但主要还是归属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故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意志”(《类经·疾病类》)。由于心能统领五志,故五志过极皆能伤心。

综上所述,传统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系统,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概括。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另外中医的形(有形)神(无形)兼备的理论,在脏腑的功能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医脏腑有形部分与现代医学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详细讨论。中医脏腑的无形部分则是此篇文章的重点。

中医脏腑开窍和主精神情志的现代医学基础:

 

开窍:为中医医学术语,指脏腑与体表器官生理上相通。但是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传统中医这种开通只能局限于人体本身,不能与外界发生开通和交流,因为五官和皮肤只是感受器并没有解释外来信息的功能,自古中医将这些功能归于心脏(心主神志),有着历史的原因,也为中西医之间的相互理解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近代中医发现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五官居于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人,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医学原始》)。“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医林改错》)。此处“能言一二字”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

脑为髓海,髓由精生,精源于五脏六腑之气血。所以,脑的功能与五脏相关。人之灵机记性、思维语言、视、听、嗅等均为脑所主,故称脑为“元神”之府,脑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神明之心实质就是脑。心主血,上供于脑。故心脑相系,常心脑并称。

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属于大脑的生理功能,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这在中医文献中早已有明确的论述。但脏象学说,则将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所以,心主神志的实质是指大脑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因为脏象学说中脏腑的概念虽然包含着若干解剖学成分,但从主要方面看,却是一个标示各种功能联系的符号系统,是人体的整体功能模型。中医学将思维活动归之于心,是依据心血充盈与否与精神健旺程度有密切关系而提出来的。心是中国古代哲学“心性论”的重要范畴。“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古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心这个器官是用来思考的。心之为心,只有在人之“思”的实际活动中才有意义。血肉之心是指心之本体,神明之心则是从心之本体所产生的主体意识,实为大脑的功能。因此,中医学心的概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性哲学”的鲜明特色。中医学的“心神论”长期以来一直在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此理论虽有其历史意义,但从科学的角度,如果我们能够用更客观的观点看待心与脑的关系,也许会增加中医与现代医学之间的相互理解。

近四百年来现代医学从解剖、生理和病理学研究过程中逐渐证明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是由大脑决定的。人体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感觉联系也是由大脑决定的。所谓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由大脑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触觉、温觉、冷觉、痛觉)五种。这类感觉的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或接近身体表面的地方。

第二类是内部感觉:是反映机体本身各部分运动或内部器官发生的变化,这类感觉的感觉器位于各有关组织的深处(如肌肉)或内部器官的表面。这类感觉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运动觉反映我们四肢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收缩的程度,运动觉的感受器是肌肉、筋腱和关节表面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平衡觉反映头部的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机体觉反映机体内部状态和各种器官的状态。它的感受器多半位于内部器官,分布在食道、胃肠、肺、血管以及其它器官。

感受器的分类方法较多:

根据其特化的程度可分为两类:

1)一般感受器(receptor),分布全身各部,如触、压、痛、温度、肌、踺、关节、内脏和心血管的感受器。

2)特殊感受器(sensory organs),只分布在头部,包括嗅、味、视、听感受器。

根据感受器所在部位和所接受刺激的来源,可分三类:

1)针感受器:分布在皮肤、粘膜、视器和听器等处,接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如触、压、痛、温度、光、声等物理刺激和化学刺激。

2)内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和血管等处,接受来自内环境的物理或化学刺激,如压力、渗透压、温度、离子及化合物浓度等。

3)本体感受器:分布在肌、肌腱、关节和内耳位觉器等处,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时产生的刺激。

感受器的功能是感受机体内、外环境的相应刺激并将之转换为神经冲动,该神经冲动经过感觉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最终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殊部位,此处投谢区也被称为中枢,从而产生相应的感觉。其中包括声音-耳(肾开窍)-大脑皮层颞叶后部-听觉中枢,光-眼(肝开窍)-大脑皮层枕叶后部-视觉中枢,味-舌(心开窍)-大脑皮层顶叶-味觉中枢。气味-鼻(肺开窍)-大脑皮层额叶前下方-嗅觉中枢。这四种感觉的一个共同点是其感受器都位于头部,当然另一种感觉:前庭感觉的感受器也在头部,不过一般不算入特殊感觉。

另外我们不难看出语言(人与人之间重要交流方式)并不是人体对外界的直接感受,但是与人体对外界的感受息息相关,并最终以人类特有的方式-语言表达出来。语言中枢最为复杂其中包括听觉语言中枢,视觉语言,整合语言中枢,书写语言中枢和运动语言中枢。其中最被人熟知的语言中枢就是运动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的额叶下回后部,一旦损伤将造成失语症,会为人类之间的交流造成很大困难。而人类发出语言的主要器官是口以及相关器官。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出语言-口(脾开窍)-大脑额叶-语言中枢。

人体除了上述四种特殊感觉和语言找到了在大脑中特殊的中枢部位外。人体对其他外部刺激和身体内部的一般感觉和情绪反应的中枢在哪儿?现代医学也找到了相应的答案那就是丘脑和边缘系统:左右丘脑借中间体相联。在人类,丘脑是所有感觉除嗅觉(边缘系统)外的中转站,神经元在此更换后传入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不发达的动物,丘脑是感觉最高级中枢。丘脑通过神经纤维于其临近的海马回、下丘脑和垂体相联,表达情绪的变化和调节内分泌和内脏活动。

1)丘脑是卵形的神经组织,其位置在胼胝体的下方,具有转运站的功能。从脊髓传来的神经冲动,都先中止于丘脑,然后再由丘脑分别传送至大脑皮质的相关区域。如丘脑受损,将使感觉扭曲,无法正确了解周围的世界。

2)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是位于胼胝体之下包括多种神经组织的复杂神经系统。边缘系统的构造与功能尚不能十分确定。边缘系统是指高等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由古皮层、旧皮层演化成的大脑组织以及和这些组织有密切联系的神经结构和核团的总称 。古皮层和旧皮层是被新皮层分隔开的基础结构。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包括,海马结构、海马旁回及内嗅区、齿状回、扣带回、乳头体以及杏仁核。上述结构通过帕帕兹环[Papez 环路]相互联系,并与其他脑结构(新皮层、丘脑、脑干)有广泛联系,所以边缘系统的作用是使中脑、间脑和新皮层结构之间发生信息交换。海马的功能与学习、记忆有关,杏仁核的功能与动机、情绪有关。

而中医的五脏六腑中感知人体一般外部刺激的腑为三焦,而感知内部刺激的脏是心包。另外“喜乐”的情绪虽然发自心中,但却是通过心包反映出来的,即所谓“代心行令”。因为三焦最外层是皮肤 (外部感觉刺激)。心包在内层代表胸腹膜的脏腑层(内脏感觉刺激),而它们之间包裹了筋、脉、肉、骨(本体感觉刺激),机体内外感觉又相互牵扯或投射,也就是其它内脏感觉开窍于皮肤。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出触觉(人体内外的其他感觉)-皮肤(心包开窍)-丘脑和边缘系统(所有感觉的中继站和情绪中枢)。至此体内外的各种传入信息在大脑综合后由传出神经发出指令,人体做出相应的运动和内在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出六脏六腑在人脑的开窍部位。请看表(3)。

表(3):中医六脏六腑的大脑开窍部位

六脏 心包
六腑 小肠 三焦 大肠 膀胱
六窍 皮肤 口(嘴)
大脑中枢 视觉中枢 味觉中枢 情感中枢 语言中枢 嗅觉中枢 听觉中枢
脑叶部位 枕叶 顶叶 丘脑 额叶 额叶下部 颞叶

上篇文章中我们已谈到中医大脑既不属于脏,也不属于腑,中医主要将大脑归于奇恒之腑。奇恒,异于平常之谓。因为大脑既有脏的功能特点,也有腑的功能特点,也就是说大脑有阴阳二种属性。

大脑在结构上是否存在相互联糸的二个部分或二个大脑(半球)?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Roger Wolcott Sperry,1913.8.20—1994.4.17)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因此荣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有一个头,二个大脑指的是正常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由胼胝体连接沟通,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正常的情况下,大脑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工作的,来自外界的信息,经胼胝体传递,左、右两个半球的信息可在瞬间进行交流(每秒10亿位元),人的每种活动都是两半球信息交换和综合的结果。大脑两半球在机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

左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对文字、符号具有识别的能力;其思维方式以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主,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等特点。通常被称为逻辑脑、语言脑、理性脑和学术脑。

左脑的功能:左脑主要从事逻辑性、条理性的思维,主要控制着知识、判断、思考等,和显意识有密切的关系。左脑是人的“后天脑”,管近期和即时的信息,左脑司语言,用语言来处理讯息,把人看到、听到、触到、嗅到以及品尝到(左脑五感)的讯息转换成语言来传达。

右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像、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斯佩里认为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如企划力、创造力、想像力;与宇宙共振共鸣机能,如第六感、透视力、直觉力、灵感、梦境等;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如心算、数学;超高速大量记忆,如速读、记忆力。右脑像万能博士,善于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右脑。把右脑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能表现出人类无穷的创造才能。所以右脑又可以称作“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艺术脑”统称天使脑。右脑(本能脑·潜意识脑) -感性思维。

右脑的功能: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艺术和经验学习的中枢,右脑是人的“先天脑”,储存从古至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因子的全部信息,右脑是创造力爆发区,不但有神奇的记忆能力又有高速信息处理能力,记忆力是左脑的100万倍。右脑(本能脑·潜意识脑) -感性思维。

一般人右脑的五感都受到左脑理性的控制与压抑,因此很难发挥即有的潜在本能。然而懂得活用右脑的人,听音就可以辨色,或者浮现图像、闻到味道等。心理学家称这种情形为「共感」这就是右脑的潜能。纵观左右脑的主要机能与思维方式,左右脑的能力是无法相互替代的,左脑善于对某一事物进行严密的推理。深入的分析,是人一切理性活动的基础:而右脑善于展开空间的想象,依靠直觉思维产生许多创造性的想法,右脑对于人的形象与创造活动具有左脑无法比拟的优势。

麦克·马纳斯认为“无论怎样分开谈论左右脑,它们实际上都是协作的,大脑作为一个运行平稳、唯一的联合体,是完整统一的。左半脑知道怎样处理逻辑,右半脑了解世界。两者结合在一起,人类就有了强有力的思考能力。只用任何一半脑的结果将是古怪可笑的。”

研究发现,不同感官的接受信息效果:味觉为1%、触觉为1.5%、嗅觉为3.5%、听觉为11%、而视觉为83%;不同感官的记忆效果,3小时后保留:听觉为60%、视觉为70%、视听结合则为90%;3天后保留:听觉为15%、视觉为40%、视听结合则为75%。由此可见,两脑半球紧密配合是人们获得整体认识的最佳途径。左右脑的运作流程情形,是由左脑透过语言收集信息,把看到、听到、摸到、闻到、尝到,也就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五感,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语言,再传到右脑加以印象化,接着传回给左脑逻辑处理,再由右脑显现创意或灵感,最后教给左脑,进行语言处理。

如果运用中医的阴阳和脏腑理论,很容易推论出左侧大脑半球属阳,有六腑主出纳转输的功能(后天脑)。右侧大脑半球属阴,具备五脏(藏)储藏精气津液的功能(先天脑)。

为将中医十二脏腑在二侧大脑半球二维空间上表达清楚,同时也遵重中医重视功能胜于局体部位的特点,笔者将五脏五腑放在大脑各叶相应的中枢部位较均匀地分布,第六对脏腑放在大脑半球的中间丘脑的部位。由表(3)不难推论和出六脏在右侧大脑半球的投影部位。如图(1)所示。

图(1)中医六脏在右侧大脑皮质的投影部位

五脏和五腑具备特有的阴阳,表里关系。由此推论出五腑投影在大脑左半球于五脏相对应的部位应不难理解。如图(2)所示

图(2)中医六腑在左侧大脑皮层的投影部位:

至此中医十二脏腑在现代医学两侧大脑半球的投影部位已经基本明确。这个中医的脑象图(笔者于2006年首次提出并于同年9月11日得到美国版权局批准保护)与现代医学的大脑图谱比较起来相对简明和简单的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医学在大脑的微观结构和功能定位上将会更精准,图普更复杂。人们不禁要问这个中医脑象图的现实意义、特点是什么?

现在让我们回到本文探讨的重点-中医脏腑与大脑的关系。传统中医阐述脏腑关系的重要理论是脏象学说,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所谓整体观,指的是重视中医脏腑的功能,并不是各自为政,而是在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情况下,各负其责,构成一个完整的机体:不但在人体内部脏与腑之间相互联系、脏与腑之间互为表里,而且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四时气候的更替、精神活动等方面,都是息息相关,互为影响。而中医脏象学整体观的核心是中医学的“心神论”长期以来一直在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从传统中医的角度看中医脏象学说和“心神论”,自成一体,完整并具有历史、现实和科学意义而无需改变。但从现代中西医的角度看中医脏象学在生理功能、开窍部位和神志调节方面的核心或中枢都指向了大脑。由此很容易得出结论中医的“心神论”其实质是“脑神论”。脑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神明之心实质就是脑。以脑神和脑象图为中心,将五脏六腑、经络、气血、五行和阴阳在大脑中整合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将是中医脑象图的现实意义和特点。笔者将在以后的文章中推出一个全新的理念-中医脑象学,敬请关注。

References:

1:《关于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 王海鹰《北美医学与健康 》2015.02

2:《现代医学如何理解针灸止痛》 王海鹰 《北美医学与健康》2015.04。

3: 《如何整体看待中医经络的本质》王海鹰《北美医学与健康》2015.10

4:《关于中医经络与现代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关系的探讨》王海鹰《北美医学与健康》2016.2

5:《中医基础理论》印会河

6: 《中医大脑图谱和医学应用 》王海鹰 2006/9/11。《The atlas of meridian system in the brain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medical applications》US copyright Registration number/date : TXu001316279/2006-09-11 .Copyright Claimant: HaiyingWang}

  1. The split brain experiments. Nobel media .Retrieved 27 April 2014.

 

自闭症心智研究新见解:自闭症患者无论男性或女性在心智解读的眼测试方面都显示超常的男性特征

admin Posted in 编辑部
3

【原作】PLos ONE

【译作】Feng Mei

【编辑】王晓春

 

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在迄今为止最大的自闭症研究中完成了一项在眼里读懂思想的测试,其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ONE 杂志上。结果表明,尽管正常人在这项实验上表现出预期的和很好建立的性别差异,即女性的平均得分高于男性。然而在自闭症成人中,这种正常的性别差异明显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自闭症患者在测试上都表现出极端的典型的男性的方式。这一结果为自闭症的极端男性大脑学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项研究是在西蒙 拜伦-科赫的领导下进行,他是剑桥大学自闭症研究中心的主任。接近400名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男性和女性患者进行了在线测试。他们需要看面部眼区域的一系列照片,并挑选出四个词中的一个能最好的描述图片中的人在想什么或他的感觉。

通过眼睛读取思想作为一种领先的思想理论而知名,也称共鸣实验。它旨在揭示在社交敏感性方面个体间细微的差别。它特别评估共鸣的认知成分,也就是认识和推理另一人的思想状态。这项实验已经被用在世界各地几百项研究中,显示了可信的正常人的性别差异,即女性在平均得分方面高于男性,而自闭症人群平均得分低于没有自闭症的人。

这个团队在这项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研究中,研究男性和女性自闭症病人在这个实验上是否表现不同,并用以评估自闭症的超男性大脑学说,该学说预测在共鸣实验中,正常的女性得分高于正常男性,而后者得分又高于自闭症人群。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预测模式。

拜伦-科赫教授评价说,我们还发现这个模式不仅表现在眼实验还出现在其他评估中。去年我们发现它在共鸣系数,社交敏感性的自我报告评估,组织化系数,在理解系统中关于兴趣和才能的自我报告评估中均有表现。今年我们在胎儿期睾丸素水平,自闭症男孩的这种激素水平较正常发育的男孩是升高的,后者依次高于正常发育的女孩。10年前我们发现你有多少胎儿期睾丸素会影响你在眼实验上的得分。未来的实验需要去探究什么引发了这种模式。

凯瑞 埃里森博士,自闭症研究中心的研究管理者和团队的另一成员,说,试想看着人们的眼睛而不能毫不费力地和直觉地读出其他人可能的想法和感觉。这项实验有可能解释为什么自闭症儿童,从最早期的发育节点开始,避免看人们的眼睛,在快速变换的社会环境中感到困惑,那里人们一直交换眼神而没有语言。这种失能可能既是早期表现的共鸣困难的一个标志,也会加剧这种表现。教自闭症的孩子怎样去读懂情绪的无语言表达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临床焦点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

赖梦川博士(威廉宾克斯自闭症神经科学研究员和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补充说,还有大量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一个自闭症者眼实验表现好的程度方面。但是所有男女的社交困难都表现在他们的测试得分上。此外,自闭症女性和正常女性的差别大于自闭症男性和正常男性的差别。自闭症和性别的关系正成为自闭症研究一个重要的课题。

 

2015年度可能改变世界的科学突破 生物学和宇宙学的发展进步占主导科学地位的一年

admin Posted in 编辑部
0

[原作]
[译作] 卢彦姣 谭睿
[编辑] 王晓春

据一些世界领先学者祝贺2015年的科研成果中显示,人造大脑、创造设计婴儿的前景、以及探测外星智慧生命的最初迹象的可能性,这些都只是2015年最重要的科学新闻报道中的一部分。

摆在顶尖科学家面前的问题是:你认为最近科学新闻报道中最有趣的是什么?什么使它显得重要?然而,得到的回复却是五花八门的,在edge网上有超过100个详细的回复,Edge网是科学家、哲学家以及融合科学和人文的“第三文化”爱好者的在线沙龙。

很多人提及到在基因编辑技术方面惊人的进步,此技术采用Crispr-Cas9原理,交换和改变DNA分子上个别的碱基。它通过调整精子、卵子和体外受精胚胎的基因,提出了人类“胚胎”工程的应用前景。

Mark Pagel(马克•帕格尔),雷丁大学的进化生物学教授,在回复edge网上的2016问题时写道,Crispr的应用意味着任何活的生物体的基因组可以沿着其DNA链的任何部位廉价且准确地加以编辑。

“通过修饰孩子母亲的卵细胞和父亲的精子细胞中的基因,他们将会生产出带有一定期望形状或是缺乏某种不良性状的设计婴儿。”

他补充道:“第一次真正且全面地设计人类不仅仅局限于科幻小说的主题:他们在我们家门口,等待被允许进来。”

同时,哈佛大学的一个Crispr专家——George Church教授相信未来我们可以讨论通过电子地或生物学方法来增强我们的大脑,其中包括涉及从单个神经细胞生长到神经网络的外科手术改进方法。

剑桥大学大学的自闭症专家Simon Baron-Cohen(西蒙•伯龙•科恩)例证了干细胞生物学的革命性发展。他受到“重新编程”的皮肤细胞具有转化为神经细胞能力的激发,然后把他们应用于“人造大脑”——2015年最重大的事件。

他解释道,此技术对于人类大脑的理解,大概要比从死亡患者取组织样品和用动物进行实验更加有用、合乎伦理。伯龙•科恩写道,这可能是理解自闭症儿童存在的问题所需要的游戏规则改变。

Alison Gopnik(艾莉森•高普尼克),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对于在过去的几年中,幼儿自己如何开始使用电脑和不再需要家长陪同情况下为何会使用接口很着迷。

Gopnik教授说:“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首次可以直接控制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这件事实是个警钟还是值得庆祝的?我们不知道,也不将知道至少20年后,今天2岁的孩子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

超越地球的智慧生命是edge网问题的几个答案的焦点。数以百计的行星的发和更多存在的可能性,创造了几十年来的外星智慧生命探索新的轰动。

例如,Mario Livio(马里奥•利维奥),天体物理学家和作家,他写道,开普勒太空天文台提供的信息显示,大约有100亿个类似地球大小的行星环绕着他们的“宜居”区域。

利维奥博士写道:“以经验为基础进行估算的出版标志着一个临界点,即对太阳系外行星的生活的探索从仅凭推测过渡到实际的科学。”

鉴于2015年时俄罗斯投资者Yuri Milner(尤里•米尔纳) 投资搜寻来自深太空的智能无线电信号,剑桥大学的天文学家,Martin Rees(马丁•里斯)对于发现来自智慧生命的无线电信号的潜力感到同样兴奋。
“即使乐观主义者评估可能性只有百分之几,”Lord Rees(里斯•勋爵)写道 。但他补充说:“一个明显的人工信号——即使我们不能破译它——将会传达宇宙中其它地方出现智慧生命的重要信息。”

 

[作者简介]卢彦姣 谭睿(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31)

2015年最显著的医学研究结果

admin Posted in 编辑部
0

[原作] 杰罗姆·格罗普曼
[译作] 谭瑞
[编辑] 王晓春

每个星期我都要阅读十五期左右的期刊,包括一些有特色的基础科学,临床研究和病例,以及综合的内容。作为一位血液疾病和癌症的专家,在我的领域,我特别关注那些报告的进展和失败。但我也被我的学科之外的医学和生物学方面的工作所吸引。这些研究可能会颠覆传统的思维和实践,或者说他们可以关联到一个人的经历或者一个家庭成员的境况。在2015年医学和生物学的一系列显著发现中,我承认,基于上述标准而优先考虑那些报道,似乎才是最有意义的。

  1. 在医院之外接受心肺复苏术

几个月前,我在健康俱乐部的游泳池游泳完之后,路过运动区,看到一个中年男子骑机械自行车时摔倒在地板上。我跑过去评估他的状况,确定了他已经没有脉搏和呼吸,我于是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术。幸运的是健康俱乐部有一个去纤颤器,而且一个教练员把它携带到了现场。我们对这个男子震击了三次并且持续心肺复苏术直到救护人员的到来并把他送往当地的医院。后来我才得知,是他的左主冠状动脉发生堵塞导致了心脏病突发。这种类型的心脏病被称为寡妇制造者,因为它对心肌可造成严重伤害并常导致死亡。然而这名男子得以幸存并出院,且参加了心脏康复计划。我后来再次看见了他来健康俱乐部运动。

今年来自瑞典的一份报告强调了心肺复苏术在医院外拯救生命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报告研究表明,,旁观者如果在救护人员到来之前抢先急救,伤者三十天存活率为10.5%,如果没有则存活率就只有4%。今年六月份,美国医学研究院建议建立一个国家跟踪系统,某种程度上,这将鼓励旁观者心肺复苏术的教学。但是,正如另一份报告和社论指出同样的问题,在这样的设定模式下,我们应该依靠更多的机会——例如,在救护人员到来之前,通过使用智能手机来通知附近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的人。应用程序可能就可以帮助挽救遇险者的生命。

 

najmh_heart

图1。今年6月,美国医学研究院建议建立一个国家跟踪系统,这将鼓励旁观者心肺复苏术的教学。图示为教学实况。[照片由HARAZ N. GHANBARI/美联社提供]

 

  1. 减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在1978年,我从波士顿搬到洛杉参加我的奖学金培训计划,并未想到在会那里遇到一种新的疾病,但在几年后我就有了。这种神秘的疾病最初是罕见的,后来被称为艾滋病,很快导致它的根本原因被确认为艾滋病病毒。到20世纪90年代末,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十几种抗病毒药物。当作为一种所谓的鸡尾酒组合使用时,这些药物已经大大降低了受感染者的死亡率。但行为矫正的巨大的挑战是:艾滋病病毒仍然是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来有规律的传播的。

今年,巴黎圣路易斯医院的简·米歇尔·莫丽娜做了一个大胆的临床试验,通过服用抗滤过性病原体药物来观察不安全性行为之前和之后的结果。这样的策略并不完全是像服用避孕药那么简单,但很接近。大约有400人参与了这个研究项目。九个月后,在安慰剂组有14例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二百人服用了惰性的药丸——只有2个新出现的感染者,给予了抗滤过性病原体药物。这个试验可以使临床干预适应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行为,并将为公共卫生提供策略来抑制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1. 一种病毒的传播

今年五月,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名叫“齐卡”的病毒出现在巴西,并且这种病毒已经被发现在哥伦比亚和苏里南。最早是在1947年乌干达的齐卡森林猕猴中发现。在经过鉴定后的半个世纪中,有报道称,在非洲和东南亚的所有病例中,有该病例的患者不到十五例。在2007年,这种病毒在密克罗尼西亚爆发,有近四分之三的人口显示具有抗体。由于“齐卡”病毒是由蚊子传播,全球卫生官员预计,它将很快出现在美洲中部地区和加勒比地区;在那之后,它可能到达我们的海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种病毒属于黄病毒科,其中还包括登革热和黄热病。这种病毒的感染者往往需要住院治疗,同时有些人患有吉兰-巴雷综合征,其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刺激神经。使用杀虫剂已经很难控制携带“齐卡”病毒的蚊子了,但是科学家们可以使用一种叫“CRISPR”的基因编辑工具,这种工具可以让不育雄性蚊子繁殖。在过去,类似的策略减少了昆虫的种群和他们所携带的疾病。

  1. 基因组学

21世纪初,当人类基因组被解码破译时,一些科学家预测,战胜众多疾病的时候到来了。但是,随着每一次的发现,会有因为新的知识将如何使用而产生的不可预测性。当然,医学会不断进步,但是他们会属于哪一种疾病的领域呢?九年前,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圣路易斯报道,在PCSK9基因的特定变异组中有非常低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坏的”)胆固醇。这显著降低了胆固醇和其他物质致动脉病变而患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心脏病的风险。在过去,科学家们倾向于关注药物的研发,来阻止有害基因突变的影响。然而今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模仿保护PCSK9基因突变作用的药物治疗,来将其好处给予持续高胆固醇患者。

  1. 癌症阻断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癌症,主要发生于老年人身上,但有时也会发生在年轻人当中。它的发病机理通常开始是缓慢的,但是随后可以加快病情恶化,阻塞肝、脾和骨髓的正常运转造成衰弱和死亡,同时阻碍生成正常的血细胞。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经典方法是化疗有毒恶性肿瘤细胞,最常用的药物为苯丁酸氮芥。这是一个稳妥的有益的疗效,通常需要一年左右的消退过程。在过去的十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细胞如何相互沟通,从外部接收信号和传输,然后通过一连串的分子,到他们的内部。针对这些分子可以使治疗变得更加具体化,同时使毒性更少。这个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一群肿瘤学家报道了这种策略在应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上的成功。他们证明了一种名为“ibrutinib”的药物,干扰了信号分子“BTK”,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产生了持久深度的缓解作用。而且,其疗效往往持续到超过临床试用期结束,同时复发的概率很低。针对许多癌症的一个挑战是,它们有冗余通信系统;当一个信号通路被切断时,另一个仍然可以传递信息,来使恶性肿瘤生长和分化。不过有的时候,比如在“ibrutinib”药物的情况下,断开一个网络可能会导致发生戏剧性的改善。

