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波士顿爆炸案想到的 | ![]() |
— 孔学君医师 |
||
• | 医学要闻 | |
— 杨薇医师 |
||
• | 表观遗传对自闭症的影响 | |
— 赵京雁博士 |
||
• | 关于败血症 | |
—刘沛昌医师 | ||
• | 用人工微生物对抗癌症 | |
— 谢国建医师 |
||
• | 器官移植现状简介 | |
— 王学恭医师 | ||
• | 波士顿爆炸事件将造成众多听力损失 | |
— 赵京雁博士 |
||
• | 消化科医师刘汤姆(Tom Liu, MD) | |
— 王晓春博士 |
||
• | 胎盘异常与高自闭症风险有关 | |
— 赵京雁博士 |
||
• | 天才儿童的特点及识别 | |
— 孔学君医师 |
||
• | 意识状态的测定 | |
— 武尉杰,谭睿教授 | ||
• | 灾难后的失眠问题 | |
— 袁建平 |
||
• | 普内医护人员应该知道的肠易激综合征 | |
— 流汤姆医师,张眉博士 | ||
• | 中医学和形而上学(14) | |
— 黄明达医师 |
||
• | 年龄相关性眼病的预防和治疗—饮食保健篇 | |
— 武丽医师 |
||
• | 环境荷尔蒙物质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 | |
— 张熙医师,宋一青教授 |
||
• | 群英聚焦常见病,哈佛礼堂尽争鸣——美中医学交流学会2013年常见病春季会议纪实 | |
— 牛江河博士 |
||
• | 辞旧迎新, 杂志腾飞 | |
— 黄河医师 |
||
• | 怀念我们的名誉主编Alexander Leaf教授 | |
— ACMES |
本期目录:二零一三年四月第三十期
环境荷尔蒙物质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
编译:张熙,PhD 审校:宋一青, MD, ScD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多因素疾病。而糖尿病目前已经成为导致心脏病、中风、肾功能衰竭、非创伤性下肢截肢和失明的首要原因,为国民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在影响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众多环境因素中,现代生活环境带来的新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广泛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类制品中的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问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于性激素并可模拟其生物学效应,被称为内分泌干扰物(EDCs)(又称“环境荷尔蒙”),主要有双酚A (bisphenol A, BPA) 以及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 More »
年龄相关性眼病的预防和治疗—饮食保健篇
武丽,眼科医师
世界范围内,欧洲是最先步入老龄化社会,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将步欧洲后尘,预计在2050年将成为老龄化社会。美国的老年人群(65岁以上)将会在2012-2050年期间增加104.3%,从而使64岁以上的老年人群(86.8百万)超过年龄15岁以下的人群(80.5百万)(seniorJournal.com),这是判定社会老龄化的指标之一。 More »
普内医护人员应该知道的肠易激综合征
英文稿: Thomas C. Liu,哈佛以色列医院消化科医师
编译:张眉博士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肠易激综合症(IBS)是我们面对的最常见的临床诊断之一。如果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我们经常对这个患者群体无能为助,感觉颇为尴尬。这意味着对于IBS患者的日常管理,我们应该有一个通用的临床指南。正如我们都知道的,IBS是一类复 杂的异源性疾病,但是我们将其划分为几个主要亚型,它很可能会变得更加容易处理,这样对普内医生对这个疾病的管理会颇有帮助。 More »
由波士顿爆炸案想到的
孔学君医师
近期发生的波士顿爆炸案致使3人死亡,260人受伤,震惊全球。
波士顿是美国首屈一指的文化城,著名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就座落在这个美丽的海港。笔者居此23年之久一直享受着这里的文化,祥和及恬静。2013年4月15日是个阳光灿烂的四月天,适逢美国的爱国日喜庆独立战争300周年,处处洋溢着节日气氛。 More »
表观遗传对自闭症的影响
赵京雁 博士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科学家们已经通过研究具有完全相同基因但不同的自闭症特征的双胞胎确定了涉及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表观遗传变化的模式。这项发表在分子精神病学 (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的研究,是同类型研究中最大的, 或许可以揭示环境影响调节某些基因的活性,从而造成自闭症及相关行为特征发展的生物机制。 More »
关于败血症
刘沛昌医师,哈佛以色列医院重症监护科(ICU)
败血症在过去二十年一直是美国内科重症监护室最常见的住院原因之一,而败血性休克更是重症监护室最常见造成多重器官衰竭和死亡的原因,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为了统一全世界的口径,一起来面对这个难缠又后果严重的疾病,世界三大重症监护协会,包含美国的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SCCM)在内,从2004年开始每四年举行一次大会,修订并公布最新的败血症治疗指引,这个活动称为Survival Sepsis Campaign。2012年冬天,在新泽西举行了第三次的集会,针对2008年的治疗原则进行了大规模的改正。不管你是不是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都应该对这些新条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毕竟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 More »
用人工微生物对抗癌症
谢国建 医师
一、克莱毒素
众所周知,许多慢性感染与癌症的发病风险相关。但另一方面,某些病原体在肿瘤内引起的急性炎症又可能使肿瘤消退缓解。人们在几个世纪前就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十八世纪晚期,纽约的一位外科医生,威廉克莱注意到,个别的肿瘤病人发生伴有高热的丹毒后,肿瘤会缩小。此后,克莱开始用化脓性链球菌随后又用灭活的化脓性链球菌和链球菌毒素(后来命名为克莱毒素。)注射到肿瘤内。尽管这种方法很大的副作用,即使以今天的标准来看,治疗的反应也是很好的。在不能手术的肉瘤病人中,52%的肿瘤完全消退,并生存5 年以上。而且21% 的病人无病生存至少二十年以上。回顾性研究证实这种方法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发热。 More »
器官移植现状简介
王学恭 医师
在介绍目前器官移植现状之前,让我们先简短回顾一下在过去近半个世纪以来器官移植领域中几个重要的里程碑。1954年第一例成功肾移植。1966年第一例成功肾胰联合移植。1967年第一例成功肝移植。1968年第一例成功心脏移植及第一例单独胰腺移植。1981年第一例成功心肺移植。1983年第一例成功单独肺移植,同年环孢素 A(Cyclosporine A / Neoral)被批准上市用于临床。1994年他克莫司(Tacrolimus / Prograf)被批准上市用于临床,隔年1995,麦考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 CellCept )也相继被批准上市用于临床。这三个药的临床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病人和移植的器官的生存率,同时也奠定了现代器官移植标准的临床治疗方案,而且也标志着器官移植领域从着重解决手术技巧问题转到加深认识机体免疫系统方面。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