  1. 复制的危机

我对“开放科学合作”的争论引起了兴趣,这是一个由试图对在各种领域中发表的研究结果进行重现的研究者组成的零散团队。作为实验室的负责人,我知道这是多么的令人畏惧。即便是技术规格上最微不足道的偏差——培养细胞,定量蛋白,检测核糖核酸——都可以使一个实验难以被复制。一个基础科学实验室就如同我的一样,与人体相比,是一个相对受控的环境,所以要从临床研究,特别是涉及心理和行为的实验中确定结果,就更难了,这一点不足为奇。8月份,“开放科学合作”报道已经重新尝试了一组从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并且未能重现近三分之二领域的结果。这不应该被视为一个原来的研究人员要么是草率的或者不诚实的迹象。但它确实表明,我们应该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这样的结果,特别是因为心理学实验研究过快的被兜售给普通媒体吹捧,来揭示我们本性的基本真理。

  1. 安慰剂的力量

因为个人和专业的原因,我很着迷于安慰剂效应。我的腰椎疼痛有很多年了且经历了不成功的背部手术。从我的一部分经验看,在任何物理方法介入之前就与熟练的康复专业人员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可以缓解我的一些痛苦。作为从人类学到基因组学之间研究者的节点,泰德·卡普特楚克是阐明安慰剂效应的先驱。今年,他和他的同事发表了一篇论文,突显人们在基因方面倾向于或抵抗安慰剂效应的可能性。相关的基因控制分子,来塑造我们的情绪和目标驱动行为。同样在今年,卡普特楚克把它发表在了安慰剂伦理学中,而医师曾例行公事地规定这对于疾病来说是没有补救作用的。他和他的合著者强调,安慰剂效应是如何产生的,这不仅是来源于从一个瓶子里吞了一颗惰性药丸,而且根据我的经历,还来源于患者和治疗者之间的亲密互动中。阅读这些文章,我不禁回忆起了一个出现在2003年《洋葱》的标题:“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销售安慰剂处方。”

关于中医经络与现代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关系的探讨

admin Posted in 编辑部
0

[作者]  王海鹰

我们在上篇文章中探讨了中医的经络系统与现代医学解剖和生理学的关系。虽然并非易事,但仔细研读,仍不难找到相对应的基础。这篇文章所探讨的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在“传统中医”中似有似无,中西医联系起来相当困难,因为中医将“心”和“脑”不分或用“心”代替“脑”,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笔者在《关于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这篇文章中曾经谈到,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和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有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称之为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或简单地说,医学模式就是指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居于主导地位的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方式。它随着人类历史和科学进步而发展和演变。按照时间的顺序历史上有过以下几种医学模式:神灵主义或巫医医学模式(Spiritualism Medial Model)、自然哲学医学模式(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机械论医学模式( 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其中神灵主义或巫医医学模式是人类远古时期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而无法解释的产物,虽然至今由于教育程度、传统和信仰的不同,在世界各地还有残存,但对人类健康事业的影响不是很大。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是中西医二千多年前在同一时期发展起来的相同医学模式,其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对于当代医学仍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如果我们掀开中西医发展的历史就不难看出,用“心脏”代替“大脑”的功能并非中医独创,但至今仍坚持“心主神灵”却非“传统中医”莫属。

希波克拉底是古西腊医生 (Hippokrates of Kos)公元前460–377年。作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西医代表人物,曾提出“体液(humours)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blood)、粘液(phlegm)、黄胆汁(yellow bile)和黑胆汁(black bile)四种体液组成,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使人们有不同的体质。人体四种体液与四个季节相关;血液-春天、黄胆汁-夏天、黑胆汁-秋天、粘液-冬天与组成世界的四种元素:土、气、水、火有关。他认为疾病乃体內四液失調之结果,如果是体格强健者,则四液之量均等,当四液之量失调时,人即生病,直至恢复平衡,方告痊愈。而液体失调又是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他把疾病看作是发展着的现象,认为医师所应医治的不仅是病而是病人;希氏乃西方历史上首位医师,不相信疾病乃天遣或超自然力量所致,並且认为主因乃环境因素、饮食及起居。希氏疗法建立在“自然界所赋予之治疗力量”。根据此理论,人体自有平衡四液及痊愈之能力,故此,其着重于促进此自然过程的发生和疾病的愈后。此后西医由于宗教等因素的制约发展并不顺利,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以“心”为神志和灵魂的所在地,也没有产生有巨大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和著作。直至16世纪–18世纪,现称之为早期现代医学时代。当时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医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实验的方式解剖人体,使人们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 1514-1564)比利时医生和解剖学家,创建了现代神经学,他对人体和大脑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更正了西医历史上很多大师的错误观点,指出精神来源于大脑而不是来源于心脏。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 1736-1819)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使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掀起了产业革命的浪潮。顿时,机器似乎成了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神。那时起主导和进步作用的哲学思想也与机器分不开,这便是机械唯物主义。在“机械文化”的影响下加之西医在解剖学上长足的发展,西医进入了机械论医学模式时代,形成了由经验或实践医学到试验医学的巨大转变。同时宣告了西医以“心脏”代替“大脑”功能时代的结束。此后三百年间西医伴随着三次大的工业革命,发展迅猛,人才辈出,群星璀璨。愛德华.詹納(Edward Jenner,1749年-1823)英国医生,以研究及推广牛痘疫苗,防止天花而闻名。路易,巴斯德(Luis.  Paster  1822-1895) 法国生物学家发现了微生物等致病因子。这些科学事实使人们对健康与疾病有了较为正确的理解,对传染病的认识及病原微生物的发现,从生物学角度明确了疾病原因,逐步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为人类战胜微生物和化学因素所造成的疾病做出了重大贡献。现代医学在西方国家及世界范围内的主流医学地位也日益巩固。但是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寿命的延长,心脏病、脑血管病和肿瘤等成为发达国家人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和自身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恩格尔(George Libman Engel 1913 – 1999)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文章,批评了现代医学即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指出这个模式已经获得教条的地位,不能解释并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指出:生物-医学模式关注导致疾病的生物化学因素,而忽视社会、心理的维度,是一个简化的、近似的观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自提出之日起,在西医界引起了短暂的争论后,现已被广泛接受。而在中医界的异议并不是很大,除了欣然接受外,部分中医人士认为中医在二千五百年前就提出这一模式,而且中医是医学模式最先进的代表,未来医学模式的诞生也来源于中医。但无论未来怎样,基于现代中西医学共认的模式,中医、中药融入主流医学,仅仅依靠相同的医学模式是不够的,而在思想上(大脑)的认同才是中西医融合的根本。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作为这个模式的中医代表作《黄帝内经》对大脑的论述。(Yellow Empire Inner Canon),具体作者不详,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70–300年。主要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和气血等。而引以为豪的“辩证论治”只需辩阴阳、表里、寒热和虚实然后归经和五脏六腑,即可诊断施治。而“大脑”不属中医的核心部分,论述很少,“似有似无”或者“可有可无”。

所谓“可有”指中医将脑归为“奇恒之腑”,《素问·五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卵巢),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奇恒之腑,除胆属六腑外,都没有和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但有的与奇经八脉相联系。

所谓“可无”指中医几千年来已用另外一个脏器代替了“脑”的功能,这个无形的大脑就是“心”。中医“心”是五脏六腑中最主要的脏器,在五行中属火,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中医的“心”与现代医学的心脏大致上是同一个构造。型态描述上,《医宗必读》形容心为“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心主神明”是中医学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也就是说,心与精神思想有关。大致而言,与心密切关联的包括血液流动、精神意识、出汗以及舌头。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中医在此应用了“形神兼备”的理论,有形的“心”指有血肉之心,藏于胸中、推动血液运行的心脏。无形的“心”指神明之心,无具体形态、主宰人精神活动的心。如《医学入门·脏腑》说:“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蕊,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万物由之盛长,不着色象,未有何有,谓无复存,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

传统中医的代表作《皇帝内径》主张的“心主神明”一直沿用了几千年,期间中医大师辈出,但很少有人提出异议。明朝以后,中医学家对藏神的所在之处,提出不同的看法,如明代·李时珍(1518—1593)著名中医药学家。在《本草纲目·辛夷》指出:“脑为元神之府”。虽近代学者给与很高评价,据此指出中医最早提出“脑主神明”,但实际重视程度远不如他所著的《本草纲目》和《奇经八脉考》。下面我们会单独探讨《奇经八脉考》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又如清代王清任(1768-1831)著名中医学家。精心研究《皇帝内径》,发现古书中对人体构造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颇有微词,尝谓“著书不明脏腑,岂非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故精心观察人体之构造,并绘制图形,纠正前人错误,写成《医林改错》订证了古代解剖学中的许多讹谬。对人的大脑也有新的认识。正确地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如果脑子出了毛病,就会引起耳聋、目暗、鼻塞甚至死亡。他精辟地论证了思维产生于脑而不在心。“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这些看法都与现代解剖及生理学看法相近。

此后几百年来中医学界对此书争论不休,对于书中提出的改错部分,有人认为他的学说中对于脏腑进行了明确的划分,是一种形态学上的准确化过程。但是,大部分的中医学者认为,中医学在几千年来对于“脏腑”的定义,从未真正使用过解剖学和形态学的方法,“脏腑”,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当中始终是以“阴阳五行”、“八卦九宫”等进行分类和定义的。“脏腑”在中医学的诊断和治疗当中,始终是一种功能化的概念,而非实实在在的器官。很多医家对于王清任的“改错”持否定态度,并有“医林改错,越改越错”的说法。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和医学的进步,科学家对大脑的深入研究,不断发现大脑的神奇功能,它不但是我们人体的指挥中心也是我们与自然界联系、发现和改造世界的源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这都是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虽然传统中医主流至今不能放弃争论,不能放弃中医用“无形之心”代替“有形大脑”,接受“脑主神灵”的事实,但我们从现代中西医目前的研究成果,已不难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与中医经络系统的关系。

 

现代中医脊髓(奇经八脉)和大脑的结构:

中医脊髓的结构:髓是骨腔中一种膏樣的物质,在中医理论体系当中,髓有骨髓、脊髓和脑髓之分,换句話说,在中医学当中,髓是骨髓、脊髓和脑髓的合称。骨髓仅指骨腔中的髓,在此不作多述。

中医脊髓是仅指、特指脊柱当中的髓。脊髓经项后复骨(指第6颈椎以上的椎骨)下之骨孔,上通于脑。

中医大脑的结构:中医大脑是脊髓头端膨大的部分:又名髓海、头髓。在气功学上,脑又称泥丸、昆仑、天谷。脑深藏于头部,位于人体最上部,其外为头面,内为脑髓。

脑由精髓汇集而成,不但与脊髓相通,“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髓则肾主之”(《医学入门·天地人物气候相应图》),而且和全身的精微有关。故曰:“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五脏生成》)。头为诸阳之会,为清窍所在之处,人体清阳之气皆上出清窍。“头为一身之元首……其所主之脏,则以头之外壳包藏脑髓”(《寓意草·卷一》)。外为头骨,内为脑髓,合之为头。头居人身之高巅,人神之所居,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之气血皆汇集于头。故称头为诸阳之会。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

脊髓和脑髓是上下升降,彼此交通的,合称为脑脊髓。故滑伯仁说:“髓自脑下注于大杼(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名,位于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大杼渗入脊心,下贯尾骶,渗诸骨节”(《难经本义》)。脊髓和大脑(中医髓的一部分)属于“奇恒之腑”:“奇恒 ”意为不同于平常。《素问·疏五过论》:“善为脉者,必以此类奇恒,从容知之。《素问·五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为奇恒之腑。除胆属六腑外,都没有和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但有的与奇经八脉相联系。

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最早散见于《黄帝内经》,集于《难经·二十七难》,提出奇经八脉之名并详载它们的分布路线和病候,提出:“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奇经八脉具有内不联属脏腑,外无本经输穴(任、督两脉除外)和无表里相配的特点。或者说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的特点有三:1)奇经八脉与脏腑无直接络属关系。2)奇经八脉之间无表里配合关系。3)奇经八脉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分布遍及全身,人体的上肢无奇经八脉的分布。其走向也与十二经脉不同,除带脉外,余者皆由下而上、由上而下地循行。

传统中医因为奇恒之腑和奇经八脉与五脏六腑均无所属和表里配合关系,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常以胞宫和任督二脉代替了这组脏腑和经脉的重要性。其中督脉之重要性在于循行时,能贯通入脑及连通心脏,盖因内气由脑户穴入脑后,可开发出般若智慧;另内气通过心脏,行者始能进入微细息相,达有漏、无漏禅者境界,行者在似有若无之呼吸间,才有能力使内气遍满全身。至于整个奇经八脉的重要性,我们上面提到的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对中医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所著的《奇经八脉考》,因篇幅所限请参看附表(1)。

由表(1)李时珍发现奇经八脉,在人体的前后(任脉、冲脉和督脉);左右(阴跷脉和阳跷脉);表里(阳维脉和阴维脉);躯体环周(带脉)。将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以立体方式象海纳百川一样,统一成一个整体。(邑十二正经间接由阴脉之海-任脉,阳脉之海-督脉和血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十二经脉之海-冲脉与大脑相连。)奇经八脉经过李时珍的考证,自然发现连“血海”都称上的“心”无论有形和无形都不能控制整个人体的机能,而奇经八脉所描述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外多方位的经络联系方式正是对中医脊髓内部结构的补充,脑是脊髓头端膨大的部分,生命之神“脑主神灵”的结论或假说,第一次出现在传统中医的历史上。

另外十二正经(包括水谷之海)的手三阳和足三阳在头面部会合,并与五官发生联系,最终也与大脑相连。由此不难发现,在结构上中医所有的海都与脑(髓之海)相连。

 

现代中医脊髓、奇经八脉和大脑的功能:

中医脊髓的主要功能:

1)充养脑髓,髓聚而为脑。

2)联系五脏六腑:髓化生于先天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後天之精,因此,髓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

中医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1)进一步加強十二经脉之間的联系:奇经八脉將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糸起來,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作用。如督脉能总督一身之阳经,称为「阳脉之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总束十二经及其他奇经七脉。二跷脉主宰一身左右的阴阳,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二维脉维絡一身表里的阴阳,联系阴经与阳经, 分別主管一身之表里。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任、督脉之中。任、 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並论,合称为「十四经」。即奇经八脉进一步加強了机体各部分的联系。

2)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滲灌等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的循行错纵于十二经脉之间,而且与正经在人体多处相互交会,因而奇经八脉有涵蓄十二经气血和调节十二经盛衰的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時,奇经八脉又能滲灌供应。《难经.二十八难》把十二经脉比作「沟渠」,把奇经八脉喻作「湖泽|,即形象地說明了這一功能。笔者认为十二正经是经络的外周部分,奇经八脉是经络的中枢部分。

3)奇径八脉与脑、髓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奇经八脉在结构和功能上补充了传统中医对脊髓过于简单的描述。

现代中医大脑的主要功能:

1)主感觉运动: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五官居于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人,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医学原始》)。“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医林改错》)。

2)主精神意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反映于脑的结果。思维意识是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任物”的结果。“灵性记忆不在心而在脑”(《医林改错》)。“脑为元神府,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类证治裁·卷之三》),这种思维意识活动是在元神功能基础上,后天获得的思虑识见活动,属识神范畴。识神,又称思虑之神,是后天之神:故曰:“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心为识神(无形之心)可能是困扰中医千年的奥秘所在。但是“大脑”有思有虑,“心”无思无虑;是不争的事实,除非将来推翻这个事实。总之,脑具有精神、意识、思维功能,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修真十书》)。脑主精神意识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否则,便出现神明功能异常。

3)主宰生命:“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人出生之前随形具而生之神,即为元神。元神藏于脑中,为生命的主宰。元神存则有生命,元神败则人即死。得神则生,失神则死。因为脑为元神之府,元神为生命的枢机,故“脑不可伤,若针刺时,刺头、中脑户,人脑立死”(《素问。刺禁论》),“针人脑则真气泄,故立死”(《类经。针刺类》)”。《锦囊秘录》则曰:“脑为元神之府,主持五神,以调节脏腑阴阳,四肢百骸之用”。由此可推论出元神是生命的源头,也是人体海的源头。元神之腑在脑-髓海。所以大脑是经络的发源地和主宰。笔者认为脑称为髓洋(海归洋)更为贴切。

通过上述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传统中医的伟大和缺陷在于二千五百年前成书的《皇帝内径》,对人体解剖结构尤其脊髓和大脑不够了解的情况下,以人体形态作参考,以功能为主导,用朴素唯物主义的“形”和“神”兼备的辩证思维,天人合一的理念、形象类比(形而上)的方法,建立了以十二正经、奇经八脉(脊髓)和大脑为主体的有效管理体系,使外周和中枢经络系统完整统一起来。但是传统中医受中国文化影响之大,也为之遗留下了先天的缺陷,求神似而不重视形态(人体解剖),以至心脑关系不清。更有甚者,不遵循“形神兼备”的辫证统一关系,任意扩大“神对形”的统治作用,并利用所谓“相由心生”,发挥无穷的想象力,不思接纳近四百年来医学科学的成果,把中医二千年前不知道的知识补充进来,而是博古非今,天天梦想凌驾于西医之上,这本身就是用唯心的思潮代替传统中医辫证维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更不为主流医学理解和接受。下面我们重点探讨现代中医大脑,脊髓和奇经八脉与现代医学的解剖和生理学之间的联系。

 

现代医学脊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现代医学脊髓的解剖结构:现代医学描述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位于脊椎骨组成的椎管内,呈长圆柱状,人的脊髓全长41-45厘米。上端与颅内的延髓相连,下端呈圆锥形随个体发育而有所不同,成人终于第一腰椎下缘或第二腰椎上部(初生儿则平第三腰椎)。自脊髓圆锥向下延为细长的终丝,它已是无神经组织的细丛,在第二骶椎水平为硬脊膜包裹,向下止于尾骨的背面。在胚胎3个月以前,脊髓充满椎管的全长,脊髓的各节段几乎平齐相应的椎骨,31对脊神经近于直角从相应的椎间孔发出。此后,椎骨发育的速度较脊髓为快,使脊髓的长度相对较短,以致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相应的椎骨。了解脊髓节段和相应椎骨的位置关系,在临床上对脊柱和脊髓的创伤(包括其他疾患)的定位诊断有重要的意义。(通常粗略推算的方法如下:上部颈节与椎骨序数相同,如第3颈椎骨骨折,可致第3脊髓颈段损伤;下部颈节和上胸部脊髓节段与上一节椎骨平齐,如第2脊髓胸节与第1胸椎相对;中胸部脊髓节段与上两节椎骨体平齐,如第7脊髓胸段与第5胸椎体平齐:下胸部脊髓节段与上3节椎骨体平齐,如第10脊髓胸节与第7胸椎体相对;全部脊髓腰节平对第10、11和12胸椎体。脊髓骶节和尾节平对第1腰椎体)。

至此不难发现中西医对脊髓外观的解剖描述有很多相似之处。

现代医学在解剖学的长足进步,逐渐解开了脊髓本身的解剖结构、功能和周围神经与脊髓联系的奥秘,因篇幅关系请看附表(2)和(3)。

脊髓的主要生理功能:传导功能,躯体和内脏反射功能,营养躯体功能。

1)脊髓是脑与周围神经联系的桥梁,具有传导的功能。来自躯干、四肢及大部分内脏的各种刺激,只有经过脊髓才能传导到脑,脑发出的活动指令也只有经过脊髓才能传导到上述各部,支配其活动。

A:传递脑与躯体和外界之间的神经信息:躯体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

躯体神经系统somatic nervous system(又称动物神经系统):这部分的神经可以通过意识加以控制,又被称为随意神经系统:控制躯体的随意活动,以适应外界环境。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管理它们的感觉(上行通路)和运动(下行通路)。

B:传送脑与内脏之间的神经信息:内脏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

内脏神经系统visceral nervous system(又称植物神经系统):通常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是不随意的,故有人将内脏运动神经称为自主神经系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又因它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物质代谢活动,并不支配动物所特有骨骼肌的运动,所以也称之为植物神经系(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管理它们的感觉(上行通路)和运动(下行通路)。

C:传递躯体与内脏之间的神经信息。

在中枢内,内脏感觉纤维一方面直接或经中间神经元与内脏运动神经元联系,以完成内脏-内脏;或与躯体运动(或感觉)神经元联系,形成内脏-躯体反射。某一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某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称牵涉痛。根据上一篇中医经络理论,神经系统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内分泌,循环和免疫系统的变化,内脏病变在体表相应的(感觉过敏或牵涉痛)部位或神经分布密集的部位(如手和足的掌侧面),发生一过性或长期的器质性变化是值得现代医学深入研究的,而中医在这方面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2)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可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等,这些反射的调节中枢就在脊髓。当然,随着脑的发展,正常情况下脊髓的反射活动总是受脑的支配。

3)营养躯体的功能。血管和神经系统相互依存。在外周的组织中,神经和血管在解剖学上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神经靠这个紧密的联系来保证氧气和养料的供应,而血管的调控要靠血管收缩和血管舒张(vasoconstriction and vasodilation)来进行。神经和血管的联系依赖神经和血管网的分支模式。只有当小血管和神经纤维的联系建立起来后,动脉的发育才会进行。外周神经是通过感觉神经纤维或Schwann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来对血管网的分支和动脉的形成进行调控的。

上述现代医学对脊髓解剖和生理功能的描述与现代中医对脊髓本身形态描述和功能推理相似,但奇经八脉的结构和功能更接近现代医学对脊髓内部传导通路及功能的描述。请看附表(4)

 

现代医学大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现代医学大脑的解剖结构:现代医学描述脑是位于头部,在脊椎动物中,脑由颅骨保护。中医描述大脑是脊髓头端膨大的部分:脑深藏于头部,位于人体最上部,其外为头面,内为脑髓。至此中西医对大脑的描述似乎相差无几。但是现代医学经过近四百年来的不懈努力,无论在对大脑的解剖结构还是生理功能研究上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现代医学对脑的大体解剖包括:

1)大脑两半球也称前脑(端脑和间脑)形成人类大脑的最大部分,位于大多数其它脑结构的上面。它们错综复杂的形貌布满皮质层。

大脑的解剖与生理功能请看附表(5)

2)在大脑下面是脑干{中脑和后脑(脑桥和延髓)},类似于大脑附加在树干上一样。

脑干的解剖与生理功能请看附表(6)

3)大脑的后部,脑下方和脑干后是大脑的小脑,是一种有水平沟道结构的表面,使它看起来不同于任何其它脑区。

小脑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看附表(7)

现代医学脑各部分的主要生理功能:

1)前脑(Prosencephalon)前脑(大脑)是脑的最复杂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包括端脑和间脑。端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大脑两半球具有一种合作关系,即左脑负责语言和逻辑思维,而右脑则做一些难以换成词语的工作,通过表象代替语言来思维。(美)斯佩里。?

A:大脑皮质: 大脑皮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人类的大脑几乎是一样大的宽吻海豚大脑的两倍和一只黑猩猩大脑的三倍大。大部分的扩大来自大脑的一个叫做大脑皮层的部分,尤其是额叶,其相关于自我控制、计划、推理和抽象思维等执行功能。致力于视觉的皮层部分在人类中也极为扩大了。人类是唯一可以响应复杂口头指示的主体,复杂的认知任务研究只可以在人类中进行。中央沟的前方有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后方有中央后回,感觉中枢。大脑半球深部是基底神经节,主要包括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为纹状体。其机能主要是调节肌肉的张力来协调运动。

B: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是位于胼胝体之下包括多种神经组织的复杂神经系统。边缘系统的构造与功能尚不能十分确定,在范围上除包括部分丘脑和下丘脑之外,还包括海马和杏仁核等。海马的功能与学习、记忆有关,杏仁核的功能与动机、情绪有关。

C:丘脑:丘脑是卵形的神经组织,其位置在胼胝体的下方,具有转运站的功能。从脊髓传来的神经冲动,都先中止于丘脑,然后再由丘脑分别传送至大脑皮质的相关区域。如丘脑受损,将使感觉扭曲,无法正确了解周围的世界。

D:下丘脑和脑垂体:下丘脑又称丘脑下部。位于大脑腹面、丘脑的下方,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脑垂体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且可影响其它内分泌腺。

2)中脑。中脑位于脑桥之上,恰好是整个脑的中点。中脑是视觉以及听觉的反射中枢。所有大脑皮层与脊髓间的上行及下行神经通路都经过中脑,同时,中脑通过白质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分部相联系。在中脑的中心有一个网状的神经组织,称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觉醒、注意、睡眠等意识状态。网状结构的作用扩及脑桥、中脑和前脑(Prosencephalon)。

3)后脑位居脑的后下部,其中包括三部分:

A:延脑,位于脊髓的上端,与脊髓相连,呈细管状,大如手指。延脑的主要功能在于控制呼吸、心跳、吞咽及消化,稍受损伤即危及生命。

B:脑桥,位于延脑之上,是由神经纤维构成的较延脑为肥大的管状体。脑桥连接延脑与中脑,如果受损可能使睡眠失常。

C:小脑:位于脑桥之后,形似两个相连的皱纹半球,其功能主要是控制身体的运动与平衡。如果小脑受损,即丧失身体自由活动的能力。

脑干包括中脑和部分后脑(脑桥和延髓)。上接间脑,下连脊髓,背面与小脑连接,并同位于颅后窝中。中脑与后脑的脑桥和延脑合在一起,称为脑干。脑干是生命中枢,是大脑、小脑和脊髓联系的通道。

 

至此现代中西医对脑和脊髓的大体形态和功能描述并无大的区别,“脑主神灵”脑在人体中的中枢地位,中枢神经系统与全身经络的关系也越发明确,传统中医经络中“无形“的部分,也逐渐露出了它原有的面目。但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的五脏六腑,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大脑左右半球的特珠关系如何?敬请关注下篇文章。

 

附表:

 

表(1)奇经八脉考

奇经名称 循行部位 功能
 

 

 

 

督脉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后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分支:从脊柱后面分出,属肾。

分支:从小腹内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至喉,再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向上至两目下部的中央。

 

督脉:主身後之阳。以南北言也。

督脉位于背后中脊,总制诸阳,故谓之”督”,是奇经八脉的主脉,与六阳经有联系,是”阳脉之海”。督脉与脑、髓、骨息息相关,所谓”肾主骨生髓”、”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脑为髓之海”。任脉与督脉必相交,下交于会阴之间,上则交于唇。督脉与生殖功能,尤其是男性生殖功能有关。

 

 

 

 

任脉

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分支:从胞中分出,向后与冲脉偕行于脊柱前。

任脉起于胞中,有”主胞胎”的功能,它所经过的石门穴,别名称为”丹田”,为男子贮藏精气,女子维系胞宫之所,又为”生气之原”。

任脉:身前之阴,以南北言也。

任脉的”任”字,有担任、妊养的含义。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腹为阴,说明任脉对全身阴经脉气有总揽、总任的作用。故有”总任诸阴”和”阴脉之海”的说法。 其脉气与手足各阴经相交会。足三阴与任脉中极、关元,阴维与任脉交会于天突、廉泉,又冲脉任脉交会于阴交。足三阴经脉上交于手三阴经脉,因此任脉联系了所有阴经。

 

 

 

冲脉

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在气街部与足少阴肾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胸中,再向上,经咽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分支:从气街下浅出体表,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至足底;又有支脉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足大趾。

分支:从胞中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脊柱内。

 

冲脉:身前之阴,以南北言也。

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当经络脏腑气血有余时,冲脉能加以涵蓄和贮存;经络脏腑气血不足时,冲脉能给予灌注和补充,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血海之称。

 

 

带脉

带脉:则横围于腰,状如束带,所以总约诸脉者也。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交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穴,绕身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少腹。

带脉:横束诸脉,以六合言也。

约束纵行的各条经脉,司妇女的带下。

 

 

 

阴跷脉

阴跷脉:阴跷脉起于内踝下照海穴,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 阴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阴。阴跷脉具有调节肌肉运动和交通一身阴阳之气的作用,从而使下肢运动轻健跷捷。由于阴跷脉均交会于目内眦,故认为其有濡养眼目和司眼睑开合的作用。
 

 

阳跷脉

阳跷脉:足太阳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阳申脉穴,当踝后绕跟,以仆参为本,上外踝上三寸,以跗阳为郄,直上循股外廉,循胁后髀,上会手太 阳、阳维于臑俞,上行肩外廉,会手阳明于巨骨,会手阳明,少阳于肩髃,上人迎,挟口吻,会于手足阳明,任脉于地仓,同足阳明上而行巨髎、复会任脉于承泣, 至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五脉会于睛明穴,从睛明上行入发际,下耳后,入风池而终。 阳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阳。跷,有轻健跷捷之意。阳跷脉具有调节肌肉运动和交通一身阴阳之气的作用,从而使下肢运动轻健跷捷。由于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故认为其有濡养眼目和司眼睑开合的作用。古人有阴阳跷脉”分主一身左右阴阳”之说,认为阳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阳。
 

阴维脉

阴维脉:起於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於营分。阴维之脉,虽交三阴而行,实与任脉同归,故心痛多属少阴、厥阴、任脉之气上冲而然。

其脉发於足少阴筑宾穴,为阴维之郄。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小腹,会足太阴、厥阴、少阴、阳明於府舍。上会足太阴於大横腹哀,循胁肋,会足厥阴於期门。上胸膈,挟咽,与任脉会於天突、廉泉,上至顶前而终。凡一十四穴。

阴维脉:起於诸阴之交,阴维主一身之里。为一身之刚维也。以乾坤言也。

维脉的“维”字,有维系、维络的意思。阴维具有维系阴经的作用。

 

 

 

 

阳维脉

阳维脉:起於诸阳之会,由外踝而上行於卫分。阳维之脉与手足三阳相维,而足太阳、少阳则始终相联附着。

其脉发於足太阳金门穴。会足少阳於阳交,为阳维之郄。循膝外廉,上髀厌,抵少腹侧,会足少阳於居髎。循胁肋,斜上肘上,会手阳明、手足太阳於臂臑,过肩前,与手少阳会於臑会、天髎,却会手足少阳、足阳明於肩井。入肩後,会手太阳、阳蹻臑腧,上循耳後,会手足少阳於风池,与督脉会合,上脑空、承灵、正营、目窗、临泣。下额,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於阳白,循头入耳,上至本神而止。凡三十二穴。

阳维脉:起於诸阳之会,故阳维主一身之表。为一身之刚维也。以乾坤言也。

阳维具有维系阳经的作用。

 

 

表(2):脊髓灰质解剖和生理功能

脊髓灰质的组成与名称 脊髓内的分布 主要功能
 

 

 

 

 

 

 

 

 

 

 

 

 

脊髓前角(腹角)

前角:是突向腹侧、粗而短的灰质部分。前角的神经元成群分布,形成前角内的细胞核团。颈腰部脊髓的前角特别发达,这里的前角细胞发出纤维支配上下肢肌肉。

前柱:前角灰质纵贯脊髓的全长,连续成柱状,叫前柱。

前角的神经元:为多极神经元,通常称为前角运动神经元,可与锥体束和锥体外束下行性纤维形成突触。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形成前根,末梢形成运动终板支配骨骼肌运动。前角含有大、中、小型神经元,占脊髓全长,各型细胞混合存在,其中大、中型细胞多为á和ã运动神经元,前者占2/3,后者占1/3,发出轴突经前根至骨骼肌。小型细胞为中间神经元,其中包括Renshaw细胞。

1á运动神经元:是支配骨骼肌的主要运动神经元。是大多极细胞,是脊髓中最大的细胞,发出á纤维经前根至骨骼肌的梭外肌,传送运动冲动,使肌肉保持紧张和产生运动.属下运动神经元。

2ã运动神经元:散在于大型前角细胞之间,为中型神经元,发出ã纤维经前根(占30%)至骨骼肌的梭内肌,与维持肌张力和腱反射有关。它与肌梭内的感觉神经共同组成肌肉张力的监控系统,平稳执行正常反射和随意运动。

3Renshaw细胞:位于前角腹内侧部,为一种短轴突的具有抑制功能的小型神经元,具有反馈抑制á运动神经元活动的作用,从而保持肌肉活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它接受a运动神经元轴突返支的突触终末(胆碱能,兴奋性),发出的轴突终末(甘氨酸能,抑制性)又终止于发出返支的同一a运动神经元胞体上,形成抑制性突触,构成一个环路

前角神经元大体上分为3组(群):内侧组、中央组和外侧组。在某些脊髓节段,各组又被再分为亚组,通常分成腹侧部和背侧部。

内侧组可再分为后内侧核(柱)和前内侧核(柱)。后内侧核较小,在颈膨大和腰膨大处最明显,在腰膨大以下消失。前内侧核见于脊髓全长,但在C1~C4、 T1~T2、 L3~L4和 S2~S3节段最为显著。

外侧组可再分为前外侧核后外侧核后外侧后核,由于这些核团与四肢肌的运动有关,因而在颈膨大和腰膨大处其胞体大而核团明显。前外侧核在C4~T1和L2~S1节段最明显;后外侧核在 C5~T1和 L2~S3节段最明显:后外侧后核在 C5~T1和 S1~S3节段最明显。

中央组(核)是间断的,仅见于一些脊髓节段。如膈神经核,位于 C3~C4节段的前角内侧群的最内侧部,支配隔;副神经核(accessory nucleus)位于C1~C6节段,占据前角腹侧缘中间部或中央,至C1节段居后内侧核的外侧,构成副神经核的脊髓部:腰骶核居 L2~S1节段,其纤维联系尚未查明。

4)前角连合核为位于前角和灰质前连合内侧面的一个细胞群,细胞形态与后角连合核相似。
前角Rexed分层:

前角底部,在颈、腰膨大处,只占前角内侧部。板层Ⅷ(laminaⅧ)由大小不等的细胞组成,在脊髓胸段,位于前角底部,在颈、腰膨大处仅限于前角内侧部。此层的细胞为中间神经元,接受邻近板层的纤维终末和一些下行纤维束(如网状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内侧纵束)的终末,发出纤维到第Ⅸ层,影响两侧的运动神经元,直接或通过兴奋γ─运动神经元间接影响α一运动神经元。
前角内侧核和外侧核。板层Ⅸ(lamina Ⅸ)是一些排列复杂的核柱,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组成,位于前角的最腹侧。在颈、腰骶膨大处前角运动神经元可分为内、外侧两大群。内侧群又称前角内侧核,支配躯干的固有肌;外群又称前角外侧核,支配四肢肌。

前角:

1á运动神经元:á运动神经元分两型:紧张型:其轴突传导速度较慢,支配红肌纤维,维持肌紧张;位相型:其轴突传导速度较快,支配白肌纤维,能使肌肉快速收缩,对腱反射起作用。

2)ã运动神经元:ã运动神经元亦分两型:静力型:支配肌梭内核链纤维(ã2传出纤维),其感受装置对缓慢维持牵拉比较敏感;动力型:支配肌梭内核袋纤维(ã1传出纤维),其感受装置对快速牵拉比较敏感。

3)Renshaw细胞:当a运动神经元兴奋而激发骨骼肌活动的同时,也兴奋了Renshaw细胞,后者通过对其反馈抑制作用,作用于a运动神经元,从而保证肌肉运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α-运动神经元和小型的γ-运动神经元,α-运动神经元的纤维支配跨关节的梭外骨骼肌纤维,引起关节运动;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骨骼肌纤维,其作用与肌张力调节有关。此层内的中间神经元是一些中、小型神经元,大部分是分散的,少量的细胞形成核群,如前角连合核,发出轴突终于对侧前角。有一些小型的中间神经元名叫Renshaw细胞,它们接受α-运动神经元轴突的侧支,由其发出的轴突与同一个或其它的α-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对α-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脊髓是周围神经脊神经与脑之间的通路。也是许多简单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

 

 

 

 

 

 

 

 

 

 

 

 

 

 

 

 

 

脊髓后角(背角)

后角:是伸向背侧的细长部分。在横切面上,自后向前可将后角分以下数部:后角尖、胶状质、后角头、后角颈和基底部。后角内业已鉴定出至少有15种神经递质。

后柱:后角灰质纵贯脊髓的全长,连续成柱状,叫后柱。

后角内的神经元组成较复杂,分散或成群分布,背核是大型的神经元,其余都是小型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也称束细胞(fasciculus cell),主要是接受后根纤维的神经冲动。束细胞轴突在白质中形成各种上行传导束而达大脑、小脑、丘脑和脑干。

后角Rexed分层:

后角边缘核:板层Ⅰ(lamina Ⅰ) 又称边缘层或Waldeyer层,薄而边界不清楚,呈弧形,与白质相邻,内有粗细不等的纤维穿过,故呈海绵状(称海绵带)。内含大、中、小神经元,此层在腰膨大处最清楚。它接受后根的传入纤维。呈弧形排列于后角尖部,也称后角尖,此 核占脊髓全长。细胞的轴突参加对侧脊髓丘脑束。(后角尖部为一薄带,又称边缘带,呈弧形覆盖在胶状质的背侧,与脊髓白质之间,以背外侧束( Lissauer束)相隔。)
胶状质:板层Ⅱ(lamina Ⅱ)含大量密集的小卵圆形及多角形细胞,此层几乎不含有髓纤维,以髓鞘染色法不着色,呈胶状质样故称胶状质。胶状质呈新月形,似帽状冠于后角头的后方,占脊髓全长,在第1颈节与三叉神经脊束核相连,在第1颈节与腰、骶节最大,胶状质是传入冲动在后角的主要联合站,或是触觉、温度觉与某些触觉的中继站。此层对分析、加工脊髓的感觉信息特别是痛觉信息起重要作用。(胶状质和脊髓丘脑束有联系。胶状质接受的传导伤害性和温度觉的后根纤维,但它并非痛觉传导通路中的第一个突触点)。胶状质内小神经元发出的轴突主要参与形成背外侧束,它在束中上、下行l~4脊髓节,并发出侧支抵达脊髓灰质Ⅱ、Ⅲ层,最后返回胶状质。在其侧支返回胶状质时,可与自后根进入此区的第一级传入纤维形成轴一轴突触,据此推测胶状质对感觉性传入有调节作用

后角固有核:板层( lamina )  与前两层平行,此层与板层毫相比,其神经元胞体多数略大,形态多样,但细胞的密度略小。该层内还含有有髓纤维。板层Ⅳ(lamina Ⅳ) 较厚,细胞排列较疏松,其大小不一,以圆形、三角形和星形细胞居多。板层Ⅲ和板层IV内较大的细胞群称后角固有核。此二层都接受大量的后根传入纤维。此核占脊髓全长,在腰、骶节细胞最多,位于胶状质腹侧,占据后角头和颈中央部由此处的细胞发出脊髓丘脑束脊髓顶盖束

板层Ⅰ~Ⅳ相当于后角头,向上与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尾端相延续,是皮肤外感受性(痛、温、触、压觉)的初级传入纤维终未和侧支的主要接受区,故属于外感受区。板层I~IV发出纤维到节段内和节段间,参与许多复杂的多突触反射通路,以及发出上行纤维束到更高的平面。

后角颈网状核:板层V(lamina V) 位于后角颈部,除胸髓以外,都可分内、外两部分。外侧部占1/3,细胞较大,并与纵横交错的纤维交织在一起,形成网状结构(网状核),尤其在颈髓很明显。内侧部占2/3,与后索分界明显。在第l~2颈节外侧索内,自网状核向外延伸而来的一团多极细胞,恰在后角的前外侧,被称为颈外侧核
后角基底部:板层VI(lamina VI) 位于后角基底部,在颈、腰骶膨大处最发达,分内、外侧两部,内侧部含密集深染的中、小型细胞,外侧部由较大的三角形和星形细胞组成。Clarke背核(胸核):位于后角基部内侧区,为大多极或圆形细胞,此核占胸节及上腰节(第1~2腰节),在第10~12胸节最发达,此为脊髓小脑后束的起始核。后角连合核:位于后角基部内侧缘,Clarke背核的后内侧。为中、小型细胞,呈多角形或梭形,占脊髓全长。

后角内的神经细胞属感觉性,接受经后根传入脊髓的体表、体内和本体的各种感觉纤维。

后角内的感觉细胞,有痛觉和温度觉的第二级神经元细胞,并在后角底部有小脑本体感觉径路的第二级神经元细胞体(背核)

浅感觉反射通路: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的反射通路。

1级神经元:向脊髓传导痛、温觉(细纤维)。传导粗触觉(粗纤维)。

2级神经元:发出上行脊髓丘脑束,一侧病变时,痛、温觉障碍出现在身体对侧半部,逐渐波及下半部。

3级神经元: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与同侧大脑皮质感受区发生联系。

 

板层V-VI接受后根本体感觉性初级传入纤维,以及自大脑皮质运动区、感觉区和皮质下结构的大量下行纤维,因此,这二层与调节运动有密切关系。

 

后角损害: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即同侧痛温觉障碍,深感觉及部分触觉仍保留,是由于深感觉和部分触觉纤维不经后角而直接进人后索;如病变累及两侧常有明显束带感。

 

 

 

 

 

 

 

 

 

 

 

 

 

 

 

 

 

 

中间带(脊髓侧角)

中间带:位于前、后角之间,与灰质连合相对应。灰质中间带包括中间外侧柱、中间内侧柱及中央胶质等。

侧角:中间带的外侧有呈三角形的突出部分。

侧柱:侧角灰质纵贯第一胸节至第三腰节之间,连续成柱状,叫侧柱。

中间带内的神经元多为中型的多极神经元

1)中间外侧核:位于中间带外侧的尖端,占据侧角(柱),为中等大多极细胞,呈梭形或卵圆形,此核起第8颈节,下抵第2~3腰节,属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其轴突经前根、白交通支,终于交感神经节。在第2~4骶节前角基部的外侧面也有类似但较为分散的细胞,发出轴突经前根至盆腔的副交感神经节,称骶副交感核

2)中间内侧核:为一群小型及中型细胞,呈三角型,位于中间带内侧部,中央管的外侧,占脊髓全长,此柱可能接受内脏传入的内脏感觉冲动有关,并传递至内脏神经元。

3)背侧连合核(dorsal commissural nucleus):位于中央管背侧的灰质背侧连合处,在骶髓和尾髓最为明显。盆神经或膀脏内脏传入纤维进入骶髓后,除一部分投射于中间内侧核外,大部分投射到背侧连合核。认为背侧连合核是盆腔脏器各种信息汇聚之处,是与孤束核上下呼应的、以接受内脏初级传入为主的感觉核团。

中间带Rexed分层:

板层Ⅶ(lamina Ⅶ) 占中间带的大部,在颈、腰膨大处,还伸向前角。胸髓的灰质量少,前、后角皆细小。但有发达的侧角,此层含一些易于分辨的核团:胸核 ,又称背核或 Clarke柱,仅见于 C8~ L3节段,此在第12胸节最粗大,后索的有髓鞘纤维发出旁支止于Clarke柱,位于后角基底部内侧,发出纤维上行止于小脑。中间内侧核,在第Ⅶ层最内侧、第X层的外侧,占脊髓全长,接受后根传入的内脏感觉纤维。中间外侧核,位于T1~L2(或L3)节段的侧角,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的部位,发出纤维经脊神经前根进入脊神经,再经白交通支到交感干。在S2~S4节段板层Ⅶ的外侧部,有骶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的部位。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行程:节前纤维由脊髓中间带外侧核发出,经脊神经前根白交通支进入交感干后,有3种去向:
(1)终止于相应的椎旁节,并换神经元。
(2)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终止上方或下方的推旁节。一般认为来自脊髓上胸段(胸1—6)中间带外侧核的节前纤维,在交感干内上升至颈部,在颈部椎旁神经节换元;中胸段者(胸6~10)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至其它胸部交感神经 节换元;下胸段和腰段者(胸11~腰3)在交感干内下降,在腰骰部交感神 经节换元。
(3)穿椎旁节走出,至椎前节换神经元。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行程:也有三种去向:
(1)发自交感干神经节的节 后纤维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 神经分布至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等。31对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都有灰交通支联系,其分支一般都含有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2)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膜形成相应的神经丛,(如颈内、外动脉丛、腹腔丛、肠系膜上丛等),并随动脉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

(3)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脏器。

总结以上所述,可见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分布均有一定规律,即来自脊髓胸l5节段中间带外侧核的节前纤维,更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支配头、颈、胸腔脏器和上肢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来自脊髓胸512节段中间带外侧核的节前纤维,更换神经无后,其节后纤维支配肝、脾、肾等实质性器官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来自脊髓上腰段中间带外侧核的节前纤维,更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支配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脏器和下肢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基本将人体分成三个部分。

交感神经:初级神经元到椎旁神经节换元,其使用的神经递质为(和副交感神经一样)乙酰胆碱。节后神经元继续传递信号到目标器官,并使用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但一些交感神经纤维没有换元就离开交感神经干,到达主动脉的椎前神经节,或者到达受支配器官的器官旁神经结。

 

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副交感(神经)部 :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 骶部第2~4节段灰质的骶副交感核,节前纤维即起自这些核的细胞。

周围部的副交感神经节,称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

颅部的副交感神经节较大,肉眼可见,计有睫状神 经节、下颌下神经节、翼腭神经节和耳神经节等。前纤维行于Ⅲ、Ⅶ、Ⅸ、Ⅹ、对脑神经内,将于脑神经中记述。

随迷走神经行走的副交感节前纤维,起自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随迷走神经的分支到达胸、腹腔脏器附近或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于胸、腹腔 脏器(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盆腔脏器除外)。

骶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自脊髓骶部第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随骶神经 出骶前孔,又从骶神经分出组成盆内脏神经 加入盆丛,随盆丛分 支分布到盆部脏器附近或脏器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支配结肠左曲 以下的消化管和盆腔脏器。
副交感神经纤维不分布于四肢,汗腺竖直肌、肾上腺髓质、肾等不具有副交感神经分布处

主要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

植物神经失调症,除去有先天性的体质因素之外,尚有心理、环境因素等。其中多数因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

 

 

交感神经:

1)对循环器官: 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具有兴奋作用,能加速心搏频率和加速心搏力量。对血管,主要是促进微动脉收缩,从而增加血流外周阻力,提高动脉血压。人体多数器官的血管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对腹腔脏器的血管和皮肤的血管均具有显著的收缩作用;对骨骼肌的血管,既有缩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又有舒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对冠状循环的血管,交感神经的直接作用是使血管收缩,但其间接作用则是使血管舒张。对外生殖器官血管则起收缩作用。脑和肺的血管,虽也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但作用很弱。

2)对消化器官: 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主要具有抑制作用,即降低胃肠平滑肌的紧张性及胃肠蠕动的频率,并减弱其蠕动的力量;但当胃肠平滑肌紧张性太低或活动很弱时,交感神经也可使其活动增强。唾液腺能促进其分泌粘稠的唾液。

3)对呼吸器官和汗腺 交感神经对细支气管平滑肌具有抑制作用,可使细支气管扩张,有利于通气。汗腺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汗腺分泌。

4)对眼球平滑肌 交感神经使虹膜辐射肌收缩,引起瞳孔扩大。

5)对内分泌腺 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当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由于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大部分与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是一致的,因此,在生理学上称之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6)对泌尿生殖器官 交感神经的作用是抑制膀胱壁逼尿肌的活动和促进内括约肌的收缩,因而阻止排尿。对生殖器官,交感神经能促进怀孕子宫的收缩,但使未孕子宫舒张。交感神经还能促进男性精囊腺和射精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射精动作。

7)对糖代谢 交感神经能直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但在整体内,交感神经的升血糖效应主要还是通过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来实现的。

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有四个方面:

1)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

2)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

3)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

4)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灰质联合

灰质联合:连接两侧的灰质横带的部分。

前灰质联合:中央髓管前的灰质部分。

后灰质联合:中央髓管后的灰质部分。

灰质联合Rexed分层:

板层Ⅹ(lamina X)位于中央管周围,包括灰质前、后连合。某些后根的纤维终于此处。

板层Ⅹ 背侧神经元与内脏感觉有关。
 

 

中央管

中央管:在脊髓灰质中央有一纵行管道。纵贯脊髓全长,内含微量脑脊液,向上通第四脑室,向下在脊髓圆锥内扩大成终室。在脊髓中央管的腔面,有单层上皮样的室管膜,由室管膜细胞围成。室管膜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四种神经胶质细胞之一。其中中央管的由单层柱状上皮围成。 脑脊液的循回通道

 

表(3):脊髓白质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脊髓白质的组成与名称 脊髓内的分布 主要功能
 

 

 

 

 

 

 

 

 

 

 

 

 

 

 

前索

anterior  funiculus

前索:位于前外侧沟的内侧,主要为下行纤维束组成。

1)皮质脊髓前束(锥体系):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以及其他一些皮质区域锥体细胞的轴突集合组成皮质脊髓束,经内囊后肢下行,至中脑的大脑脚底,占其中间3/5的外侧部;然后至脑桥基底部,分散成大小不等的纤维束下行;至延髓锥体,纤维又集拢形成一束。在延髓内没有交叉的纤维则在同侧脊髓前索内下行,于脊髓前正中裂的两侧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其纤维逐节经白质前连合交叉终止于对侧的前角运动细胞,部分不交叉的纤维中继后终于同侧前角运动神经细胞。

2)顶盖脊髓束:起自上丘的深层,在内侧纵束的前方,两侧纤维交叉,即被盖背交叉,交叉后的纤维下行于内侧纵束的前方,在脊髓内位于前索,近前正中裂,大部分纤维只至上4个颈节,少量纤维至下4个颈节,

3)内侧纵束 :此束起自脑干的许多核团,如中脑的CajM中介核(中介脊髓)、网状结构、前庭神经核、Darkschewitsch核及后连合核。内侧纵束的脑干部含上、下行纤维。脊髓部则主要为下行纤维。此束下行于脊髓前索的内侧部,靠近前正中裂。向下可至副神经核和颈髓前角。位于前索,皮质脊髓前束的背侧。大部分是由前庭神经核向中线两侧发出纤维,此束纤维主要来自同侧,部分来自对侧,其中前庭纤维起自前庭内侧核,终止于前角及部分中间带,灰质板层VII- VIII,中继后再达前角运动神经元。此束只见于上颈节。前索内上行的纤维有脊髓丘脑前束,位于前索边缘部,起自对侧后角中央细胞柱(I/IV/V),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后上行,止于丘脑。

4)前庭脊髓内侧束:起自前庭内侧核,纤维交叉伴随内侧纵束下行,位于脊髓前索的前内侧部,止于颈节和上胸节。

5)网状脊髓内侧束(桥脑网状脊髓束):起自桥脑被盖内侧部的细胞,此束几乎全部不交叉,下行于脊髓前索内侧部,见于脊髓全长,其中有少量纤维在脊髓白质前连合交叉,此束可能还有部分纤维起自中脑网状结构。

皮质脊髓前束:支配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发出的轴突组成前根和脊神经中的运动纤维,主要支配上肢和颈肌。管理这些肌肉的随意运动。临床上,把胞体位于大脑皮质的皮质脊髓束及其它下行控制前角运动细胞的神经元称为上运动神经元。而将前角运动神经元称为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也能引起伤面水平以下有关骨骼肌的瘫痪,但这种瘫痪不致造成明显的肌萎缩且肌紧张和腱反射还会表现亢进(硬瘫)。

顶盖脊髓束此束通过中间神经元影响前角运动神经元,刺激上丘,头及眼转向对侧,这可能由此束来作媒介,以完成视和听的反射活动。

内侧纵束 :其作用主要是协调眼球的运动和头颈部的运动。参与完成平衡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以达成肌肉共济活动。

前庭脊髓内侧束:此束是单突触直接通路,抑制上颈节运动神经元。

网状脊髓内侧束:此束主要参与对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肉运动的控制。桥脑网状脊髓束有易化作用。

 

 

 

 

 

 

 

 

 

 

 

 

 

侧索

lateral funiculus

 

侧索:位于脊髓的侧方前外侧沟和后侧沟之间,有上行和下行传导束

上行传导束

1)脊髓丘脑束:起自脊髓灰质后角,板层Ⅱ和Ⅳ~Ⅶ,先上升1-2 髓段经白质前连合交叉,或纤维经白质前联合时上升-2 个髓段后,在对侧上行的纤维束。

脊髓丘脑侧束:位于脊髓小脑前束之内侧前方,外侧索前半部。过去认为纤维起自对侧Rolando胶状质细胞,现时认为起于对侧后角边缘核、后角颈部、中间带和部分前角,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上行终止于丘脑。纤维排列自外内依次为骶、腰、胸、颈各部。当病变从外向内进展时,痛、温觉障碍则自身体下部向上扩展。当脊髓丘脑束一侧受损时,对侧痛、温觉障碍的水平较受损的相应水平12个髓节

脊髓丘脑前束:在白质前连合处,部分交叉,形成脊髓丘脑前束。位于前索边缘部。

脊丘系:为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的延续,两者在脑干内逐渐靠近。共同组成脊髓丘脑束终于丘脑腹后外侧核(并在丘脑外侧核的腹后部更换第三级神经元)。换元后的纤维参与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上2/3 部和下肢运动感受区。

2)脊髓小脑束:脊髓小脑束分为后束和前束。

脊髓小脑后束或称Flechsig束:L2 以上,由大部分同侧,小部分对侧,VII Clarke核发出纤维向外至同侧侧索后部周缘上行,经小脑下脚止于小脑的下肢代表区(蚓部)。

脊髓小脑前束或称Gower束,位于侧索的周边,在脊髓小脑后束的前方,其纤维数量较少,主要为交叉纤维.起自大部分对侧与小部分同侧后角中央细胞,此束上行至延髓即与脊髓小脑后束分离,经小脑上脚(结合臂)的背侧面进入小脑蚓部。

脊髓小脑吻侧束:位于颈髓外侧索外侧表浅部分,与部分脊髓小脑前、后束纤维重叠。此束起于同侧颈膨大部V~VI层灰质的两群神经元,纤维经小脑上、下脚入小脑皮质。脊髓小脑吻侧束的功能与脊髓小脑前束相当,但其传导的是反映上肢活动状况的信息。

3)脊髓顶盖束:传导躯体感觉到与视、听有关的中脑顶盖区,此束甚少,其起始细胞与脊髓丘脑束相似,与脊髓丘脑束伴行。其功能推测为传导损伤性刺激冲动。多数作者认为此束只是脊髓丘脑束的一个侧副通路。

4)脊髓前庭束:此束中一部分纤维是脊髓小脑后束的侧支。另一部分起自其它后角神经元。在同侧脊髓上行,止于前庭外侧核的尾侧部。

5)脊髓网状束:属于脊髓-网状-丘脑系统,占脊髓全长,起始于脊髓后角的神经元,于脊髓前外侧索上行,止于延髓网状结构的纤维主要是不交叉的,至桥脑的纤维分布于两侧,多数终于桥脑尾部网状核,少数至中脑网状结构,此束对保待意识和觉醒起重要作用,故属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6)内脏感觉传导束:其第一级神经元是脊神经节细胞,其周围支起自胸腹腔内脏的痛觉和牵张感觉的感受器,第二级神经元在脊髓灰质内的部位及其纤维的走向尚欠明了,传导内脏感觉的纤维可能靠近脊髓丘脑束上行,其中一部分可能是短链性纤维,经过多个中继站而至丘脑。也有认为膀胱、尿道及下部输尿管的痛觉纤维均位于脊髓丘脑侧束内,传导触、压或牵张感觉的上行纤维在后索内。

 

下行传导束

1)皮质脊髓侧束即锥体束:位于脊髓小脑束和固有束之间。起自对侧大脑皮质中央前回的大锥体细胞,在延髓锥体下端,绝大部分纤维(约70%~90%)左右相互交叉,形成锥体交叉。交叉后的纤维至对侧脊髓外侧索的后外侧部下行,形成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的纤维在下行过程中陆续止于同侧脊髓各节的前角运动细胞。占脊髓全长。额叶皮质的纤维主要止于IV~IX层灰质,有少数纤维可以直接与外侧群的前角运动神经元(主要是支配肢体远端小肌肉的运动神经元)相突触;来自顶叶皮质的纤维则主要止于后角,特别是III、IV层。

2)红核脊髓束:大致位于皮质脊髓束腹侧且与其无明显界线。此束在低等动物比较显著,在人类则不甚发达。红核脊髓束起于中脑红核,交叉后在脊髓侧索下行,止于灰质V~VII层(大部分皮质脊髓侧束也止于此)。

3)网状脊髓外侧束(延髓网状脊髓束):起自桥脑和延髓网状结构的内侧2/3,此束内含交叉和不交叉的两种纤维。下行于脊髓侧索的前都,占脊髓全长止于板层Ⅶ、Ⅷ。。网状脊髓束对脊髓á和ã运动神经元有易化和抑制性影响。,

4)前庭脊髓外侧索:起自前庭外侧核,纤维不交叉,下行于同侧脊髓侧索的前部,纵贯脊髓全长,此束可增强同侧肢体的伸肌紧张。

5)橄榄脊髓束:起自延髓的下橄榄核.位于前根的外侧,终止于脊髓颈节的前角。

6)下行自主性通路:此通路直接和间接与丘脑下部相关联,丘脑下部是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它除接受低级脑部的影响外,也接受大脑皮质某些区域的影响,下行自主通路是多突触的,弥散分布于脊髓的侧索和前索,与侧固有束和网状脊髓束密切关联,终止于中间外侧核

脊髓丘脑束负责浅感觉。传导对侧的痛温粗略触压觉,一侧损伤时出现对侧痛、温觉障碍。

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传导粗略触,压觉。

脊髓小脑束:这两束将下肢和躯干下部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冲动以及皮肤触觉冲动传递至小脑皮质,两束损伤可以引起下肢共济失调等。

前束:所传递的信息和冲动来自下肢和躯干下部的Golgi 腱器官的冲动,与整个下肢的运动和姿势有关;

后束:传递的信息来自肌梭,腱器官触压觉,可能与下肢个别肌肉的精细运动和姿势有关。

脊髓小脑吻侧束:的功能与脊髓小脑前束相当,但其传导的是反映上肢活动状况的信息

皮质脊髓侧束:主要是前角外侧核,发出纤维经脊神经根至脊神经,支配四肢带肌和四肢肌。它支配四肢肌肉的随意运动,特别是肢端的运动,尤其是手的精细动作。皮质脊髓侧束中的纤维也是按躯体定位方式排列的,。纤维排列是支配上肢的纤维位于最内侧.支配下肢的纤维在最外侧。据统计。锥体束纤维终于颈髓者占55%,终于胸髓者占20%,终于腰、骶髓者占25%。锥体束的生髓在近出生时才开始,至2岁时尚未全部完成。

 

 

红核脊髓束:此束对支配屈肌的运动神经元有较强兴奋作用,它与皮质脊髓束一起对肢体远端肌肉运动发挥重要影响。刺激动物的红核时,致使对侧肢体屈肌紧张,很可能是红核脊髓束经多突触联系,易化屈肌运动神经元和抑制伸肌运动神经元。

 

网状脊髓外侧束:此束主要参与对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肉运动的控制。网状脊髓束对脊髓á和ã运动神经元有易化和抑制性影响。延髓网状脊髓束有抑制作用,桥脑网状脊髓束有易化作用,网状脊髓束除影响运动神经元外,还影响感觉冲动向中枢的传导。起自脑桥和延髓的网状结构。延髓网状脊髓束有抑制作用,桥脑网状脊髓束有易化作用,网状脊髓束除影响运动神经元外,还影响感觉冲动向中枢的传导。起自脑桥和延髓的网状结构

前庭脊髓外侧索:易化伸肌神经元,抑制屈肌神经元。电刺激前庭外侧核,易化伸肌神经元,抑制屈肌神经元。

 

 

 

 

 

 

 

 

 

 

 

 

后索

posterior funiculus

后索:位于后外侧沟的内侧,主要为上行传导束(本体感觉和一部分精细触觉)。颈部脊髓的后索分为内侧的薄束和外侧的楔束。在后索下降的纤维束有束间束与隔缘束。

上行的纤维素束:薄束在T4以上只占据后索的内侧部,楔束位于外侧部。

薄束(fasciculus gracilis)  薄束是脊神经后根内侧部的粗纤维在同侧脊髓后索的直接延续。薄束成自同侧T5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中枢突。中枢突经后根内侧部进入脊髓形成薄束,在脊髓后索上行止于延髓的薄束核(二级神经元)。薄束在T5以下占据后索全部

楔束:(fascicules cuneatus)在薄束的外侧。系来自同侧上胸T4以上、上肢与颈部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纤维,终止于延髓的楔束核(二级神经元)

脊神经节细胞的周围起自肌、腱、骨膜、关节、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各种感觉神经末梢,其中枢突经后根内侧部在后角尖的内侧进入脊髓后索,分为长的升支和短的降支。长的升支上行组成薄束楔束,中止于延髓的薄束核楔束核,在此更换第二级神经元后,纤维交叉到对侧,组成内侧丘系。再上行经脑干到达丘脑,并在丘脑外侧核的腹后部更换第三级神经元。换元后的纤维参与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中央前回上2/3 部和下肢运动感受区。

深感觉:传导肌,腱,关节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位置,运动和振动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来自躯体各部的感 觉纤维有明确的定位,有内向外为:骶,腰,胸、颈。

 

中枢突经后根,其中一部分后根纤维或其侧支可直接或间接止于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成单突触或多突触反射联系

 

 

薄束:传导躯干下部及下肢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楔束:楔束传导上半身的本体觉和 精细触觉。

固有束

proper fasciculus

脊髓固有纤维本身含有上、下行两个方向走行的纤维,它们主要紧靠脊髓灰质分布,共同组成脊髓固有束:脊髓内最简单的反射为单突触反射,为节段内反射,反射弧只有两个神经元(脊神经节细胞和前角细胞),这种反射只占少数,如骨膜反射和肌腱反射。绝大多数反射弧至少还有一中间神经元,它们除发出轴突至同节段的运动神经元外,还可升、降数节脊髓.形成节段间反射弧。此等升、降纤维交叉或不交叉,起始或终止均位干脊髓内,组成脊髓内的固有束,它们均位于灰质的邻近,分别称为前、侧及后固有束。 脊髓固有纤维,这些纤维把脊髓内部各节段联系起来。完成脊髓节段内和节段间反射活动。脊髓固有反射的基础。

 

表(4)奇 经八脉与脊髓上下行传导通路的对比

奇经八脉 脊髓上下行传导通路 主要功能对比
督脉:督脉起於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 交感神经(中枢部)内脏神经,植物神经(自主神经)

中枢部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段全长及腰髓1~3节段的灰质侧角。

交感神经的初级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的胸腰部。部分的交感神经功能由高级中枢,如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调节,这些部位会向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发送神经冲动。

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有“总督一身阳经”之说。

交感神经:当机体处于紧张(阳)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於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和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分支:由胞中贯脊,向上循行于背部。

 

副交感神经(中枢部)内脏神经,植物神经(自主神经)

中枢部: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部第2~4节段灰质的骶副交感核。起自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随迷走神经的分支到达胸、腹腔脏器附近或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于胸、腹腔 脏器(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盆腔脏器除外)。

任脉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对阴经气血有调节作用,故有“总任诸阴”之说。

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阴)状态下的生理平衡。保持身体的能量。

 

 

 

冲脉:起於会阴,夹脐而行,直冲於上,为诸脉之冲要,故曰十二经脉之海。其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又称”血海”。 脊髓和脑干网状结构:有上行和下行投射系统

上行投射系统接受各种特传入冲动以及躯体和内脏来的各种传入冲动,最后由丘脑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到达大脑皮质

下行投射系统到达脊髓,对其运动性活动产生易化和抑制两种作用。

冲脉: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当经络脏腑气血有余时,冲脉能加以涵蓄和贮存;经络脏腑气血不足时,冲脉能给予灌注和补充,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血海之称。

脊髓和脑干网状结构:在脑干网状结构内有桥脑上段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和桥脑下段的下行网状抑制系统,由此调节睡眠和觉醒的周期。另外对肌肉张力,心血管,呼吸等均有兴奋和抑制调节作用。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交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穴,绕身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少腹。 脊髓固有束:神经元胞体及其突起完全位于脊髓内。其轴突投射范围不超出胞体所在的脊髓节段的神经元称为脊髓中间神经元;如果轴突的投射范围超出本节段但少于5个脊髓节段即所谓脊髓短固有束神经元;当具有更长的轴突则称为脊髓长固有束神经元。 带脉:横束诸脉,以六合言也。

约束纵行的各条经脉。

固有束:紧贴脊髓灰质周围,它们起于脊髓不同节段,在脊髓内上行或下行数节段后,再止于脊髓,完成脊髓节段间和节段内的联系。

阴跷脉:起於跟中,循内踝上行於身之左右;

 

锥体外系(锥体系外其它下行神经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由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起自脑桥和延髓,前庭脊髓束在延髓下橄榄核背侧下行,网状脊髓束主要见于脊髓前索。 阴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阴。控制眼睛的开合和肌肉的运动。

锥体外系:人类锥体外系的主要机能是易化和抑制,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

阳跷脉: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 锥体束(皮质脊髓束):大脑皮质发出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的神经束。

 

皮质脊髓前束(锥体系):为非交叉的锥体束,皮质脊髓侧束即交叉锥体束:

阳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阳。控制眼睛的开合和肌肉运动。

皮质脊髓前束:主要支配上肢和颈肌。管理这些肌肉的随意运动

皮质脊髓侧束:支配四肢带肌和四肢肌。它支配四肢肌肉的随意运动,特别是肢端的运动,尤其是手的精细动作。

 

阴维脉:起於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於营分。阴维之脉,虽交三阴而行,实与任脉同归。 后索:位于后外侧沟的内侧,主要为上行传导束(本体感觉和一部分精细触觉)。颈部脊髓的后索分为内侧的薄束和外侧的楔束。在后索下降的纤维束有束间束与隔缘束。

薄束:传导躯干下部及下肢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楔束:楔束传导上半身的本体觉和 精细触觉

阴维脉:起於诸阴之交,阴维主一身之里。

后索传导深感觉:传导肌,腱,关节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位置,运动和振动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来自躯体各部的感 觉纤维有明确的定位,有内向外为:骶,腰,胸、颈。

阳维脉:起於诸阳之会,由外踝而上行於卫分。阳维之脉与手足三阳相维 脊髓丘脑束:起自脊髓灰质后角,板层Ⅱ和Ⅳ~Ⅶ,先上升1-2 髓段经白质前连合交叉,或纤维经白质前联合时上升-2 个髓段后,在对侧上行的纤维束。

 

阳维脉:起於诸阳之会,故阳维主一身之表。

脊髓丘脑束负责浅感觉。传导对侧的痛温粗略触压觉,一侧损伤时出现对侧痛、温觉障碍。

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传导粗略触,压觉。

 

表(5)大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大脑组成部分名称 分布和分类 主要功能
 

 

 

 

 

 

 

 

 

 

 

 

 

 

 

 

 

 

 

 

 

大脑皮质(灰质)

端脑组成部分

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是大脑的表层,由灰质构成,其厚度约为1到4mm。皮质左、右两边的形状是大致相同的,大多数的皮质区被复制在两边。尽管被称为灰色物质,有生命的皮层是粉红米色的颜色且内部略有点灰白色的。

从种系发生来说,大脑皮质可以分为:

古皮质(archicortex):又称原始皮质,由海马和齿状回组成;

旧皮质(paleocortex):从系统发生上看是最古老的,由梨状区的嗅皮质及部分海马旁回组成;古皮质与旧皮质称异型皮质(allocortex)也称为边缘皮质(limbic cortex),只显示三层构造。

新皮质(neocortex),又称同型皮质(isocortex),一般均可分六层,大脑皮质的绝大部分属新皮质。

大脑皮质的神经元都是多极神经元,按其细胞的形态分为锥体细胞 , 颗粒细胞和梭形细胞三大类。

1)锥体细胞(pyramidal cell):数量较多,可分大、中、小三型。锥体细胞是大脑皮质的主要投射(传出神经元

2)颗粒细胞(granular cell):数目最多。胞体较小,呈颗粒状,包括星形细胞,水平细胞,篮状细胞。以星形细胞最多,颗粒细胞是大脑皮质区的局部(中间)神经元,构成皮质内信息传递的复杂微环路

3)梭形细胞(fusiform cell):数量较少,大小不一。大梭形细胞也属投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皮质深层。

大脑皮质的分层: 大脑皮质的这些神经元是以分层方式排列的,除大脑的个别区域外,一般以颞叶皮质为典型,大致分为六层。(除了哺乳动物外全部的大脑皮质都是相对简单的三层细胞结构。)

1)分子层(molecular layer):最浅层,神经元小而少,主要是水平细胞和星形细胞。

2)外颗粒层(external granular layer):主要由许多星形细胞和少量小型锥体细胞构成。

3)外锥体细胞层(external pyramidal layer):此层较厚,由许多中、小型锥体细胞和星形细胞组成。以中型锥体细胞为主。

4)内颗粒层(internal granular layer):细胞密集,多数是星形细胞。

5)内锥体细胞层(internal pyramidal layer):主要由中型和大型锥体细胞组成。在中央前回运动区,此层的锥体细胞特大,称贝茨(Betz)细胞。

6)多形细胞层(polymorphic layer):以梭形细胞为主,还有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

大脑皮质的6层结构因不同脑区而有差异。例如中央前回(运动区)的第4层不明显,第5层较发达,有巨大锥体细胞(细胞);视皮质则第4层特别发达,第5层的细胞较小。有些学者对大脑皮质进行了组织学普查,根据细胞的排列和类型以及有髓神经纤维的配布型式等的差异,作出了人脑皮质的分区图。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区法,较常用的是Brodmann(1909)的分区法,把大脑皮质分为52区,并以数字表示之。

垂直柱:虽然大脑皮质的神经元是以分层方式排列的,但对大脑皮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发现,皮质细胞是呈纵向柱状排列的,称此为垂直柱(vertical column)。垂直柱可能是构成大脑皮质的基本功能单位,如感觉皮质区的一个垂直柱内的神经元。具有相同或近于相同的周围感受野,即这些神经元都对同一类型的周围刺激起反应。同垂直柱贯穿皮质全厚,大小不等,它包括传入纤维,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传入纤维直接或间接通过柱内各层细胞构成复杂的反复回路,然后作用于相同的传出神经元。皮质垂直柱内除垂直方向的反复回路外,还可通过星形细胞和锥体细胞的基底树突使兴奋横向扩布,影响更多垂直柱的神经元活动。皮质柱概念的建立使人们对大脑皮质的研 究由“区”的水平提高到“柱”的水平, 对深入揭示脑的功能有重要意义。
脑叶:传统上将每个半球划分为四个”叶”,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叶是由以位于之上的颅骨骨骼命名的,额骨、顶骨、颞骨和枕骨。叶之间的边界有位于头骨链接在一起的骨缝,但有一个例外:额叶和顶叶之间的边界从相应的缝向后移到中央脑沟,深折标记着初级体感皮层和初级运动皮层吻合在一起的线条。

目前常见的为大脑半球借三条大的沟裂:外侧沟(sulcus lateralis),中央沟(sulcus centralis)顶枕沟(sulcus parieto—occipitalis)分为五叶,即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枕叶、顶叶、颞叶之间的分界是假设的。在大脑下缘,自枕叶后端向前约4cm处有一枕前切迹,自顶枕裂至枕前切迹的连线为枕叶的前界,由此线的中点连至外侧沟的后端是顶、颞二叶的分界。

1)额叶:运动区域从一个不同的区域支配身体的每一部分,用相邻区域代表身体的相邻部位。

2)顶叶:感觉区域。

3)枕叶:在视觉区域,图形是视网膜定位的,在这种情况下表示形式也是不均匀的。

4)颞叶:在听觉区,图是音调定位的。

5)岛叶:岛叶是脑的边缘系统的一部分。

 

半球背外侧面的沟和回

1)额叶: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运动中枢(第一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4区)此区皮质极厚,约3.5—4.5mm,第三层锥体细胞多,第五层含有贝茨细胞。皮质运动中枢对于对侧骨骼肌运动的管理具有一定的顺序和局部关系:管理头部有关的肌肉在中央前回的下部;管理上肢与躯干的肌肉在中央前回的中部,管理下肢的肌肉则在中央前回的上部及旁中央小叶前半。身体各部在运动中枢的投影犹如一个倒置的人形,但比例并不相当,如在人体上,口和手比下肢要小得多,但它们在皮质上所占的面积却很大,这是因为功能复杂所致。此外,还有运动前区与补充运动区。运动前区位于6区内,在半球内侧可延至扣带沟处,结构上6区与4区相似,但6区缺乏贝茨细胞。补充运动区在半球内侧面4区的前方。(另外还有额上回:额上沟的上方。额中回:额上、下沟之间。额下回:额下沟的下方。)

2)顶叶:中央后回: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感觉中枢 在躯体受刺激部分的对侧皮质,即在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半,相当于Brodmann的3、1、2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内颗粒层较厚,它管理痛、温、触、压以及位置觉和运动觉等体躯感觉。身体各部分在感觉中枢上的投影和运动中枢相似。还有第Ⅱ躯体感觉,位于中央后回的最下部。(此外,

顶上叶:顶内沟的上方。顶下叶:顶内沟的下方。缘上回:顶下叶前部。角回:顶下叶后部。)

3)颞叶:(颞上回:颞上沟的上方。颞中回:颞上沟的下方。颞下回:颞下沟的下方。)颞横回:在大脑外侧沟内,颞上回的上面有几条短的横回。听觉中枢 位于颞横回(41、 42区),皮质厚约3mm,第Ⅱ、Ⅲ、Ⅳ、Ⅵ层均较厚,它接受内侧膝状体发出的听辐射投入的纤维。

4)枕叶:视觉中枢在距状沟两旁的楔回与舌回上,相当于17区,此区皮质最薄,约为1.5—2.5mm,第Ⅱ、Ⅲ、Ⅴ层均窄,第Ⅳ层最厚,中间有一条白色细纹为视辐射投入的纤维。

 

半球内侧面的沟和回 

1)中央旁小叶:自中央前、后回背外侧面延续到内侧面部分。

2)距状沟:在枕叶有一深沟。

3)楔叶:顶枕沟与距状沟之间。

4)舌回:距状沟的下方。舌回向前与颞叶的海马旁回相连。

5)海马旁回钩:海马旁回的前端弯成钩形。嗅觉中枢大概在海马回旁钩附近,因外侧嗅纹终止于此。

6)扣带回:环抱胼胝体上方,扣带沟的下方。

 

以上各中枢是高等动物和人所共有的。此外,人类有语言和思维,而与此有关,在人类的大脑皮质上也具有相应的中枢,语言中枢是人类大脑皮质特有的,多在左侧。只少数位于右侧半球。语言区所在的半球称为优势半球

1)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 在(额下回后部)额下回后1/3处(44区),紧靠中央前回的下部。又称布若卡氏区(Broca’s Area)。能分析综合与语言有关肌肉性刺激。如果此区受损,咽、喉、舌、唇诸肌虽未瘫痪但却丧失了说话能力,此为运动性失语症。

2)听觉性语言中枢 位于颞上回后部韦尼克区Wernicke’s Area的一部分)(额上回后部)能调整自己的语言和听取、理解别人的语言。如该区受损,有说话能力但失去理解能力(听觉上的失认),此为感觉性失语症。(目前有人提出真正的韦尼克区位于听觉皮层之前)韦尼克区:(Wernicke’s area)包括颞上回颞中回后部、缘上回角回

3)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的后部,损伤该区则不能以书写方式表达意见,此为失写症。

4)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韦尼克区的一部分和位于其上方的角回)位于39和37区,顶下叶的角回,靠近视中枢。,此区受损,患者视觉无障碍,但角回受损使得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失去联系(大脑长期记忆信息编码以听觉形式为主),导致原来识字的人变为不能阅读,失去对文字符号的理解,称为失读症。 视觉无障碍,但不能理解文字意义,不能阅读,此为视觉失语症。

5)运用语言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缘上回,即40区。此区主管 精细的协调功能。

 

大脑皮质中约有140亿神经细胞,按照排列与组合推算神经元间可能的结合方式已多到天文数字。在理论和实际上,皮质的一个神经元可连接任何其它神经元。皮质的构造是如此复杂,而机能还要比这组合起来的方式繁复、灵活得多。由于人脑皮质极大量的神经元和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使得人类大脑皮质获得了完善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构成了思维与语言的物质基础。

大脑皮质的1-4层主要接受传入冲动。从丘脑来的特异传入纤维(各种感觉传入的上行纤维)主要进入第4层与星形细胞形成突触,星形细胞的轴突又与其他细胞建立广泛的联系,从而对传入皮质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作了反应。起自大脑半球同侧或对侧的联合传入纤维则进入第2、3层,与锥体细胞形成突触。

大脑皮质的传出纤维分投射纤维和联合纤维两种。投射纤维主要起自第5层的锥体细胞和第6层的大梭形细胞,下行至脑干脊髓

联合纤维起自第3、5、6层的锥体细胞和梭形细胞,分布于皮质的同侧及对侧脑区。

皮质的第2、3、4层细胞主要与各层细胞相互联系,构成复杂的神经微环路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和贮存。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可能与其复杂的微环路有密切关系。

三个功能类别的区域或面:

一个由初级的感官区域组成,接收感觉神经的信号和通过丘脑核的中继进行跟踪。初级的感官区域包括枕叶视觉区,颞叶部分的听觉区域和岛叶皮层和顶叶的体感区。

第二类是初级的运动区,把轴突发送到脑干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这一区域占据额叶的后方,直接位于体感区域的正前。

第三类由其余皮层的部分组成,称为相关区域。这些区域从感官区域和大脑的较低部分接收输入并参与我们称之为感知、思维、和决策制定的复杂过程。{人不得不承认感知和取决于感知的是机械的原理不可解释的。(思维是独立存在于大脑之外的信念。)唯物论者认为心理现象最终是归纳为物理现象的。}

额叶:负责 思维、计划,与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相关。

中央前回:皮质运动的中枢。主要接受来自对侧 骨骼肌、肌腱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冲动,以感受 身体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感觉,并发出纤维, 即锥体束控制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皮层在任何一点的电刺激导致其代表的身体部分的肌肉收缩。然而,这种”躯体”表示不是均匀分布的。例如,头部是由一个比整个背部和躯干的区域大三倍左右的区域表示的。任何区域的大小与运动控制的精度和可能的感官差异相关的。嘴唇、手指和舌头的区域是特别大的。

皮质运动前区:位于  中央前回之前(6区), 为锥体外系皮质 区。它发出纤维至丘脑、基底 神经节、红核、黑质等。与联合运动和姿势动 作协调有关,也具有植物神经皮质中枢的部分 功能。

皮质眼球运动区:位于额叶的8区和枕叶19区, 为眼球运动同向凝视中枢,管理两眼球同时向 对侧注视.

1)运动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位于额 下回后部(44、45区,又称Broca区)。

2)书写语言中枢失写症:位于额中回后部8、 6区,即中央前回手区的前方。

额叶联合区:为额叶前部的9、10、11区,与 智力和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

额叶下面:

嗅觉皮质区:在嗅区、钩回和海马回的前部 (25、28、34)和35区的大部分)。每侧皮 质均接受双侧嗅神经传入的冲动。
顶叶: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 压力的感觉,该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

皮质一般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1、2、3 区),接受身体对侧的痛、温、触和本体感觉 冲动,并形成相应的感觉。顶上小叶(5、7) 为精细触觉和实体觉的皮质区。

3)运用语言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缘上回,即40区。此区主管 精细的协调功能。

 

枕叶:负 责处理视觉信息。

视觉皮质区:在枕叶的17区。每一侧的上述区 域皮质都接受来自两眼对侧视野的视觉冲动, 并形成视觉。

凹点在视野的中心区与周边相在枕叶占的面积大。初级视觉皮层(布劳德曼17区)。其中的主要组织是视网膜定位的,主要的反应是向边缘移动,对应于不同边缘方向的细胞在空间是个个分离的。

4)视 觉语言中枢-失读症: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即39区 (Vernicke)该区具有理解看到的符号和文字意义的功能。

 

颞叶:负 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

听觉皮质区:在颞横回中部(41、42区)。 每侧皮质均按来自双耳的听觉冲动产生听觉。

声音根据频率被皮层下的听觉区分析(即,高声调低声调),这种分析被反映在皮层的主要听觉区域。和视觉系统一样,有大量的音调定位皮质地图,每个以专门特定方式分析声音。

大脑皮质的主要功能就是交换产出样本,样本点亮丘脑丘觉产生意识。大脑皮质有着极其强悍的样本操作功能,包括样本的分析、存储、产出,这都是通过交换实现的。大脑皮质不同的脑叶或功能区参与不同的功能系统,每个功能系统的脑叶或功能区都能独立交换产出样本,进而点亮丘觉产生多个独立的意识。各个意识相互作用导致心理活动。

5)听觉语言中枢感觉性失语症:位于颞上回42、22区皮质,该区具有能够 听到声音并将声音理解成语言的一系列过程的功能。

 

内脏皮质区:主要分布在 扣带回前部、颞叶前部、眶回后部、岛叶、海 马及海马钩回等区域。

大脑皮质根据其能特点可分为感觉皮质、运 动皮质和联合皮质。联合皮质包括前额叶联合 皮质、顶叶联合皮质、颞叶联合皮质、枕叶联 合皮质和边缘联合皮质,它们约占整个大脑的75%。

联合皮质不参与粹意义上的感觉或动功能, 但它们涉及脑高级功能的许多方面,包括随意 运动、感觉认知、情感行为、记忆和语言等。

前额联合皮质:位于大脑皮质的最前方,在人类,占整个大脑 皮质面积的29%。丰富的纤维联系决定了其功 能的复杂性,参与运动调控和感知过程。若受 损可导致注意力分散及反应抑制障碍。

顶叶联合皮质:在5、7、39和40区。若受 损或病变可导致触知觉、语言及空间知觉方面 的异常。

颞叶联合皮质:大致在颞上会回,颞下回及海马等部位。若 受损可变现为视知觉、相貌识别、记忆、情感 和人格等方面的障碍。

边缘联合皮质:分布区域广泛,主要涉及情感、行为和记忆。

 

 

 

 

 

 

 

 

 

 

 

 

 

 

 

 

基底核

 basal nuclei

大脑半球内部灰质核团

端脑组成部分

基底核( basal nuclei)或基底神经节共有四对,因位置靠近脑底故名。

1)尾状核(nucleus caudate)呈“C”字形,状如松鼠之尾。前端膨大称头,在侧脑室前角底部,内囊内侧,后部变为细长作弓形弯曲称体与尾,它沿着侧脑室壁自前向后行进,至侧脑室中央部分即位于下角的顶部,并随下角在颞叶向内向前行进而与杏仁体相连接。

2)豆状核(nucleus lentiform)在岛叶的深部,介于内囊与外囊之间,其前下端与尾状核头相连接。豆状核在水平切面上呈三角形,核内有两个白质薄板层将它分为三部,外侧部最大称壳(putamen),其余二部称苍白球(globus pallidus)。

纹状体(corpus striatum):尾状核与豆状核合称纹状体。

旧纹状体:指苍白球出现较早,在鱼类已经存在。

新纹状体:指尾状核和壳,它们在种系发生上出现较晚,爬行类、鸟类已具有。

3)屏状核(claustrum):为岛叶和豆状核之间的一薄层灰质。

4)杏仁体(corpus amygdaloi deum):与尾状核的末端相连,是边缘系统的皮质下中枢。

在纤维的联系上。所有传入纹状体的纤维都终止于新纹状体。它们的传出纤维除少数至黑质外,都终止于旧纹状体(苍白球):苍白球是纹状体的传出部,由它发出纹状体的传出纤维。传入纹状体的纤维来自大脑皮质(主要是额叶和顶叶)、背侧丘脑和黑质。来自黑质(黑质-纹状体路径)的纤维,携带黑质神经元合成的多巴胺至新纹状体;来自大脑皮质额叶的纤维,将发动驱体运动的信息传至纹状体;最后由苍白球的传出纤维直接传至背侧丘脑(腹外侧核和腹前核)再投射至额叶皮质。抑制了视丘对于运动区皮质的兴奋性回馈刺激。简言之,基底核能调节丘脑对于运动区皮质的兴奋性回馈刺激的程度。这样即将修正后的信息反馈至额叶皮质,对发动的运动进行调节。

以基底核为主,延伸出去于大脑皮质运动区及视丘(丘脑)(thalamus)相连接形成的闭锁性神经回路,称为外锥体系統(锥体外系) (extrapyramidal system)。

纹状体主要与肌肉运动活动有关,在进化阶梯上比控制肌肉进行随意运动的锥体系要古老得多。在哺乳类以下,它是调节躯体、内脏活动对环境作本能性适应的高级中枢,在高等哺乳类,它则退居次要地位,成为大脑皮质控制下的锥体外系中枢

纹状体内含有大量多巴胺能神经末梢,而其胞体主要位于中脑黑质。正常的纹状体活动,要求其内部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含量保持平衡。已知多巴胺是抑制性递质,乙酰胆碱是兴奋性递质。

纹状体受损后可有两种不同的症状:

①运动减少,例如震颤麻痹病(Parkinson 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张力高、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等系,系黑质病变后,新纹状体神经元内多巴胺减少所引起。

②运动过多,如舞蹈病,主要表现是出现各种各样不自主无目的强制运动,肌张力下降。舞蹈病产生的原因尚欠清楚,可能与损害纹状体或底丘脑后,苍白球失去新纹状体或底丘脑的控制,使苍白球对脊髓前角的抑制性影响增强所致。

 

尾状核可以对各种感觉刺激(包括视、听、躯体、内脏)发生非特异性反应,刺激尾状核能影响感觉传入活动。在针刺镇痛原理研究中,我国学者证明了尾状核参与了针刺镇痛的过程,并在形态学上证明了尾状核与有关镇痛的核团具有广泛的联系。临床上用埋藏电极刺激尾状核,成功地解除了晚期癌症病员的顽痛。

 

 

 

 

 

 

 

 

 

 

 

 

 

 

 

 

 

 

 

 

 

 

 

 

 

 

 

 

 

 

 

 

 

 

 

 

间脑(diencephalon)

大脑的组成部分

间脑(diencephalon)位于中脑之上,尾状核和内囊的内侧。

间脑与端脑均自前脑发生。由于人类大脑的极度发展而掩盖了间脑。

间脑分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后丘脑与底丘脑5部分,其中以背侧丘脑为最大。两侧间脑之间的不规则形的扁腔即为第三脑室,第三脑室下连中脑水管,上接侧脑室。

1)背侧丘脑(thalamus)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卵圆形灰质核团,位于第三脑室的两侧,左、右丘脑借灰质团块(称中间块)相连。其内侧面形成第三脑室外侧壁的一部分,背面为侧脑室的底,外侧面与内囊相紧接,前端凸隆,称丘脑前结节,后端膨大露于大脑半球之外,称枕部。(pulvinar)。

2)上丘脑(epithalamus)由丘脑髓纹缰三角缰连合松果体构成。丘脑髓纹后端的膨大突起称为缰三角,两侧疆三角间的连合称为缰连合,它的后方连于松果体(pineal body)。在缰连合的下方,中脑水管上口背侧壁内的横行纤维束为后连合posterior commissure。丘脑髓纹起自下丘脑,传递嗅觉内脏的冲动至缰三角内的缰核,自此核发出缰核脚间束中脑。此即间脑至中脑的传出通道之一。松果体是一内分泌器官,松果体内的结缔组织随年龄而增加;在16岁以后,其结缔组织及胶质细胞内有无机物质沉淀形成脑砂。在X线片上常以此为标志借以诊断颅内病变的位置。

3)后丘脑(metathalamus)位于丘脑后外侧的下方,包括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和丘脑枕。内侧膝状体与下丘相连;外侧膝状体与上丘相连,它们分别是听、视的皮质下中枢。由内侧膝状体发出听辐射(纤维)到颞叶皮质的听区;由外侧膝状体发出视辐射(纤维)到枕叶皮质的视区。

4)底丘脑(subthalamus)只能在切面上看到,是中脑和间脑的过渡地区。其中有丘脑底核和Forel氏区。接受苍白球和皮层运动区的纤维,发出纤维到红核、黑质及中脑的被盖。

5)下丘脑(hypothalamus)又称丘脑下部。位于大脑腹面、丘脑的下方,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包括视交叉、视束、视交叉后方的灰结节,灰结节向下移行于漏斗,漏斗的下端与垂体相接。灰结节的后方有一对乳头体。其特点有二:一是神经细胞不多,但联系复杂而广泛;二是除了一般神经元外,还含有内分泌神经元,它具有普通神经元的特点,又具有内分泌细胞合成激素的功能。丘脑下部的体积很小,但它却控制着机体多种重要机能活动。如水代谢、体温调节、糖代谢、脂肪代谢。

 

丘脑内部结构:在丘脑切面上有一“Y”形的白质,称内髓板,将丘脑分隔为三部,即丘脑前核、丘脑内侧核和丘脑外侧核。在丘脑外侧核的外侧有一薄层白质,称外髓板。再向外侧的一薄层灰质,称丘脑网状核,它与内囊相邻。

1)丘脑前核 在背侧前方的前结节内。丘脑前核接受乳头体来的乳头丘脑束,发出纤维到扣带回,因此它是边缘系统中的一个中间站。

2)丘脑内侧核 在内髓板的内侧。它接受丘脑其它核群来的纤维,发出纤维投射到额叶前部的皮质。它可能是躯体和内脏感觉冲动的整合中枢

3)丘脑外侧核 位于内髓板的外侧,最大。丘脑外侧核可分几个部分其腹侧部的腹后核是躯体感觉通路最后一级的中继站,它把皮肤感觉、本体感觉冲动传向大脑皮质中央后回。腹后核又分二部,即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来自躯干、四肢的脊髓丘脑束、内侧丘系投射到腹后外侧核,而来自头面部的三叉丘系则投射到腹后内侧核

4)板内核群(nucleus intralaminaris)为分散在内髓板内的一些小核团。较大的有中央正中核(nucleus centromedianus)、束旁核(nucleus parafasciculus)。中央正中核接受延髓网状结构来的纤维,鼠、兔等等哺乳动物不存在中央正中核,即使有也处于雏形状态,即和束旁核一起,合称中央正中一束旁复合体。猫的中央正中核和束旁核一样大,而人则中央正中核较大。中央正中核是丘脑联合中枢,束旁核则直接接受脊髓丘系来的纤维,是一个较古老的结构,功能上可能与痛觉有关。

5)丘脑网状核 位于外髓板和内囊之间的一薄层神经细胞,细胞类似脑干网状结构,它接受大脑皮质和板内核来的纤维,发出纤维到丘脑各核,另有部分纤维到达中脑被盖部的网状结构。

6)中线核群(nucleus of the midline)位于邻接第三脑室侧壁处。在人脑中甚小,但在低等脊椎动物中则较发达,它与板内核组成了丘脑的大部分,总称旧丘脑。是属于丘脑中最古老的部分。它接受脊髓丘系、三叉丘系、内侧丘系上行纤维的侧支,也接受中脑被盖区以及丘脑核团的纤维。发出纤维到下丘脑、基底神经节及丘脑内、外侧核等。一般认为它与内脏活动及痛觉的整合作用有关。

 

下丘脑内部结构:下丘脑位于丘脑下沟的下方,构成第三脑室的下壁,界限不甚分明,向下延伸与垂体柄相连。自视交叉向后延至乳头体的端,由前向后可分为三部。

1)视上部(pars supraopticus)位于视交叉的背面,含有视上核(n。supraopticus)和室旁核(n。paraventricularis)。细胞的胞质中含有神经分泌颗粒,两核发出纤维终于垂体后叶

2)结节部(pars tuberalis)此部最宽,由于穹窿纤维经过而分隔为内、外二部。内侧部分背内侧核(nucleus dorsomedialis)和腹内侧核(nucleus ventromedialis)。外侧部为下丘脑外侧核。

3)乳头体部(pars mammillaris)有乳头体核及背面的后核(nucleus posterior),下丘脑的神经元排列一般比较疏散,大小不等。下丘脑为植物性神经的皮质下中枢,是边缘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

 

垂体(hypophysis)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位于丘脑下部的腹侧,为一卵圆形小体。垂体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位于前方的腺垂体来自胚胎口凹顶的上皮囊(Rathke囊),腺垂体包括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位于后方的神经垂体较小,由第三脑室底向下突出形成。

腺垂体:

远侧部(pars distalis)的腺细胞排列成团索状,可将其分为嗜色细胞和嫌色细胞两大类。

嗜色细胞(chromophil cell)又分为嗜酸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应用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可观察到各种腺细胞均具有分泌蛋白类激素细胞的结构特点,以所分泌的激素来命名。

嗜酸性细胞分两种:占腺垂体总数的35%左右。

1)生长激素细胞(somatotroph,STH cell):数量较多,此细胞合成和释放的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或somatotropin)能促进体内多种代谢过程。

2)催乳激素细胞(mammotroph,prolactin cell):男女两性的垂体均有此种细胞,但在女性较多。此细胞分泌的催乳激素(mammotropin或prolactin)能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

嗜碱性细胞分三种,数量较嗜酸性细胞少,嗜碱性细胞约占总数的15%。

1)促甲状腺激素细胞(thyrotroph,TSH cell):此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或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2)促性腺激素细胞(gonadotroph):该细 胞分泌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

上述两种激素共同存在于同一细胞的分泌颗粒内。黄体生成素在女性促进排卵和黄体形成,在男性则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故又称间质细胞刺激素(interstitial cell stimulating hormone ,ICSH)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corticotroph,ACTH cell:此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n,ACTH)和促脂素(lipotropin或lipotrophic hormone,LPH)。前者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后者作用于脂肪细胞,使其产生脂肪酸。

嫌色细胞( chromophobe cell):细胞数量多,约占前部腺细胞总数的50%,体积小,这些细胞可能是脱颗粒的嗜色细胞,或是处于形成嗜色细胞的初期阶段。其余大多数嫌色细胞具有长的分支突起,突起伸入腺细胞之间起支持作用。

 

中间部(pars intermedia):只占垂体的2%左右,是一个退化的部位,中间部是位于腺垂体前部和神经垂体的神经部之间的薄层组织,它能分泌促黑(素细胞激)素(MSH)。

 

结节部(pars teberalis)包围着神经垂体的漏斗,在漏斗的前方较厚,后方较薄或缺如。此部含有很丰富的纵形毛细血管,腺细胞呈索状纵向排列于血管之间,细胞较小,主要是嫌色细胞,其间有少数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此处的嗜碱性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FSH和LH)。

 

神经垂体: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发出的纤维构成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两核分泌的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沿着此束流到神经垂体内贮存,在神经调节下释放入血液循环

丘脑各核团大致功能:

第一类:非特异性核团:如中线核、板内核、丘脑网状核等,一般认为它们没有直接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纤维,而是与下丘脑、纹状体、中脑网状结构有复杂的纤维联系。功能上主要是完成内脏、体躯反射的整合作用。在高等动物并有所发展,中央正中核、丘脑网状核接受脑干网状结构来的纤维,再弥漫性地转达到大脑皮质,无严格的皮质定位,即所谓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这些核团给予皮质以有力的影响,可改变皮质的兴奋状态,作为活动的基础。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ascending activating system)和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在功能上不可分割,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有时将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称为感觉传入的非特异投射系统。

第二类:特异性核团(感觉接替核):如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后核、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它们将躯体感觉以及视觉、听觉的冲动投射到大脑皮质的躯体感觉区、视区和听区。腹外侧核中继小脑与苍白球的传入冲动,投射至中央前回运动区。腹前核接受苍白球和黑质网带的传入。投射到中央前回运动前区和岛叶前皮质。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纤维投入。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投入,下肢感觉在后腹核的最外侧,头面部感觉在后腹核内侧,而上肢感觉在中间部位。

第三类:联络核团:如前核,内侧核、外侧核的背侧部和枕核等。它们并不直接接受上行的感觉纤维,而是接受来自第二类核团传来的纤维,它们整合各种冲动,然后发出巨大的投射纤维走向大脑皮质联合区

丘脑前核接受乳头丘脑束,中继后再投射到扣带回。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

丘脑的外侧腹核主要接受小脑苍白球和后腹核的纤维,并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参与皮层对肌肉运动的调节;

丘脑枕接受内侧与外侧膝状体的纤维,并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顶叶枕叶颞叶的中间联络区,参与各种感觉的联系功能。

此外,丘脑还有许多细胞群,发出纤维向下丘脑、大脑皮层的前额叶和眶区或顶叶后总部联络区等区域投射。以上这些细胞群投射到大脑皮层的联络区,在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总称为联络核。

 

综合上述三类核团,可见身体各部的感觉冲动传至丘脑也有一定的分析和综合。丘脑是一个极复杂的感觉性整合中枢。丘脑损伤时,引起感受机能的严重失调,产生感觉过敏或感觉异常。痛觉这类原始功能在丘脑阶段产生,但感知疼痛的最高部位是在大脑皮质。

 

下丘脑有些核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这些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由垂体门脉(神经—血管)通路来影响垂体前叶细胞的分泌,从而管理一系列复杂的代谢活动和内分泌活动,此外,下丘脑还参与情绪反应。

1)神经内分泌作用。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物是通过门脉流入垂体前叶。下丘脑分泌的释放和抑制激素。其中对腺细胞分泌起促进作用的激素,称释放激素(releasing hormone,RH)。对腺细胞起抑制作用起抑制作用的激素,则称为释放抑制激素(release inhibiting hormone,RIH)如今已知的释放激素有: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H)、催乳激素释放激素(P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及黑素细胞刺激素释放激素(MSRH)等。释放抑制激素有: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或称生长抑素,SOM)、催乳激素释放抑制激素(PIH)和黑素细胞刺激素释放抑制激素(MSIH)等。因而,将此称为下丘脑腺垂体系。反之,腺垂体产生的各种激素又可通过垂体血液环流,到达下丘脑,反馈影响其功能活动。

2)植物神经的皮下中枢。由下丘脑核发出的下行传导束到达脑干脊髓的植物性神经中枢,再通过植物性神经调节内脏活动。

3)温控中枢:下丘脑前部是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所在部位,它们感受着体内温度的变化;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的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以保持体温稳定于一定水平。

4)摄食中枢:下丘脑外侧区,对摄食行为的调节。损毁双侧下丘脑的外侧区,动物即拒食拒饮而死亡。饱中枢:下丘脑内侧区。损毁双侧腹内侧区,则摄食量大增引起肥胖。摄食行为调节 用埋藏电极刺激清醒动物下丘脑外侧区,则引致动物多食,而破坏此区后,则动物拒食;电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则动物拒食,破坏此核后,则动物食欲增大而逐渐肥胖。由此认为,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而腹内侧核存在所谓饱中枢,后者可以抑制前者的活动。用微电极分别记录下丘脑外侧区和腹内侧核的神经元放电,观察到动物在饥饿情况下,前者放电频率较高而后者放电频率较低;静脉注入葡萄糖后,则前者放电频率减少而后者放电频率增多。说明摄食中枢与饱中枢的神经元活动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这些神经元对血糖敏感,血糖水平的高低可能调节着摄食中枢和饱中枢的活动。

5)渴中枢:下丘脑外侧区,对水平衡调节。

6)腹后侧区刺激-发怒,情绪反应,上述下丘脑的种种功能,有许多是和边缘系统其他部位的活动密切相关的,而并非下丘脑所独立完成的。

7)视前内侧区,对性行为的调节。

8)下丘脑腹内侧区,对昼夜节律的调节。

9)前区,视上核,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室周区,漏斗核下丘脑的感觉功能。

10)乳头体兴奋-苏醒,下丘脑后区破坏久睡。

11)防御反应,下丘脑前内侧的腹内侧区兴奋。

 

丘脑与下丘脑纹状体之间有纤维互相联系,三者成为许多复杂的非条件反射的皮层下中枢。

 

 

 

 

 

 

 

 

 

 

 

 

 

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

主要来自大脑 和部分中脑

在大脑半球内侧面有一由扣带回、海马旁回及海马回钩等在大脑与间脑交接处的边缘连接成一体形成穹窿形的脑回故称边缘叶

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这个名词是由解剖学家Broca(1878)提出来的“边缘叶”的概念衍生出来的,用以表示新皮质下面围绕着脑干的那些部分。用以指扣带回、海马回及其附近与嗅觉功能有关的大脑皮层。1937年J.W.帕佩茨提出,在组织学上从海马到乳头体,经丘脑前核、扣带回再返回海马构成了“边缘环路”,这个环路与协调情绪等高级功能有关。由于环路内的联系复杂,密切,P.D.麦克莱恩于1952年进一步提出“边缘系统”这个概念。根据纤维之间的联系与功能特征, 在边缘叶基础上增添1. 额叶眶回、脑岛和颞极; 2. 皮质下核团: 杏仁核、隔核、上丘脑、下丘脑、丘脑前核及背内侧核一部分; 3. 边缘中脑, 指中脑被盖区的一些核团, 中央上核、脚间核等新结构, 称为边缘系统。对此已加以修正并扩充, 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1.颞叶内侧边缘系统结构, 包括海马结构、杏仁体、扣带回和嗅周皮质( 而嗅脑则指大脑半球中接受与整合嗅觉冲动的皮质部分, 主要包括嗅球、嗅束、嗅三角、前穿质、杏仁体和海马旁回前部等) ; 在种系发生上,嗅脑是属于皮质中最古老的,在不同类别的动物是不同的,灵长类属钝嗅型,嗅脑不发达。

2. 丘脑内侧核团, 有内侧背核和前部核团;

3. 额叶的腹内侧部分, 包括眶额皮质、前额叶内侧.

嗅脑(rhinencephalon):嗅球、嗅束、嗅三角三者又合称嗅叶(lobus olfactorius),嗅三角向后终于前穿质(substantia perforata anterior)。以上总称为嗅脑的周围部,中枢部则包括颞叶、海马旁回前部、海马、齿状回、杏仁体。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除了感觉、运动以及调节系统而外,增加边缘系统参与整合运动,可以使机体更易对复杂而多变的环境作出正确的反应。

 

边缘系统是指高等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由古皮层、旧皮层演化成的大脑组织以及和这些组织有密切联系的神经结构和核团的总称 。古皮层和旧皮层是被新皮层分隔开的基础结构

边缘系统的作用是使中脑、间脑和新皮层结构之间发生信息交换。 通过与下丘脑及植物神经系统的联系,边缘系统参与调解本能和情感行为,其作用是自身生存和物种延续。此外,海马结构还对学习过程和记忆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因此如果海马结构或与之功能联系的结构受损,则导致遗忘综合征。其病变部位不同,产生的记忆障碍形式也不同。

1)调节内脏活动:边缘系统对于心血管活动的影响是通过下丘脑和脑干低级心血管反射活动中枢而实现的。此外,边缘系统还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的所谓神经体液途径,影响下丘脑各种神经分泌,从而影响相应垂体激素的分泌,导致内脏功能活动的改变。

2)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感觉信息:高等哺乳动物,躯体、听觉以及视觉等感觉冲动能够传入海马;刺激边缘系统的下丘脑前区、扣带回等部位可以使痛阈升高;刺激杏仁核群能够使丘脑内膝状体的听觉信息受到阻抑。

3)影响或产生情绪:整个系统而言,难以定出某种情绪反应活动的中枢代表区的严格位置。在大多数情况下,各种情绪代表区在边缘系统内部有广泛的重叠范围。

4)引起睡眠活动:边缘系统中的后眶回、副嗅皮层、视前区以及下丘脑前部是与睡眠活动有关的部位,这些部位曾被一些学者统称为基底前脑区。

5)参与学习和记忆活动:海马结构神经元的活动增强,这对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形成可能都十分重要。

 

 

 

 

 

 

 

 

 

 

 

 

 

 

脑白质

脑髓质

大脑皮质下层是脑髓质,即白质。脑白质,是大脑内部神经纤维聚集的地方,由于其区域比细胞体聚集的大脑表层颜色浅,故名脑白质。

大脑髓质内的神经纤维主要分三类:

1)皮质下联络纤维commissural:连结同侧大脑半球。联络纤维是连接一侧的大脑半球不同部位(叶与叶;回与回等)皮质的神经纤维为联络纤维。联络纤维的数量很大,行于皮质内的称为皮质内联络纤维,行于大脑髓质下的称为皮质下联络纤维。皮质下联络纤维根据轴突神经纤维的长短又可分为两类:

短联络纤维连接相邻的脑回,呈弓状弯过沟底,称为大脑弓状纤维

长联络纤维连接一侧大脑半球的各叶,神经纤维多聚集成束。

钩束(uncinate fasciculus)联系额叶的运动性语言区与颞叶的眶回。钩束以急剧转折绕过大脑半球外侧沟深面,靠近岛叶的前下部。连接额、颞两叶的前部。

扣带束(cingulum fasciculus)在胼胝体嘴的下方起自半球内侧面,然后进入扣带回内行走,到半球下面进入海马旁回,分散于邻近的颞叶皮质。连接边缘叶的各部。

上纵束sup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是联络纤维中最长的纤维束,起自前额区,在岛叶和豆状核的上方,内囊的外侧,呈弓形向后,再绕过岛叶的后方向前,终止于颞叶。沿途自额叶顶叶枕叶颞叶接受纤维并发出纤维终止于上述各叶。连接额、顶、枕、颞四个叶。

下纵束inf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起自枕极附近,向前经过侧脑室后角、下角和视辐射的外侧,终止于颞叶。连接枕叶和颞叶。

额枕束(下枕额束)(inferior occipito-frontal fasciculus)起自额极,在上纵束的深面,尾状核的外侧向后,靠近侧脑室中央部,呈扇形终止于枕叶和颞叶。

2)连合纤维(association):包括胼胝体(corpuscallosum),前连合(anterior commissure)和海马连合(hippocampal commissure)。

胼胝体是哺乳类真兽亚纲的特有结构,位于大脑半球纵裂的底部,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是大脑半球中最大的连合纤维。人类的胼胝体估计含有100万根纤维。

这些神经纤维在两半球中间形成弧形板,其后端叫压部,中间叫体,前方弯曲部叫膝,膝向下弯曲变簿叫嘴。组成胼胝体的纤维向两半球内部的前、后、左、右辐射,连系额、顶、枕、颞叶,其下面构成侧脑室顶。人和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胼胝体都属于大脑的髓质。

(3)投射纤维projection):主要是内囊。
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豆状核之间,由上行的感觉纤维和下行的运动纤维构成。在脑的水平切面上呈“><”状,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内囊后肢三部。
内囊前肢: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
内囊膝:位于内囊前肢和内囊后肢交汇处,内囊膝有皮质脑干束(皮质核束)通过。

内囊后肢:位于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后脚有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听辐射和视辐射。)主要有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束、视辐射等纤维束通过。

脑白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三个组成元素之一,与灰质黑质并列。大脑剖面中的白质组织是由大量的髓磷脂(脂质)组成,在裸视观察下呈现白色。白质由被髓鞘包覆著的神经轴突组成,控制着神经元共享的讯号,协调脑区之间的正常运作。

 

短联络(弓状)纤维:是大脑半球内短的联络纤维。弓状纤维联系相邻的脑回之间,自一个脑回绕过脑沟深面走行到相邻的脑回;所以弓状纤维内有双向的神经冲动传递。弓状纤维的在在使相邻脑回之间互通信息,保证了大脑半球内广泛的信息交换。

 

长联络纤维:联系半球内各个 区域。

胼胝体:连合纤维能将一侧皮层的活动向另一侧转送。刺激对侧皮层对应点可以加强这一侧皮层的感觉传入冲动的诱发电门,起着易化作用。这一易化作用是通过胼胝体连合纤维完成的,因为这类纤维主要联系两侧皮层相对应的部位。在人类,两侧大脑皮层的功能也是相关的,两半球之间的连合纤维对完成双侧的运动、一般感觉和视觉的功能有重要作用。右手学会了一种技巧运动左手虽然没有经过训练,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完成这种技巧运动,说明一侧皮层的学习活动可以通过连合纤维向另一侧转送。

投射纤维:主要功能是将神经冲动由 皮质向下传送至皮质下深部结构,脑干,小脑和脊髓;同时也将冲动由深部结构向上传送至皮质。

当内囊损伤广泛时,患者会出现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受损)和对侧偏盲(视辐射受损)的“三偏”症状。由于内囊前支和膝部有运动神经纤维通过,后支有感觉神经纤维和视、听放射纤维通过。

 

 脑白质病最显著的临床表现是精神状态的改变,即在没有失语的情况下有注意力、记忆力、视觉空间技能、执行功能和情感状态等其中至少一项缺陷。脑白质发生了局灶性坏死,则精神状态改变比一般体征如偏瘫、感觉障碍和视力丧失突出。

表(6)脑干的解剖结构和主要生理功能 

脑干组成部分 解剖部位 主要功能
 

 

 

 

 

 

 

 

 

 

 

 

 

 

 

 

 

 

 

中脑(midbrainmesencephalon

脑干的组成部分

中脑(mesencephalon)介于间脑脑桥之间恰好是整个脑的中点。它从胚胎早期的中脑泡发展而来。前面(腹侧面)以视束与间脑分界,两侧为粗大纵行纤维形成的隆起,称大脑脚。

在种系发生上,中脑的演变与视器的发展有关。所有脊椎动物的顶盖都接受视束的纤维,这对隆起称视叶,相当于上丘。蛇、鳄以上的动物顶盖又分化出与听觉有关的下丘。但是由于大脑皮质的发展,原来终止于中脑的感觉神经纤维又通过间脑再转投向大脑,这样,使原来中脑的视、听中枢遂居于中间站的地位,在功能上从属于新生的大脑皮质。

在低等哺乳动物,中脑是个整合复杂姿势反射(翻正反射)的中枢。但在高等动物,许多重要功能都逐渐向大脑皮层集中(这现象叫做功能的皮化),中脑就只成了发生视、听反射和运动、姿势等反射的皮层下的中枢。所有大脑皮层与脊髓间的上行及下行神经通路都经过中脑,同时,中脑通过白质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分部相联系。

(pedunculus cerebri),其间有凹窝。动眼神经由大脑脚之内侧发出。中脑后面(背侧面)顶盖、上下丘、上下丘臂。最显著的为四叠体(顶盖)(corpus quadrigemina)。上方的一对称上丘(colliculus superior),为皮质下视反射中枢。下方的一对称下丘(colliculus inferior),为皮质下听反射中枢。它们分别接受经视觉与听觉传导路径传来的冲动,由上丘发出纤维组成顶盖脊髓束与顶盖延髓束,分别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以及支配眼肌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外展神经核(后者位于脑桥)发生联系,完成上述的初级光反射与听反射。

中脑的内部结构 中脑构造比较简单,大脑脚(pedunculus cerebri)借黑质(substantia nigra)将其分为背面的被盖(tegmentum)与腹面的脚底(basis pedunculi)。

1)红核(nucleus ruber)卵圆形,自上丘平面延至间脑的尾部,横切面呈圆形,肉眼也能分辨。红核为锥体外系中心之一。自小脑发出的小脑上脚在下丘平面互相交叉而后上升,一部分纤维终于红核,其余则向上止于丘脑。红核接受小脑大脑皮层来的冲动,传出纤维到达小脑、脑干与脊髓。

2)黑质:是一厚层灰质,伸展中脑全长,且向上延至间脑的尾侧。横切面呈半月形,背侧分为密带,呈黑色;腹侧分为网带,新鲜时棕红色。根据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密带内的大色素细胞能合成多巴胺(dopamine,DA),通过轴浆流运至纹状体内的终末小泡贮存。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在动物的活动中起很大作用,它是引起一切行为反应的基本条件。黑质接受大脑皮层与纹状体来的纤维,传出纤维到达纹状体、苍白球、中脑被盖、丘脑等处。

3)滑车神经核(nucleus n.trochlearis)位于下丘平面中央灰质的腹侧部分。神经纤维先沿中央灰质的外侧转向背侧行进,在下丘的后缘中央灰质的背侧,左、右相互交叉,至对侧离开中脑。属躯体运动核,支配眼球的上斜肌。受双侧皮质支配
4)动眼神经核(nucleus n.oculomotorii)位于上丘平面中央灰质的腹侧部分。神经纤维向腹侧行进,在大脑脚的内侧离开中脑,支配眼球的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和下直肌。受双侧皮质支配
动眼神经核由许多小核组成,每一小核发出的神经纤维支配一种眼肌,其中除动眼神经副核支配睫状肌与瞳孔括约肌外,其他小核支配下直肌(背核)、内直肌(腹核)、下斜肌(中间核)、上直肌(腹内侧核)、上提睑肌(尾侧中央核)。

动眼神经副核(Edinger—Westphal氏核),位于动眼神经核的背侧,它控制瞳孔的收缩和晶状体的调节。传入冲动来自视网膜,由视神经、视束先到达靠近丘脑的中脑顶盖前区,再经中间神经元到达同侧与对侧动眼神经的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埃丁格氏核),由此发出节前纤维,随动眼神经到睫状神经节,更换神经元后经节后纤维组成的睫短神经进入眼球,支配瞳孔括约肌引起瞳孔缩。

1)初级光反射是动物的眼球、头与躯干转向光源的反射;初级听反射是动物的头与躯干转向声源的反射。这两种反射的中枢分别位于四叠体的上丘下丘。高等脊椎动物(哺乳类),上、下丘仅成了皮层下的视、听反射中枢。

2)瞳孔对光反射:眼受光线照射时,瞳孔缩小,叫做瞳孔对光反射。

3)抑制肌紧张肌紧张是一块肌肉内不同纤维交替发生反射性收缩所引起,它促使肌肉保持一定紧张性,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网状结构对肌紧张有调节作用(见脑干网状结构)。切除中脑的延髓动物具有四肢伸肌过度紧张的现象,叫去大脑强直。但中脑的红核可抑制四肢伸肌的紧张性而加强屈肌的紧张性,因此中脑动物基本上无去大脑强直现象。

4)翻正反射亦称复位反射 righting reflex):延髓动物无自发的翻正头或躯体的动作,只有中脑动物才具有这种能把头和躯体恢复正常位置的反射。根据引起翻正反射的刺激所作用部位的不同,翻正反射可有4种类型(迷路翻正反射,颈肌翻正反射,体壁翻正反射,视觉翻正反射)除其中的视觉翻正反射外,翻正反射的基本中枢位在中脑,一般认为红核起主要作用。人类以视觉翻正反射最为重要。

5)调节运动:黑质在人类最发达,是中脑内最大的核,它可合成大量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并经黑质纹体束到达纹状体,故黑质与纹状体内均含大量多巴胺。纹状体内还有乙酞胆碱,正常时黑质、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和纹状体内的乙酞胆碱之间保持着平衡。黑质病变时平衡即被破坏,引起肌紧张亢进和随意运动的减少,临床称做震颤麻痹,又名帕金森氏病。

6)中脑对某些内脏活动可能有一定调节作用。鉴于与调节内脏活动有关的边缘系统和中脑被盖、中央灰质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有人主张把中脑也纳入广义的边缘系统范畴。

 

 

 

 

 

 

 

 

 

 

 

 

 

脑桥(pons

脑干的组成部分

脑桥(pons)脑干的中段,位于小脑下方延髓中脑之间,前后缘有横沟为界,其腹侧面(基底部)显著凸出,可见由横行纤维构成的连接小脑左右两侧的桥样结构,因此得名。

前面为基底部,表面纤维横行,可与中脑及延髓相区别。下缘借延髓脑桥沟分界。沟中有三对脑神经根,自内向外为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脑桥上缘与中脑的大脑脚相接。在正中线处有浅而阔的基底沟(sulcus basilaris),为基底动脉的压迹。小脑中脚(脑桥臂)(pedunculus cerebellaris medius)为连接小脑的横行纤维,附近有三叉神经根。脑桥后面大半为小脑所遮盖。两侧与小脑以小脑上脚(结合臂)(pedunculus cerebellaris superior),是小脑与中脑相连的纤维束,在前端有滑车神经。脑桥和延髓之间是菱形窝。菱形窝两侧有与小脑相连的小脑脚。

 

脑桥的内部有横行交叉的纤维吏叫斜方体,属听觉纤维。它将脑桥分成背腹两部,背侧部,称脑桥背盖,腹侧底部称脑桥基底部。背盖部为延髓的延续。是种系发生上比较古老的部分,结构复杂,上与中脑连接,内部含有脑干网状结构、上行和下行传导束及Ⅴ~Ⅷ对颅神经核;基底部在种系发生上较新,是随大脑与小脑半球建立联系后出现的,其膨大部分内含脑桥核及由此核发出的纤维,锥体束也在其中通过。脑桥的背面露于第Ⅳ脑室成为第Ⅳ脑室底。两侧与小脑以小脑上脚(结合臂)和小脑中脚(脑桥臂)为界。

脑桥内主要神经核团:

1)蜗神经核(nucleus cochlearis)为延髓与脑桥交界处的两个核团(后核及前核),位于小脚下脚的外侧,是蜗神经(听)终止与转换神经元处。属特殊躯体感觉核

2)前庭神经核(nucleus vestibularis)占有延髓与脑桥两部的位置,在第四脑室底的前庭三角区深部,小脑下脚的内侧背方,共分4个核,为前庭神经终止与转换神经元处。属特殊躯体感觉核。

3)面神经核(nucleus facialis)位于展神经核的腹外侧网状结构内,其神经纤维先向内侧背方行进,绕过展神经核,再向腹外侧行进,于脑桥下缘出脑。属特殊内脏运动核。上部接受双侧皮质控制 ,下部接受对侧皮质控制。

4)展神经核(nucleus abducentis)位于面神经丘的深面,神经纤维向腹侧进行,从脑桥下缘穿出。属躯体运动核。受双侧皮质控制。

5)上泌涎核 (nucleus salivatorius superior)为延髓的下泌涎核向上连续部分。位于脑桥下部纤维加入面神经 管理泪腺、下颌下腺、 舌下腺的分泌。属一般内脏运动核

6)三叉神经核 包括四个核团,其中三个是一般躯体感觉核,一个是特殊内脏运动核。三叉神经脑桥核(nucleus pontinus n.trigemini)位于脑桥被盖部网状结构的外侧,是传导面部触、压觉的中继站。此核向下延伸为三叉神经脊束核,与痛觉及温度觉有关。此核向中脑延伸为三叉神经中脑核(nucleus mesencephalicus n.trigemini),一直可达中脑上端,管理咀嚼肌与表情肌的本体感觉。三叉神经运动核(nucleus motorii n.trigemini)在三叉神经脑桥核的内侧。发出的轴突组成三叉神经运动根,支配咀嚼肌。 受双侧皮质控制。

7)蓝斑(Locus Coeruleus)位于第四脑室底,脑桥前背部。蓝斑是中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主要部位。蓝斑中的神经元主要为中等大小的神经元。蓝斑的蓝青色是由于其中的黑色素颗粒。蓝斑中的这种神经黑色素(Neuromelanin)是由去甲肾上腺素的聚合所产生的。这与基底核黑质通过聚合多巴胺产生神经黑色素的现象类似。

8)脑桥的非脑神经核: 脑桥核Pontine Nucleus :散在于脑桥基底部, 接受大脑皮质的纤维,  发出纤维组成小脑中脚。  小脑中脚 是大脑皮质与小脑联系的中继站,  与运动有关。

1)耳蜗、前庭神经核  与听觉、姿势、肌张力和身体维持平衡有关(见听觉、前庭器官);其中前庭核与延髓网状结构自主性功能中枢之间有密切联系,因此,当前庭核有病变时,常并发一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心搏徐缓、出汗过多、血压下降以及眼球震颤等。

2)脑桥内的三叉神经核部分与其他脑神经核发生联系,参与角膜反射、 喷嚏反射、 流涎反射、流泪反射以及眼-心反射等。

3)面神经核展神经核分别与面部表情及眼球运动有关。

4)蓝斑与应激反应密切相关。应激反应激活蓝斑神经元,增强其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与分泌,从而增强前额叶的认知功能,提高动机水平,并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心,进而提高交感神经活动并抑制副交感神经活动。蓝斑的功能异常与抑郁症和焦虑等有关。

此核发出上行纤维投射至大脑皮层与维持觉醒状态有关。下行纤维参与调节躯体及内脏活动,也是痛与镇痛过程中的一个联系环节。

A:蓝斑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投射很广。其目标区包括脊髓小脑下丘脑丘脑的中继核团,杏仁核端脑基底部,以及大脑皮质。蓝斑产生的去甲肾上腺素对脑的大多部位具有兴奋性作用,从而加强觉醒状态,并预备脑的神经元对未来刺激的响应。据某些估计,蓝斑内的单个神经元可以通过其巨大的轴突分支激活几乎整个大脑皮质。

B:蓝斑接受下丘脑的传入。下丘脑是机体内稳态的控制中心。扣带回杏仁核也向蓝斑投射,从而使得某些情感刺激能够激活蓝斑的神经元。此外,小脑中缝核也对蓝斑投射。蓝斑还接受来自以下这些脑区的输入有:

前额叶内侧,该输入为兴奋性,长期性的,并随着脑和机体活动程度的增加而增强;

旁巨细胞核(Nucleus paragigantocellularis),其功能是整合自主神经系统和环境信息;

舌下前置核(Nucleus prepositus hypoglossi),该连接与注视功能有关;(4)下丘脑外侧,该连接对蓝斑产生兴奋作用。

 

 

 

 

 

 

 

 

 

 

 

 

 

 

 

 

 

 

 

 

 

延髓(medulla oblongata

脑干的组成部分

 

 

 

 

 

 

 

 

 

 

 

 

 

 

 

 

 

 

 

 

 

 

 

 

 

 

 

 

 

 

 

 

 

 

 

 

 

 

 

 

 

 

 

 

 

 

 

 

 

 

 

 

 

 

 

 

 

 

 

 

 

脑干神经核排列的规律

延髓(medulla oblongata)为脊髓伸入颅腔的延续部分。下界平齐枕骨大孔,上界邻接脑桥下缘。延髓前面的结构与脊髓相近似,有前正中裂、前外侧沟,前正中裂两侧有纵行隆起为锥体(pyramis),是皮质下行的锥体束构成。在延髓的下半部,锥体束形成若干小束,左、右互相交叉,称锥体交叉(decussatio pyramidum)。橄榄体(oliva)位于延髓上半部前外侧沟的外侧,表面隆起呈卵圆形。在橄榄体的外侧从上到下排列着许多神经根丝,依次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但三者根丝之间的界限不明显。舌下神经由许多小根组成,位于橄榄体内侧。延髓后面的下半部与脊髓后面相似,上半部则显然不同。后正中沟、后中间沟、后外侧沟均为脊髓同名沟的延续。薄束、楔束自脊髓上延,到了延髓膨大成内侧的薄束结节(tuberculum gracile)和外侧的楔束结节(tuberculum cuneatum)。楔束结节的外上方为小脑下脚(pedunculus cerebellaris inferior),是一股进入小脑的纤维束。

延髓的内部结构 延髓下部在结构上与脊髓有些相似,向上则渐趋改变。

1)舌下神经核(nucleus n.hypoglossi)由大型运动神经元集合而成,位于第四脑室底舌下神经三角的深部,为一对纵行灰质柱,属躯体运动核。受对侧大脑皮质控制。

2)副神经核(nucleus originis n.accessorii)是起自疑核尾端延伸至脊髓的核团,属特殊内脏运动核。受双侧皮质控制
3)疑核(nucleus ambiguus)在橄榄体背侧的网状结构中。神经元分散成几个小组,其纤维参与组成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分别支配咽喉肌、软腭肌的运动,属特殊内脏运动核。受双侧皮质控制

4)迷走神经背核(nucleus dorsalis n.vagi)是一个副交感神经的起始核,位于第四脑室底的迷走神经三角深面。其纤维为迷走神经的主要成分。位于延髓迷走神经三角的深方纤维经迷走神经,换元后 支配胸腹腔大部分器官

5)下泌涎核(nucleus salivatorius medullae oblongatae)神经元散在网状结构中,亦属副交感神经起始核。位于延髓上部,纤维加入舌咽神经,经耳神经节管理腮腺分泌 。

 

6)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为一纵行索状神经核,位于延髓上半第四脑室底部迷走神经背核的外侧,属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的终止核。

7)三叉神经脊束核(nucleus tractus spinalis n.trigemini)在楔束核的外侧,为脊髓中罗氏胶状质向上延续的结构,属一般躯体感觉核。

8)分布在网状结构内的核,如巨细胞网状核、外侧网状核以及腹侧网状核等。

9)中继核团

延髓非脑神经核 :楔束核(Cuneate Nucleus)薄束核(Gracile Nucleus) 位于延髓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的深方,接受来自薄束与楔束的纤维,  发出纤维绕中央灰质形成内侧弓状纤维-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下橄榄核 位于延髓橄榄的深方,与大脑皮质、脊髓、红核、小脑等相联系,参与修饰小脑对运动的控制,尤其对运动的学习记忆和对反射 的修饰起重要作用。
脑干的神经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脑神经中传入(感觉)神经的终止核(感觉核),或传出(运动)神经的起始核(运动核),统称脑神经核;另一种是一些神经核中继上行或下行传导束的冲动,称传导中继核;还有一种是灰、白质相间的区域,称为网状结构,其中有控制心血管及内脏活动等重要中枢。

脑干神经核的排列规律,自界沟由内向外:

1)一般躯体运动柱:支配肌节衍化的骨骼肌。

动眼神经核 (Oculomotor Nucleus) : 位于中脑上丘水平 支配眼球外肌(除外直肌、上斜肌)  受双侧大脑皮质支配。

滑车神经核( Trochlear Nucleus) : 位于中脑下丘水平 支配上斜肌 受双侧皮质支配
展神经核 (Abducens Nucleus): 位于脑桥面神经丘的深方 支配外直肌受双侧皮质控制

舌下神经核 (Hypoglossal Nucleus): 位于延髓舌下神经三角的深方 支配舌肌 损伤表现为伸舌偏向患侧,  受对侧大脑皮质控制

2) 特殊内脏运动柱:支配由腮弓演化的咀嚼肌,表情肌、咽喉肌。

三叉神经运动核 Motor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位于脑桥中部 支配咀嚼肌 。 受双侧皮质控制

面神经核 Facial Nucleus : 位于脑桥中下部 支配面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 茎突舌骨肌、镫骨肌 。 上部接受双侧皮质控制 下部接受对侧皮质控制

疑核 Nucleus Ambiguus :位于延髓上部 支配腭、咽、喉肌和气管上部横纹肌 受双侧皮质控制

副神经核Spinal Accessory Nucleus: 位于锥体交叉至4或5颈髓节段 的前角外侧区 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部 。受双侧皮质控制
3 一般内脏运动柱:支配头、颈、胸腹部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动眼神经副核 Accessory Oculomotor Nucleus: 位于中脑上丘平面 支配瞳孔括约肌、睫状肌参与 瞳孔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

上泌涎核 Superior Salivatory Nucleus: 位于脑桥下部纤维加入面神经 管理泪腺、下颌下腺、 舌下腺的分泌

下泌涎核 inferior Salivatory Nucleus :位于延髓上部,纤维加入舌咽神经,经耳神经节管理腮腺分泌

迷走神经背核 Dorsal Nucleus of Vagus Nerve: 位于延髓迷走神经三角的深方纤维经迷走神经,换元后 支配胸腹腔大部分器官 4)一般内脏感觉柱:分布于由内胚层发生的一般内脏感受器。

接受心血管、脏器的初级感觉纤维。

孤束核下部(心-呼吸核)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中的初级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5 特殊内脏感觉柱:分布于味蕾和嗅器。

孤束核上部特殊内脏感觉,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中的初级味觉纤维,实际是一般内脏感觉和特殊内脏感觉(味觉)纤维的终止核。

6一般躯体感觉柱:分布于由外胚层发生的一般皮肤、粘膜感受器、传导头面部的痛温、触和本体感觉冲动。头面部皮肤、口腔软组织核牙的触、压觉以及痛觉。面、舌咽、迷走神经的一般躯体及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咀嚼肌的本体感觉。

三叉神经中脑核Mesencephalic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位于中脑, 位于中脑,与咀嚼肌的本体 感觉传导有关

三叉神经脑桥核Pontine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 位于脑桥中部 接受头面部皮肤粘膜、 牙齿 的触觉传入,部分传递痛觉冲动的细纤维

三 叉神经脊束核Spinal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三  叉神经脊束核:自脑桥中部接续三叉神经脑 桥核向下延续至脊髓上颈段 接受头面部皮肤粘膜和牙齿 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入

 

7 特殊躯体感觉柱:分布于由外胚层形成的特殊外感受器,即视器和位听器。

前庭神经核(前庭下核、内侧核、外侧核和上核)Vestibular Nuclei: 位于前庭区的深方 接受内耳平衡觉传入 损伤表现患侧平衡觉障碍

蜗神经核 蜗神经核Cochlear Nuclei :位于菱形窝外侧角, 小脑下 脚附近 接受耳蜗传入的听觉冲动 。蜗神经核(蜗腹侧核+蜗背侧核): 二级听觉纤维 外侧丘系(对侧)蜗神经初级听觉纤维 蜗神经核 上橄榄核、外侧丘系核 三、四级听觉纤维 外侧丘系(双侧)

延髓主要功能为控制基本生命活动,如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

1)延髓是心血管的基本中枢,在延髓以上的脑干部分以及小脑和大脑中,都存在与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

心加速中:加压区中控制心脏活动的神经集团,也分布在延髓网状结构内。通过网状脊髓束与上胸段T1~5,6脊髓灰质侧角发生联系,再支配心脏的左心房。有些学者对延髓内存在局限的加压区及心加速中枢表示异议。认为加压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广泛分布着,即中枢神经系统接受某些刺激发生交感性反应时,其中往往包括心血管反应。提出血压升高、心搏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加强等反应是普遍性交感反应的一个部分,而且是最常出现的反应。

加压区:第Ⅳ脑室头端外侧背部的网状结构的广大区域都可使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加压中枢:一些具有使血压升高功能的神经元,分布在下丘脑(后部)、中脑脑桥、延髓网状结构近中轴部分。延髓网状结构中属加压区的神经核有巨细胞网状核,外侧网状核。它们通过网状脊髓束下行纤维至脊髓胸1~腰3灰质侧角,发出交感缩血管纤维。静息情况下其节前纤维每秒钟发放1~2次冲动,使小动脉血管平滑肌保持一定紧张度,维持了外周阻力。加压区的兴奋常引起全身性加压反应。

减压区:延髓尾端内侧腹部网状结构,使心搏减慢、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减压中枢:延髓网状结构中近中线尾部的神经细胞核。延髓的孤束核、旁正中网状核和中缝核均属此区。它们接受窦神经等的传入冲动,再发出第2级纤维作用于脑干网状结构中具有缩血管作用的神经核团,如巨细胞核,使后者处于抑制状态,减少其传出冲动,从而降低小动脉平滑肌紧张性,出现减压效应。在减压反射中并不包括使肌肉内血管舒张的交感胆碱能性舒血管系统的作用,减压反应纯粹是缩血管中枢活动减弱的结果。

心抑制中枢:延髓迷走神经的疑核及其周围的网状结构。上述与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大部埋在脑干网状结构控制肌紧张的易化区或抑制区内,因而有人认为正是这些区域内存在着不同功能的细胞,它们分别控制着血压、呼吸及肌紧张等功能,从而产生一个协调的全身性反应。

延髓心血管中枢对心血管的调节方面研究最多的,是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减压反射。这一反射对正常血液循环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

心血管调整中枢不仅在延髓内,也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分,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中脑、脑桥的中轴网状结构内,都有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元。它们在解剖上并不处于严格的局限区域,功能上也不是孤立的。延髓因集中了一些心血管反应的神经核群,而且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传出冲动多由延髓集中下传,故被视为心血管调节的基本中枢

2)延髓是基本的呼吸中枢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它们分布在大脑皮层间脑脑干脊髓等部位,起着不同的作用,但一般认为基本的呼吸中枢在延髓,特别是闩的附近。左右两侧对称存在的呼吸中枢上界,相当于面神经核水平,下界延伸至闩附近的延髓网状结构内。

吸气中枢:靠近延髓网状结构腹内侧。

呼气中枢:位于背侧网状结构内。

这两组神经元的分布仅在其中枢部位相对集中,大部分则是交错存在,很难从解剖上截然划分。

延髓与呼吸有关的神经元可分为两组:一部分集中在孤束核的腹外侧部,叫做背侧呼吸组。孤束核区是吸气神经元(I)密集的部位(I中又分为Iα和Iβ两类神经元)。呼气神经元(E)只占4~5 %。背侧组的吸气神经元发出轴突在闩前交叉,支配对侧隔肌运动神经元;它是驱动腹侧呼吸组及脊髓膈肌运动神经元的呼吸节律的发源部位。腹侧呼吸组的呼吸神经元在延髓腹外侧都,集中在疑核和后疑核,从闩部前方迷走神经根水平向下延伸至第一颈髓处,呈纵向排列。

疑核中有吸气及呼气两种神经元,轴突走行于同侧迷走神经、舌咽神经中,支配咽部的辅助呼吸,在闩处交叉,与胸段脊髓肋间外肌运动神经元发生联系,其中又有25 %与膈神经元有侧枝联系。因之延髓呼吸神经元对呼吸肌的支配是对侧性的(见脑桥、呼吸)。

延髓对呼吸的调节除神经途径外,另一条是靠对血液中pH值和CO2 浓度的变化的反应。延髓腹外侧的表浅部位有化学敏感细胞,叫做中枢化学感受器,它们感受化学性刺激(特别是氢离子浓度的变化)。当延髓局部CO2浓度增加或pH值下降时,这些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下降或放电频率增加。它们对脑脊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也很敏感。CO2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与化学敏感细胞周围的细胞液中的水分结合成碳酸,再离解出氢离子,使脑脊液的氢离子浓度随之升高,从而刺激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敏感细胞,使呼吸增强;把过多的CO2及时排出体外。

延髓中的局部损害常危及生命,故被看作机体的生命中枢。

 

 

 

 

 

 

 

 

 

 

 

 

 

 

 

 

 

 

 

 

 

脑干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一般是指延髓、脑桥和中脑中央部位的一个广泛区域,神经纤维交织成网,并有大小不等的神经元散布其中。网状结构在脊髓已开始出现,而在脑干中则扩大,向上可延伸到间脑。

依据细胞构筑和纤维联系,大致可把网状结构分为三个纵长的核柱:

1)旁正中区(paramedian raphe zone)或正中区 由中缝核群所组成,由头端向尾端,依次可分为:中缝背核(nucleus raphe dorsalis)、中央上核(nucleus centralis superior)、中缝脑桥核(nucleus raphepontis)、中缝大核(nucleus raphe magnus)、中缝苍白核(nucleus raphe pallidus)、中缝隐核(nucleusraphe obscurus)。人、猫、兔、鼠等哺乳动物,中缝核群的构成大体相似,但各核的大小和发育程度则稍有不同。中缝核群是脑内含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神经元胞体。(Dahistrom)等用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脑干内5—HT神经元胞体的分析,将其分为9群:

B1:大部分在中缝苍白核内,小部分在锥体束腹面。

B2:位于B1背侧。主要由中缝苍白核内的一些小细胞团组成,也可能包括一部分中缝隐核。

B3:为B1向头端的延伸。大部分在中缝大核内,小部分在锥体束腹面。

B4:在展神经核及前庭核背侧第四脑室室底灰质的深部。

B5:相当于中缝脑桥核。

B6:相当于中央上核。

B7:大部分在中缝背核内。

B8:大部分位于中缝背核向头端腹侧的延伸部位。

B9:与B8在同一平面,距中线稍远,位中脑被盖区小脑上脚背侧。

 

5—HT神经元的密集程度各有不同,如鼠的中缝背核(B7)几乎全部都是由含5—HT的神经元所组成,但中缝苍白核(B1)等含5—HT的神经元密度就较小。因此,中缝核群中的神经元并非都含5—HT,而含5—HT的神经元也并非全部局限于中缝核群内(图10—26),如猫的含5—HT神经元的分布较鼠更为分散,除中缝核群外,红核、动眼神经核等处也含有5—HT能神经元。

2)内侧区(medial raphe zone)位于中缝核群的外侧。自头端向尾端主要为:中脑楔形核(nucleuscuneiformis)、底楔形核(nucleus subcunei formis)、脑桥嘴侧网状核(oral pontine reticular nucleus)、脑桥尾侧网状核(caudal pontine reticular nucleus)、巨细胞核(nucleus reticularis gigantocellularis)以及延髓中央核的内侧部分。

3)外侧区(lateral raphe zone)位于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全长的内侧。外侧区由小细胞构成,故又称小细胞区。由头端向尾端依次为:脑桥被盖网状核(pedunculopontine tegmental nucleus)、内侧臂旁核(medial parabrachial nucleus),外侧臂旁核(lateral parabrachial nucleus),以及在脑桥和延髓统称为小细胞网状核(nucleus reticularis parvicellalaris)。

总体说来,网状结构的内侧2/3和外侧1/3有显著不同,内侧2/3的区域,具有较多的大型神经元,网状结构的传出纤维自此区发出一般认为是效应区。它们发出的轴突分支向上、下行走,远达间脑与脊髓,树突分布范围也较广,这种网状结构神经元的特点,说明它们能从各上行的感觉束接受多方面的冲动,同时它能向上影响脑干其它部位一直到间脑,向下可影响脊髓。占外侧1/3的区域,其中细胞大多属中小型。一般认为,外侧区是网状结构的接受区,接受脑神经的传入纤维。小细胞发出较短的上升支与下降支,和内侧区发生联系。

 

脑桥中缝核是脑干中缝核群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的5-羟色胺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中缝核及其附近网状结核内,是脑内合成5-羟色胺的主要部位。它们与脊髓和脑的各级水平联系相当广泛,功能多样:中缝核的脊髓后角的色胺能下行通路,属下行性中枢抑制通路,可能是抑制后角的痛觉传入,从而参与痛与镇痛过程。下行纤维也与躯体运动及内脏活动的调节有关;中缝向上的纤维叫做色胺能上行通路,与下丘脑边缘系统以及大脑皮层发生联系,参与内分泌、体温的调节,也与维持醒觉、睡眠、情绪等活动有关;中缝核纤维与纹状体小脑等部位联系,与锥体外系的运动调节有关。

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

1)在躯体运动中的作用 一般认为是通过皮质网状束,在网状结构内换神经元,再经网状脊髓束到达脊髓,影响前角运动神经元。参与对肌紧张和肌肉运动的调节  肌紧张和肌肉运动是由脑干网状结构控制的。脑桥网状核是网状结构易化区域之一。脑桥的被盖和延髓网状结构背外侧部、中脑中央灰质以及下丘脑后部和丘脑中缝核群等共同对同侧伸肌起调节作用,主要是易化性影响。另外,在大脑-脑桥-小脑之间形成一个环形联系,共同协调肌肉运动

2)对大脑皮质机能活动的影响 脑干网状结构不断地接受来自身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再由网状结构经丘脑广泛地传到大脑皮质,引起大脑皮质处于觉醒状态,这种感觉传导的旁路,即非特异性传入通路。实验表明,如将动物中脑网状结构损毁,则动物即处于昏迷状态。

3)对内脏运动的调节 在延髓外侧网状结构中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在延髓内侧网状结构中有呼吸中枢等等。损毁这些中枢则危及生命。参加呼吸节律的控制  脑桥的网状结构是呼吸中枢的组成部分。脑桥的头端1/3区域内,有调整延髓呼吸中枢节律性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呼吸调整中枢,它能抑制延髓吸气中枢的紧张性活动,使吸气向呼气转化。脑桥调整中枢内除了有呼气神经元和吸气神经元以外,还有较多的跨时相神经元。它与延髓呼吸中枢之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一般认为它在脑桥呼吸调整中枢的功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脑桥参与调节呼吸节律(见呼吸),如吸气切断机制就与脑桥有关

 

 

 

 

 

 

 

 

 

 

 

 

 

 

 

 

 

 

 

脑干白质

脑干内的白质由上、下行的传导束,以及脑干各部所发出的神经纤维所构成。是大脑、小脑与脊髓相互联系的重要通路。

下行传导束  包括锥体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和皮质脑桥束等。

1)锥体束(pyramidal tract):是大脑皮质发出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的神经束,途经端脑的内囊、中脑的大脑脚底、脑桥基底部,继续下行入延髓腹侧的锥体。锥体束中一部分纤维在下行过程中陆续终止于对侧或双侧的脑神经运动核,称为皮质核束;另一部纤维经脑干下行至脊髓,终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称为皮质脊髓束

2)锥体外系(其它下行神经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由中脑发出后交叉到对侧下行,止于脊髓灰质。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起自脑桥和延髓,前庭脊髓束在延髓下橄榄核背侧下行,网状脊髓束主要见于脊髓前索。皮质脑桥束经大脑脚底止于脑桥核。

上行传导束  包括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三叉丘系和外侧丘系。

1)内侧丘系(medial lemniscus):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上行纤维,呈弓状绕过中央管,并在其腹侧左、右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decussation of medial lemniscus)或称为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的两侧折向上行,形成内侧丘系。内侧丘系经延髓中线和下橄榄核之间上行,穿脑桥的斜方体,到中脑则渐移向被盖外侧,最后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内侧丘系的功能为传递来自对侧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因此,一侧内侧丘系受损时,对侧身体出现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障碍。

2)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上行到延髓中部后,合并成一束,称为脊髓丘脑束,经下橄榄核的背外侧,在脑桥和中脑则位于内侧丘系的背外侧,最后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脊髓丘脑束传导对侧半躯干及上、下肢的痛、温、触觉。因此,若一侧脊髓丘脑束受损伤,则表现为对侧躯干和上、下肢的浅感觉障碍。

3)三叉丘系(trigeminal lemniscus):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接受三叉神经传入纤维的冲动。由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发出的纤维在脑干内交叉至对侧组成三叉丘系,与内侧丘系伴行,经脑桥和中脑被盖,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三叉丘系主要传递头面部的痛、温、触觉冲动。若一侧三叉丘系受损,患者表现为对侧头面部浅感觉障碍。

4)外侧丘系(lateral lemniscus):由蜗腹侧核和蜗背侧核发出的纤维大部分横行穿过内侧丘系,在中线交叉至对侧,这些横行的纤维称为斜方体(trapezoid body),斜方体的纤维折向上行形成外侧丘系。少数不交叉的纤维,进入同侧的外侧丘系。外侧丘系的纤维大多数止于下丘,传导听觉信息。

至小脑的传导束

小脑的传入和传出纤维也都通过脑干或起自脑干,其传入纤维比传出纤维多3~4倍。神经纤维经小脚的三个脚进出小脑。小脑的传入纤维大多数经下脚和中脚进入,小量纤维经小脑上脚进入(脊髓小脑前束)。传出纤维主要经小脑上脚。传入纤维有脊髓小脑束、橄榄小脑束、前庭小脑束、顶盖小脑束、皮质脑桥小脑束等。传出纤维主要有齿状红核束。

脑干是脊髓上下行传导的必经之路:

躯体上行传导束:

1)内侧丘系:深感觉反射通路:又称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因位置较深,又称深部感觉。在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中,还传导皮肤的精细触觉

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传导精细触压觉,与刺激的具体定位、空间和时间的形式有关。

2)脊髓小脑束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实际上是反射通路的上行部分,为传入小脑的本体感觉,由两级神经元组成。(本体感受性冲动和无意识性协调运动)。

3)脊丘系:脊髓丘脑束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的延续,两者在脑干内逐渐靠近。浅感觉反射通路: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的反射通路。

躯体下行传导束 

1)锥体束(皮质脊髓束):大脑皮质发出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的神经束。

2)锥体外系:人类锥体外系的主要机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体态姿势(红核脊髓束姿势调节)。和习惯性动作(例如走路时双臂自然协调地摆动)等。

 

内脏上下行传导通路:

副交感(神经)部 :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 骶部第2~4节段灰质的骶副交感核。

 

面部上行传导束:

1)三叉丘系:三叉丘系主要传递头面部的痛、温、触觉冲动。

 

2)外侧丘系:传导听觉信息。

面部下行传导束:

1)皮质核束:支配脑神经运动核。

 

小脑的传入和传出纤维:传入纤维有脊髓小脑束、橄榄小脑束、前庭小脑束、顶盖小脑束、皮质脑桥小脑束,传出纤维主要有齿状红核束。本体感受性冲动和无意识性协调运动

 

 

 

 

 

 

 

 

 

表(7)小脑的解剖结构和主要生理功能

小脑组成部分 解剖部位 主要生理功能
 

 

 

 

 

 

 

 

古小脑(原小脑)(archicerebellum

绒球小结叶(flocculonodular lobe

前庭小脑

 

古小脑:包括蚓部的小结和半球上的绒球,两者以绒球脚相连。它接受前庭神经和前庭核来的纤维,经小脑下脚进入小脑 。绒球小结叶是小脑最古老的部分,称古小脑。原小脑(前庭小脑)

绒球小结叶皮质发出纤维至前庭神经核 ,再经前庭脊髓束和内侧纵束控制躯干肌及眼外肌运动神经元,维持身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

躯体的平衡调节是一个反射性过程,绒球小结叶是这一反射活动的中枢装置。躯体平衡变化的信息由前庭器官所感知,经前庭神经和前庭核传入小脑的绒球小结叶,小脑据此发出对躯体平衡的调节冲动,经前庭脊髓束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再经脊神经到达肌肉,协调了有关肌群的运动和张力,从而使躯体保持平衡。

蚓部皮层也接受与躯体平衡有关的本体感觉和视觉冲动的传入,顶核与前庭核之间有许多纤维来往。因此,由蚓部皮层和顶核组成的纵向内侧区也参与了躯体平衡,主要是站立的调节。内侧区的损伤也将造成平衡和站立的困难。

前庭小脑:调整肌紧张,维持身体平衡。(病变引起平衡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与本体感觉减退无关,而与肌群活动不协调有关,故称为协同不能(绒球小叶综合征)。

小脑的绒球小结叶与身体平衡功能有关,动物切除绒球小结叶后则平衡失调。实验观察到,切除绒球小结叶的猴,由于平衡功能失调而不能站立,只能躲在墙角里依靠墙壁而站立;但其随意运动仍然很协调,能很好地完成吃食动作。在第四脑室附近出现肿瘤的病人,由于肿瘤往往压迫损伤绒球小结叶,患者站立不稳,但其肌肉运动协调仍良好。

 

 

 

 

 

 

 

旧小脑(paleocerebellum

小脑前叶(anterior lobe

脊髓小脑

旧小脑:包括原裂(又称首裂小脑上面的第一个较深的裂)以前的部分主要接受脊髓小脑前、后束来的纤维。传导深部感觉冲动。蚓锥体、蚓垂的纤维连系与前叶相同,因此,这部分与前叶合称旧小脑(脊髓小脑) 。

接受脊髓小脑束 ,经小脑下脚进入小脑, 发出纤维经顶核、中间核中继后,再到前庭神经核、脑干网状结构、红核。

小脑抑制肌紧张的作用主要是前叶(旧小脑)蚓部的机能,小脑对肌紧张的易化作用是由前叶的两侧部位来实现的。小脑前叶对于肌紧张的抑制或易化作用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中的肌紧张抑制区和易化区实现的。这两个区是控制骨骼肌紧张的中枢部位,它们通过下行的网状脊髓束控制脊髓前角的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小脑前叶与调节肌紧张有关,前叶蚓部具有抑制肌紧张的作用,而前叶两侧部具有易化肌紧张的作用,它们分别与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有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小脑的蚓部皮质到前庭外侧核有直接的和经顶核接转的间接纤维投射,其中的直接纤维投射对于前庭外侧核来说是一条抑制性的通路,它减弱前庭外侧核的紧张性活动,进而使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水平下降,导致肌紧张的减弱;从蚓部皮层经顶核到前庭外侧核的间接投射则是一条兴奋性的通路,顶核可以通过这条通路加强前庭外侧核的活动,其最终结果是使肌紧张活动加强。

脊髓小脑:控制肌肉的张力和协调。

 

 

 

 

 

新小脑(neocerebellum

小脑后叶(posterior lobe

大脑小脑

 新小脑:包括原裂以后的部分后叶,除蚓锥体、蚓垂的其余部分是新发生的结构,称新小脑(大脑小脑)。

接受对侧脑桥核的纤维,经小脑中脚进入, 发出纤维经齿状核至大脑皮质运动区(第4区和第6区),经小脑上脚传出。

大脑皮层与小脑之间存在着双向的神经连接。

大脑皮层发出传导运动信息的锥体束在下行过程中,有侧枝在桥脑的脑桥核换神经元,再由脑桥核发出纤维进入小脑,形成皮层脑桥小脑束

小脑向大脑皮层的投射,由新小脑皮层的浦肯野氏细胞的轴突投射到深部的齿状核,再由齿状核发出纤维出小脑,经丘脑腹外侧核到达大脑皮层的运动区,这就是齿状核丘脑皮层束,这两条传导束构成了小脑调节大脑皮层运动区活动的基本环路。

小脑在接受脊髓小脑束传来的肌肉运动的本体信息后,还经红核和红核脊髓束将调节性冲动传向脊髓,调整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小脑就是这样在随意运动进行的过程中,即时、不断地调整着大脑皮层运动区、红核和脊髓的活动,使运动能够准确、平稳和顺利地进行。

新小脑:影响运动的起始、计划和协调,包括确定运动的力量、方向和范围。

新小脑的损伤,将使受害者的肌紧张减退和随意运动的协调性紊乱,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的表现有:

1)运动的准确性发生障碍。产生意向性震颤现象,当病人留意做某动作,如用手指鼻时,手指发生颤抖,愈接近目标,手指颤抖得愈厉害,因而不能把握运动的准确方向。

2)动作的协调性发生障碍。患者丧失使一个动作停止而立即转换为相反方向的动作的能力,运动时动作分解不连续。

 

 

 

 

 

 

 

 

 

 

 

 

 

 

 

 

 

小脑皮质(灰质)

小脑的表面被覆着一层灰质,叫做小脑皮层:皮层里含有星状细胞、篮状细胞(亦称内星状细胞)、浦肯野氏细胞、高尔基氏细胞和颗粒细胞等5种神经元。在这些细胞中只有浦肯野氏细胞发出轴突离开小脑皮层,成为小脑皮层中唯一的传出神经元;其他4种均为中间神经元

1)分子层: 为最外面一层。此层最厚,含有蓝状细胞,它的轴突分出许多侧支伸向梨状神经元(又称浦肯野氏细胞。Purkinje)细胞层,形成筐状包绕梨状细胞,而梨状细胞的浓密树突伸入本层。每个星状细胞都有抑制性的轴树突触与数个浦肯野氏细胞的树突相接触,每个篮状细胞都有抑制性的轴体突触通过它的筐篮状神经末梢与数个浦肯野氏细胞的胞体相接触;篮状细胞和星形细胞都是含GABA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2)梨状神经元层 :这层只是梨状细胞(浦肯野氏细胞)的胞体,排成一列。梨状细胞体呈梨状,很大,直径约60—65μm,其树突分支呈扁平扇状排列,深入分子层中,与小叶横切面相平行,轴突细长,经过颗粒层进入小脑髓质,终于齿状核。在浦肯野氏细胞层内,浦肯野氏细胞的胞体排列整齐有序,其树突分支伸向分子层,沿与叶片相垂直的平面分布,而它的轴突则向下穿出小脑皮层,与小脑深部核团的神经元接触而形成抑制性突触。每个浦肯野氏细胞的轴突都有返行的侧支与其他的浦肯野氏细胞、高尔基氏细胞及篮状细胞构成抑制性突触。来自下橄榄核的攀缘纤维(小脑的另一种兴奋性传入纤维与其树突构成突触。其轴突是小脑皮质唯一的传出通路,大部分止于小脑核,小部分止于前庭神经核,并对之起抑制作用

3)颗粒层: 为最内层,含大量密集的颗粒细胞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和一些高尔基细胞(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该层的传入纤维是苔藓纤维,对颗粒细胞有兴奋作用。颗粒细胞(小型神经细胞),树突短,末端分支呈爪状,轴突上行进入分子层成T字形分支,称平行纤维,与梨状细胞的树突形成突触。平行纤维与浦肯野氏细胞、星状细胞、篮状细胞高尔基氏细胞的树突形成兴奋性的轴树突触。高尔基氏细胞位于颗粒层的上部,它的树突分支伸向分子层,轴突却终止于颗粒层,与颗粒细胞的树突和苔状纤维的末梢共同组成小脑小球——玫瑰花样突触。成为一种突触复合体,即苔状纤维的末梢与颗粒细胞的树突之间为兴奋性突触。高尔基氏细胞的轴突与颗粒细胞的树突之间为抑制性突触;

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研究证明在小脑有一种皮层核团的微复合体的结构与机能单位。这一单位是由小脑皮层核团投射的微纵区,以及与它相对应的下橄榄核—小脑皮层区投射共同组成。

小脑对内脏机能活动也有一定作用。一些其它感觉冲动,如触、听、视也投射到小脑皮质。

由小脑皮层的传出神经元浦肯野氏细胞轴突构成的传出纤维,首先到达小脑的深部核团,在这些核团转换神经元后,再离开小脑。从小脑皮层浦肯野氏细胞到小脑深部核团的纤维联系,称为皮层核团投射。这种投射具有一定的方位特征,蚓部皮层的浦肯野氏细胞主要投射到顶核,部分投射到前庭外侧核;半球部皮层的浦肯野氏细胞投射到齿状核;介于蚓部和半球之间的旁蚓皮层的浦肯野氏细胞则投射到顶核和齿状核之间的间位核。根据皮层—核团投射的这种解剖学特征,

可将小脑分成三个纵向区:1)内侧区,由蚓部皮层和它所投射到的顶核共同组成,该纵区管理整个躯体的姿势、肌紧张和平衡;

2)外侧区,由半球皮层和齿状核组成,管理同侧肢体的灵巧运动;

3)间位区,由旁蚓皮层和间位核组成,管理同侧肢体的姿势和灵巧运动。近年的研究,又进一步将上述3个纵区划分为7个纵区。

皮层核团的微复合体:有人测算人类小脑的结构与机能单位多达5 000个。

由于皮层核团微复合体的活动,使小脑在调控运动中对于信号的处理更为精确

 

 

 

 

 

 

 

 

 

 

 

小脑神经核团

小脑髓质组成部分

皮层的下方是小脑髓质,在小脑左、右半球深部的髓质中,每侧各埋藏着4个由神经细胞群构成的神经核团,由内侧向外侧分别为顶核、栓状核、球状核和齿状核,其中栓状核和球状核常合称为间位核。

1)顶核(nucleusfastigii):顶核接受旧小脑来的纤维

最古老,位于第四脑室顶壁内,每个顶核约有5000个细胞,它们接受来自整个蚓部皮质浦肯野细胞的轴突以及来自前庭神经/核的纤维,由顶核发出的纤维形成顶核延髓束。经 小脑下脚的内侧终止于前庭神经核和网状结构。

2)栓状核(中间核)(nucleusemboliformis)

为楔形灰质块,主要由大多极细胞构成。低等哺乳动物的球状核和栓状核合称为中间核 。它接受新、旧小脑皮质的纤维,并发出纤维加入小脑上脚。

3)球状核(中间核)(nucleusglobosus)

位于顶核的外侧,为一个或数个圆形的灰质块,内含大型和小型多极细胞。

4)齿状核最大,最外侧(nucleusdentatus)

呈皱褶袋状,形似下橄榄核,只见于哺乳动物,在人类特别发达,约有284000个细胞,主要由大多极细胞构成。来自新小脑皮质浦肯野细胞的轴突汇集于齿状核的外侧面,发出的纤维组成小脑上脚进入中脑。

这三个核发出纤维组成小脑上脚,交叉后一部分终止于红核,另一部分终止于丘脑外侧核。

小脑皮层的外侧区和齿状核,通过其与大脑皮层之间的交互联系,在随意运动发生的早期与大脑皮层联络区、基底神经节、丘脑腹外侧核等神经结构一起,参加了随意运动的设计和运动程序的编制;

小脑皮层的间位区和间位核则参加了随意运动的执行。

 

小脑皮层第Ⅵ小叶的半球部分(H Ⅵ)以及间位核的有关神经元均能产生学习关联性发放。

 

电刺激小脑顶核的嘴侧部能引起明显的心血管反应,包括动脉血压明显升高;心率加快、心律异常,压力感受性和化学感受性调制作用的改变等,这种心血管反应称为顶核升压反应。

 

 

 

 

 

 

 

 

 

 

 

小脑脚或小脑臂

小脑白质的组成部分

1)小脑皮质浦肯野细胞发到中央核的纤维和中央核投射到小脑皮质的纤维 。

2邻近叶片和小叶间联络的纤维 。

3传入和传出纤维。

小脑与外部的联系通过3对由小脑传入和传出纤维组成的巨大神经纤维束进行,分别称为上、中、下小脑脚或小脑臂。小脑借这3对脚与脑干相连,而且通过它们与其他的神经结构相联系,是小脑与外部联系的必经之路。在小脑脚中,传出纤维占四分之一,而传入纤维约占四分之三。

上脚(结合臂):主要为传出 纤维,只有脊髓小脑前束由 此传入。 中脚(脑桥臂):主要为传 入纤维。下脚(蝇状体):主要为传 入纤维,还有至前庭和网状 结构的传出纤维。

进入小脑皮质的纤维有两种终止方式:

1)一种为纤维(来自延髓的纤维),它进入分子层与梨状细胞的树突相接触,或经蓝状细胞再与多个梨状细胞相连系。

2)另一种为苔藓纤维(来自脊髓脑干),进入颗粒层后与颗粒细胞的树突形成突触,再由颗粒细胞的轴突进入分子层而与梨状细胞的树突连系。小脑皮质的传出纤维是梨状细胞的轴突,它终止于小脑髓质的中央核,然后由中央核发出纤维离开小脑。

由于研究的不断深入,还提出了小脑第3传入系统,即单胺能神经元传入投射。它与苔藓纤维和攀缘纤维有着不同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这种单胺能神经纤维的数量较苔藓纤维和攀缘纤维要少得多。根据单胺能神经元传入末梢产生和释放的递质不同,又可将它进一步分为去甲肾上腺素能投射和5-羟色胺能投射。前者起源于延髓的蓝斑,投射到整个小脑皮层,以蚓部、绒球和腹侧旁绒球最为密集;后者起源于中缝核群,投射到除小脑皮层第Ⅵ小叶以外的几乎所有区域,其中第ⅥAⅩ小叶的蚓部和HⅧA部位的皮层投射密度最大。

苔藓纤维传入系统包括:来自身体的本体感受器和外感受器的冲动,来自脑干及小脑深部核团的冲动,这些纤维大部分为不交叉的投射。来自头部本体感受器和外感受器的冲动,来自前庭神经的第1级纤维和前庭神经核的第2级纤维,来自大脑皮层的冲动,这些传入小脑的纤维共同组成了苔状纤维传入系统。

攀缘纤维传入系统包括来自大脑皮层、脑干网状核群、红核以及小脑深部核团的冲动,投射到延髓的下橄榄核,然后投射到对侧的全部小脑皮层。从下橄榄核到小脑皮层的投射有着相当精细的对应关系。下橄榄核为一板层结构,由背侧副橄榄核、主橄榄核和内侧副橄榄核等3个部分组成。副橄榄核的不同部分投射到小脑蚓部皮层的不同纵区,主橄榄核的背板和腹板投射到一侧小脑半球,而主橄核的外侧枝和背帽则投射到绒球小结叶。

3传入系统在小脑可能起一种调节作用,而不是象苔状纤维或攀缘纤维传入系统那样起着特异信息的传递作用。

 

References:

1:《关于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 王海鹰《北美医学与健康 2015.02

2:《现代医学如何理解针灸止痛》 王海鹰 《北美医学与健康》2015.04

3 《如何整体看待中医经络的本质》王海鹰《北美医学与健康》2015.10

4:《中医基础理论》印会河

 

 

[作者简介]
王海鹰, MD, 麻醉主治医师,执照西医针灸医师,美国宾州圣鲁克斯大学医院麻醉科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完美主义 ——对完美主义概念、特征与结构的心理学解读

admin Posted in 编辑部
0

侯振虎,李杰

 完美主义,是一个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心理学专业中经常提及的概念。这个概念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十分熟悉的,但对于究竟什么是完美主义,我们是在什么意义和程度上使用完美主义一词,怎样认识和理解完美主义,心理学在完美主义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等问题就不一定十分清楚了,但完美主义作为一种司空见惯的心理现象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关系极大,我们有必要对其多一些认识和了解。

其实,可以说追求完美是人类的本性与普遍心态。人类自身在生存、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以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和迈进,追求完美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但人们在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上又常常会自觉不自觉体验到复杂而矛盾的逻辑与冲突而纠结的心理体验,即本想实现享受完美之“美”却历经追寻完美之“苦”。对完美超越自身实际状况的过度追求导致完美主义对个体的心理发展的严重损害,甚至是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疾病的产生,就使得完美主义成为一个值得花时间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当然,人们在日常语境中运用完美主义的内涵和外延常常会差别很大,在各种媒体上随处可以查阅到与此有关的表述,例如有位署名为“幸福桔子”的网友曾发出了这样的一段求助信:

您好!我(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心理学方面的节目,讲的是关于完美主义,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完美主义性格的人,无论什么事,都要求的很高,在别人眼里我很挑剔,对工作也是这样,总是觉得不太满意,经常换工作,使我自己有了很大的挫败感,觉得自己很失败,可当一下选择来临的时候,我还是会很挑剔,我该怎样改掉自己的完美主义性格呢?希望得到您的回复,谢谢! [1] (幸福的桔子, 2014)

这位求助者在其问题表述语境中所说的完美主义与一篇题为《新当选院士陈晓非:科研上的完美主义者》 [2] 以及《董海洋:一个务实的完美主义者》 [3] 的新闻报道稿中作者所使用的完美主义涵义以及用词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在日常生活中对完美主义的理解既有广义的使用,也有狭义的理解,有时候是一种特指,有时又是泛指。有时是从褒义积极的层面使用的,有时却是从贬义消极的层面使用的。但不管人们怎样使用,完美主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都确实是存在的。在我们的身边也会发现不少成功人士,身上或多或少也都具有一些完美主义倾向的性格特质,而也有很多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人也具有完美主义的性格特点,二者身上所体现的完美主义有何不同?为什么让人感觉同样的完美主义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呢? 心理学又是如何解释这些问题的呢?我们究竟该怎样定义完美主义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首先需要我们回顾和总结心理学对完美主义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对完美主义的理解与界定

梳理已有的研究文献,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学理论界关于完美主义研究过程中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完美主义。心理学对完美主义关注和研究的历史其实并不长,对完美主义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有学者[4] 认为,西方心理学对完美主义的研究可以最早追溯到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就曾提出人类对“美、清洁和秩序”具有本能需求的观点。霍尼(Homey,1950)把过分的井然有序和一丝不苟的行为看作为完美主义。他认为人们寻求卓越的最高境界的需要只是完美主义的表层意义,其深层意义在于精神体验层面。就个体而言,完美主义不仅是一种获得优越感的手段,也是控制生活的一种方法。在遇到不幸或发现自己并非完美无缺时,完美主义者将面临心理上的巨大失衡,甚至导致心理崩溃。阿德勒(Adler,1956,1959)很早就提出了“追求卓越”的概念并指出人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不断更好地适应他所在的生存环境,使人类不断改变自己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完美,或者说追求完美是人类发展的正常天性。从追求完美是生活组成部分的意义来看,追求完美是先天的,是一种奋斗的驱动力,是一种如果没有它生活将变得不可思议的东西。[5] 这是在完美主义研究的早期对完美主义的来源与本质的非常精彩的论述,可以称之为完美主义的正常天性观。埃利斯(Eills,1962)基于人性的非理性层面提出完美主义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 以上这些早期的研究为完美主义更进一步走进心理学研究者们的视野开启了方便之门。

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心理学中对完美主义的认识占主流的观点是单维与多维的消极人格特质论。但与此同时,也有心理学家对一定程度上完美主义存在的积极意义进行了探讨。例如,哈马切克(Hamacheck,1978)将完美主义称之为具有“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之谜”色彩的心理现象并指出应该区分“正常的完美主义”和“神经质完美主义”两种不同的类型。但总的来说,这段时间里更多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视角支持了完美主义的消极观。韦斯曼(Weissman,1978)和贝克(Beck,1978)以及伯恩斯(Burns,1980)都将完美主义看成是一种功能失调的态度(Dysfunctional attitude),他们都认为完美主义是消极的,是导致心理障碍的根源之一。例如,伯恩斯将完美主义界定为与精神病人有关的、指向自我的消极人格特质,是一种包含期待、对事件的解释、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的“认知网络”。完美主义者们设定并严格坚持不切实际的高标准,而且以是否达到这些标准来判断自身的价值。哈尔金(Halgin,1989)也认为完美主义者是那些为实现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而受到自我不协调(Ego-dystonic)的激励和强迫性内驱力折磨的个体。[6] 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了完美主义认识的单维观。

到了20世纪90年代,多维完美主义理论的问世大大促进和深化了人们对完美主义的新认识:完美主义并不是完全指向自我的一种单一化的结构。休伊特(Hewitt)和弗罗斯特(Frost)等人(1990)不约而同地提出完美主义的多维理论。[7] 在多维完美主义理论指导下,随着完美主义量表编制工作的推进,大量的实证研究广泛地探讨了完美主义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以及咨询与治疗等问题,但这时令人高兴的是将研究对象逐步由临床病人发展到了正常的人群。弗罗斯特等人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力求高标准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质。他们的研究发现,完美主义者设置过高的个人标准本身不一定是有问题的,而对自己实际所取得的成绩或成就所进行的自我苛求性的负性评价才是区分正常的完美主义和神经质完美主义的关键之所在。[8] 布拉特(Blatt,1995)对完美主义的破坏性,特别是对完美主义和抑郁症治疗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研究,同样得出了支持这一观点的类似结论,神经质完美主义存在严重的苛求性自我批评。[9] 同年,特里(Terry-Short,1995)在其文章中提出了积极完美主义与消极完美主义的概念。[10]

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时候,研究者更进一步认识到完美主义并不是消极的全部代名词,并不总是与精神病理和消极的心理现象有关,这样,关注和探讨完美主义的积极意义就被提上日程。研究者将心理学中所讲的完美主义与日常生活中讲的完美主义相结合,对完美主义进一步作了更加细化的理解,概括提出了完美主义的“二因素结构模型”,即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和与适应性完美主义。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精神病理紧密相关,而适应性完美主义与积极心理现象紧密相关。这是完美主义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11] 早些时间阿德勒就曾讲过追求完美主义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健康的完美主义使个人处于完美,不健康的完美主义设置不现实的个人成就目标,害怕自己失败和受到别人的批评将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后来哈马切克(Hamacheck)也曾对两种完美主义者的不同结果进行了描述:正常完美主义者能够根据情景状况来设定个人的成就标准,允许目标要求的变动,且拥有满足成就追求的能力;而神经质完美主义者则往往设定一个僵化的、无法实现的高标准,受害怕失败和对失败过度批评的影响,要么取得的成绩不能感到快乐,要么无法取得成就。[12] 他们两人的经验总结性的观点为后来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启示。在这个时期有不少学者,如比尔林(Bieling)、邓克利(Dunkley)、里瑟(Rice)等研究者开始了基于实证研究的适应性与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探究:比尔林指出,完美主义具有的适应与非适应的两个方面代表的是个体的两个伴随情形,而过去传统完美主义提供的是对精神病理变量的“折中预测度”。适应性完美主义具有设定高成就标准并努力追求成功的倾向,非适应性完美主义是一种关注错误苛刻的标准、强迫自己去达到目标的倾向。[13] 邓克利强调非适应性的完美主义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认知倾向以及防御性的人际关系取向。适应性的完美主义则反映个体对高标准和成就的主动追求。[14] 里瑟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动机内化倾向,即与成就有关的自我肯定性概念植根于一般的个人价值期望、知觉效能和对重要他人的回应当中。适应性完美主义强调自我设定高标准,希望超越现有的成就达到已设定的高标准,并且可以容忍失败,即使达不到标准也不会对自尊心造成无法恢复的损伤。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突出表现是自我批评过度,偏重于强调在追求高标准与高成就过程中的个人不足。[15]

二、完美主义的类型

我们每一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在使用类属性思维。对完美主义的类型划分可以方便于我们从类属性思维的角度出发,更加科学、准确地认识完美主义。在总结和概括已往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在完美主义研究的类型划分上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哈马切克的完美主义两类划分法和帕克的完美主义三类划分法。完美主义的类型划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将涉及到究竟怎样认识完美主义或者说认识完美主义的辩证法观点的应用以及如何改变对完美主义的刻板印象,增加更加全面的认识。

  1. 哈马切克的完美主义两类划分法。哈马切克(Hamachek,1978)将完美主义称之为具有“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之谜”色彩的心理现象并指出应该区分“正常的完美主义(Normal Perfectionism)”与“神经质的完美主义(Neurotic Perfectionism)”。正常的完美主义者在圆满完成困难和任务时能够体验到愉快感,而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总对结果不满意,因而即便努力投入但也无法体验到愉快感和满足感。故他认为正常完美主义具有积极意义,是追求成功需要的一个层面。在寻求完美动机的驱使下,正常的完美主义者能够采取灵活的方式实现需要。他强调正常的完美主义是一种积极的人格品质,是一种实现高标准和努力完成任务的愿望。具有这种品质的人不仅从自己的努力中能够获得快乐和满足,而且有能力根据情境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调节。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消极完美主义观点的有益补充。

2.帕克的完美主义三类划分法。帕克(Parker,1997)在对高材生的完美主义状况测试后发现,可将高材生分为三类:一类是非完美主义者,他们的测试结果为低个人标准、对父母的期望有较低的感受、低组织、低次序心理;二是健康的完美主义,他们的完美行为是健康的,能为自己将来的成功及成就而奋斗、努力不懈;三是负向的完美主义,测试结果显示,他们在过度在乎错误、个人标准的实现、父母的期望与责难、怀疑行动等方面的分数都是最高的,他们可能是先天就有这种特质而且对竞争怀有敌意。[16]

三、完美主义的特征

尽管心理学理论界对完美主义的概念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定义,但关于完美主义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与思维方式,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什么是人格特质?从一般的意义而言,人格特质指的是在组成人格的因素中,能引发和主动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人在面对不同种类的刺激都能做出大致相同反应的一种心理结构。换言之,人格特质就是个体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情境下中能够始终保持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倾向。而思维方式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依据研究者们提出的理论和观点,并受哈佛幸福课第十五课中沙哈尔(Shahar,2011)关于完美主义一讲的启发[17],我们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对完美主义者与追求卓越者的不同特点来概括完美主义与追求“完美”的差别,也就是其主要特征(见下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完美主义者对错误和失败的容忍度是以自我设定的高标准和追求完美的高投入为前提的,对细节的关注度主要强调的非重要性细节。

Table 1. 完美主义者与追求卓越者的核心特征对比.

核心特征的描述 完美主义者 追求卓越者
标准的自我设定
追求完美的投入
过度的自我批判
对生活的满足感
对事业的满意度
对细节的关注度
对失败的容忍度
对错误的容忍度
对失败的恐惧感
对不完美的掩饰
对成就的依赖度
对挫败的敏感度
对困难的应对力
发展的可持续度

四、完美主义的结构

对完美主义的结构划分可以有助于我们从更加细致和深入的层面来认识完美主义,结构划分研究的发展本身也反映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完美主义认识的深化。根据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学者们对完美主义结构的认识经历了由单维度到三维度再到六维度的一个发展过程。

1.单维度的完美主义结构。以伯恩斯(Burns,1980)为代表的早期研究者,最初以实证的方式对完美主义的结构进行研究的是“一维”的完美主义结构划分。作为最早编制完美主义量表的学者,其量表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自己订立极高的标准;二是假如自己犯错了,则他人将会看轻自己,且自己将会失败;三是只有保持自己的期望不遭受失败,才能成就好的未来。[18] 这反映了伯恩斯当时是从临床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针对完美主义者自身来建构单一维度的完美主义测试量表的思想。

2.三维度的完美主义结构。休伊特(Hewitt,1991)和弗雷特(Flett,1991)将完美主义看成是一种多元的人格特征并区分了三个不同的维度,分别为“自我取向的完美主义”、“他人取向的完美主义”和“社会期许的完美主义”。自我取向的完美主义(Self-oriented Perfectionism)为自己制定极高的标准及严格的自我评估。这种自我取向式的完美主义包括了显著的动机因素,而这些动机因素则反应出自己为了达到完美的地步而努力不懈并避免失败的心态。他人取向式的完美主义(Other-oriented Perfectionism)以不切实际的完美标准来要求他人,而且严厉的评估他人的绩效,虽然这种他人取向式的要求标准与自我取向式的要求标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他人取向式的完美主义行为却是针对他人。这种他人取向式的完美主义最后将导致直接责备他人,对他人缺乏信任或对他人怀有敌意。社会期许式的完美主义(Socially Prescribed Perfectionism)是指对他人严厉要求的满足。认为他人会对自己有严厉的高要求,而且自己应该达到他人所设定的不符合实际的高标准。这种社会期许式的完美主义,将因他人对自己设有过高及不可控制的标准,进而导致自己产生许多反应,如失败体验、情感脆弱、焦虑和沮丧等负面情绪,其原因在于个人感到没能讨好他人或者相信他人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个体若存在这种高度社会期许式的完美主义,将会非常地在意自己是否符合他人的标准,而且害怕他人对自己做负面的评价,并且认为能得到别人的注意及避免他人负面的评价是极其重要的。[19]

3.六维度的完美主义。以弗罗斯特(Frost)、马腾(Marten)等为代表的研究者在1990年提出,完美主义可划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六个具体的维度。[20] 第一个是关于自己的方面,主要包括四个细的维度:一是设定标准,是指为自己制定的高标准;二是怀疑行动,是指总怀疑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将事情做好或觉得自己如果要能把事情做好,需要要花更多的时间,甚至做了好几次才能做好;三是关注错误,是指害怕犯错,将错误理解为失败,消极对待错误甚至希望被否定;四是强调秩序,是指强调整洁和做事的组织次序性。第二个是关于对父母要求的知觉,主要包括两个具体的维度:一是父母的期望。认为父母亲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会有很高的期望,相信唯有杰出的表现才能被认可;二是父母的批评。指的是认为父母非常严厉,相信和害怕出错会受到严厉的对待或批评。

五、启示: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完美主义应持的态度

目前为止,心理学界关于完美主义概念的内涵还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完美主义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与思维方式本身具有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总结不同研究者的不同看法,大体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完美主义就是消极人格特质,另一派则反对将完美主义全部否定,提出以辩证的态度看待完美主义,认为完美主义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是消极与积极的统一体。消极特质论者认为,完美主义者的心理饱受“应该”、“目标”与“缺憾”的折磨。或许完美主义者的世界里有三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一是树立自己欣赏但不切实际的宏大目标,二是不断地被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所挫败,三是追求目标实现过程的直线式达成模式。这样,完美主义者的痛苦就可以想见了。而持消极—积极完美主义观点的学者认为,不能把神经质完美主义者的表现当成了完美主义的全部影响,正常的完美主义能建设性地应付自卑感。阿什比(Ashby)和科特曼(Kottman)的研究[21] 显示:有高自卑感和低自卑感的完美主义。高自卑感的人会表现出较多的心理困扰,而有较低的自卑感的人正常、积极地追求完美,表现出的心理困扰较少。他们把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定义为因追求完美而表现出过分的情绪痛苦的人。人们都会追求完美,但因为追求完美而成为“卓越者”与因对完美的过度追求而成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是完全不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 不宜将“完美主义”简单等同于“追求完美”。完美主义者从追求完美的起点出发,但并没有真正始终以正确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奔驰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他们受尽了追求完美的、有时是不必要的自我折磨,给人以追求完美的假象。完美主义者常常会打着追求完美的幌子让自己进行无谓地付出,因为常常让对非重要性细节的关注和对非真理或有真正价值事情的追求占据了他们生活的主要位置,玩一种让自己也感觉痛苦的智力浪费性的游戏。
  2. 不宜将“完美主义者”的使用过于随意化。日常生活中,由于词语使用的过于随意化,带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常常会发现无法对一个词进行准确的理解,甚至会产生误导。比如不少新闻报道使用完美主义来形容一个科学家或一个艺术家对一种境界的追求,这非常容易给一般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以误导,误以为完美主义是事业与人生成功的必备素质。人家实际上是追求完美的卓越者,而非完美主义者。虽然“追求卓越者”与“完美主义者”他们都对完美情有独钟,但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心理品质。
  3. 不宜完全忽略“完美主义”的积极因素。正如科特曼(Kottman,2000)所强调的那样,儿童与青少年的老师、孩子和心理辅导员能够认识并承认完美主义的“积极面”对他们的幸福至关重要。[22] 忽略完美主义的积极面,在某种意义上也将丢掉了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潜在资源,或者有可能把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个体身上所具有的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优势变成了他们承载着沉重心理负担的劣势。
  4. 不宜将“完美主义”等同于“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是个体身上存在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人格特质与思维方式倾向。如个体能够认识并加以良好的调适的话,是可以很好地利用使这种人格特质与思维方式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点完美主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和卓越的人也不都是完美主义者。研究表明,成功与成为完美主义者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5. 不宜将“完美主义者”的标签轻易贴到个体身上。正常的完美主义是一种顺其自然的行为,而病态的完美主义往往是一种被逼无奈的选择,通过这种完美主义借以达到一种内心的安宁。但遗憾的是,他们的追求往往无法完全让自身满意。过度的自我批评和对失败的恐惧叠加在一起。所以,病态的完美主义往往陷入到一种既无法面对又无力改变的强迫性误区当中,清楚明白地花费了大量不必要的精力。然而,“恐惧”和“需要”又使得他们不能轻易放弃这场必输的“心理游戏”或“精神游戏”。从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意义上讲,完美主义者就是不健康的,甚至是有严重精神问题的。有人不认真工作,说自己的老板是完美主义者;也有人用自己是完美主义者来为自己撑个门面,甚至找到了不按时完成任务的借口,这些都是有待讨论的。

尽管追求完美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可以鼓励身边的人追求完美,但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要注意不做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的本性为何会演变成完美主义甚至导致心理疾病,这确实很值得深入研究,也值得家长、老师以及整个社会深思。我们每一个人,每天可能都生活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但我们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能成为完美主义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侯振虎,美国东北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咨询与应用教育心理学系访问学者,中国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服务中心主任。

李  杰, 美国东北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咨询与应用教育心理学系学校心理学专业临床训练主任、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64d05a027ac50bde55f73bff.html. 2014-06-03.

[2] http://www.pku.org.cn/?p=26209. 2015-12-29.

[3] http://www.cz88.net/lizhi/daren/1291176.html. 2016-01-07.

[4] 訾非.(2004).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心理科学, 4, 493-494.

[5] Adler, A. (1956). Striving for superiority. In H. L. Ansbacher, & R. Ansbacher.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 New York: Harper & Row.

[6] Halgin, R. P., & Leahy, P. M. (1989). In the field: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perfectionistic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68, 222-225.

[7] Frost, R. O., Marten, P., Lahart, C., & Rosenblate, R. (1990). 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4, 449–468.

[8] Frost, R. O., Heimberg, R. G., Holt, C. S., Mattia, J. I., & Neubauer, A. L. (1993). A comparison of two measures of perfectionis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4, 119–126;Frost, R. O., Trepanier, K. L., Brown, E. J., Heimberg, R. G., Juster, H. R., & Makris, G. S. (1997). Selfmonitoring mistakes among subjects high and low in perfectionistic concerns over mistakes.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1, 209–222.

[9] Blatt, S. J. (1995). The destructiveness of perfectionism:Implic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0(12), 1003-1020.

[10] Terry-Short, L. A., Owens, R. G., Slade, P. D., and Dewey, M. E.(1995). Positive and negative perfectionis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8(5), 663-668.

[11] Blatt, S. J. (1995). The destructiveness of perfectionism:Implic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0(12), 1005.

[12] Hamachek, D. E. (1978). Psychodynamics of normal and neurotic perfectionism. Psychology, 15, 27-33.

[13] Bieling, P. J., Israeli, A., & Antony, M. M. (2003). Is perfectionism good, bad, or both? Examining models of the perfectionism construc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6, 1373–1385; Bieling, P. J., Israeli, A., Smith., J., & Antony, M. M. (2003). Making the grade: The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perfectionism in the classroo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5, 163–178.

[14] Dunkley, D.M., Blankstein, K.R., Halsall, J., Williams, M., & Winkworth, G. (2000). The relation between perfectionism and distress: Hassles, coping,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s mediators and moderator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7, 437–453; Dunkley, D. M., Blankstein, K. R., Masheb, R. N., & Grilo, C. M. (2006). Personal standards and evaluative concerns dimensions of ‘‘clinical’’ perfectionism: A reply to Shafran et al. (2002, 2003) and Hewitt et al. (2003).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4, 63–84.

[15] Rice, K. G., Vergara, D. T., Aldea, M. A. (2006). Cognitive-affective mediators of perfectionism and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0, 463-473.

[16] Parker,W. D. (1997). An empirical typology of perfectionism in academically talented childre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4(3), 545-562.

[17] http://open.163.com/movie/2006/1/6/K/M6HV755O6_M6I42KT6K.html.

[18] Burns,D.D. (1980b). The perfectionist’ s script for self – defeat. Psychology Today, 14, 34-57.

[19] Hewitt, P. L., & Flett, G. L. (1991b). Perfectionism in the self and social contexts: Conceptualization, assessment, and association with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456–470.

[20] Frost, R. O., Marten, P., Lahart, C., & Rosenblate, R. (1990). 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4(5), 449–468.

[21] 转引自訾非. (2004).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心理科学, 4, 493-494.

[22] Kottman, T., Ashby, J. (2000). Perfectionistic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3(3), 182-188.

NAJMH ad1

admin Posted in 编辑部
0

NAJMH_ad1

医学新闻 20160216

admin Posted in 2016.01, 医学新闻
0

1.美国内科医学年鉴杂志网站,由美国医师学院的研究人员文献综述指出, 如果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一致使用仿制药, 医保每年节省超过十亿美元的开支 (Ann Intern Med 2015 Nov 24; (e-pub))


2.最近的研究 发现了具有治疗白内障潜力的分子该分子可防止和逆转动物模型中白内障 (Nature 2015 Jul 30; 523:607) (Science 2015 Nov 6; 350:670)


3.2015121的美国医学会期刊的一项荟萃分析中, 研究人员评估了持续气道正压 (CPAP)下颌前移装置 (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压的影响 们发现,  两种方法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效果相似 (JAMA 2015 Dec 1; 314: 2280)


4. 2015123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中, 高危IgA肾病和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到接受支持治疗(包括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治疗)或免疫抑制治疗三年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组体重增加, 葡萄糖不耐受和感染的风险更大 (N Engl J Med 2015 Dec 3; 373:2225)


5.201511月美国肾脏病杂志的一项研究中, 长期透析1年死亡率预测为30%以上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加有指定的代理人出席姑息治干预计结果发现, 后一种计划中

参与者和代理人既定目标更一致 (Am J Kidney Dis 2015 Nov; 66:813)

 

6.1117美国内科医学年鉴杂志一项荟萃分析, 比较了外围温度计与中央温度计的准确性结果发现, 外围温度计检测发热特异性高, 但敏感性较低 (Ann Intern Med 2015 Nov 17; 163:768)


7.2015121临床传染病杂志的一项研究中, 研究人员评估了妇女无症状性菌尿的抗生素治疗效果结果发现, 抗生素治疗与复发性菌尿的风险较高, 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有关 (Clin Infect Dis 2015 Dec 1; 61:1655)


8.2015123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随机研究中, 研究人员评估了替诺福韦/ FTC (tenofovir)暴露前预防方案男男性行为者感染艾滋病毒风险的影响们发现, 干预组感染艾滋病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 (N Engl J Med 2015 Dec 3; 373:2237)


9.在消化内科杂志网站上一项前瞻性横断面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没有个人或家族肠癌病史晚期腺瘤患者兄弟姐妹晚期腺瘤的风险结肠镜检查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患者的兄弟姐妹晚期腺瘤的风险显著较高 (Gastroenterology 2015 Nov 13; (e-pub))


10.2015121内科医学年鉴的一项研究中, 研究人员使用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来评估中心性肥胖与死亡率之间的关们发现, 即使身体质量指数 (BMI) 正常的个人, 向心性肥胖与死亡率的增加相关 (Ann Intern Med 2015 Dc; 16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