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和雌激素的关系

admin Posted in 医学广角
0

最近我治疗了很多年龄介于45岁至55岁之间的患乳腺癌的妇女。根据最近的研究,每5名美国妇女中就有1名患乳腺癌。为什么妇女患乳腺癌的年龄越来越低呢?尽管现在的手术、化疗和放疗技术远比20年前先进,为什么一旦患了乳腺癌,年纪越轻预后就越差呢?
有很多因素可以导致乳腺癌的发病率增加。
首先,妇女在达到她们的事业巅峰期(40岁到60岁)之前因需要兼顾事业和家庭,面临更多的压力和焦虑。如果家里还有十几岁的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将会进一步增加这些职业女性的压力。在这个时间段内,这些妇女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逐渐失衡,她们的可使身体放松的激素水平逐渐下降,她们很难得到足够的睡眠,从而导致她们的抗压力能力下降。同时,她们在工作中往往据有非常重要的职位,高收入往往伴随着更多的责任和更高的压力。她们必须同时应对来自工作的和叛逆的孩子的压力。不断增加的焦虑水平可以损害她们的免疫功能,从而导致癌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
其次,雌激素主导状态可以刺激乳腺囊肿过度增生。妇女在更年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都会降低,但孕激素水平下降往往比雌激素快很多。失去平衡制约的雌激素,尤其是坏的雌激素—雌二醇就会成为细胞生长的刺激因子。雌激素能刺激乳腺细胞、子宫内膜和卵巢异常生长。同时如果妇女吃不健康的食物,譬如高糖饮食可引起那些过度生长的细胞的炎症从而导致基因的突变,乳腺细胞就会异常生长。
再则,工作紧张的妇女喜欢每天喝2到3杯的咖啡。她们觉得咖啡可以使工作更有效率。事实上,太多的咖啡消耗她们的肾上腺功能,减弱她们的卵巢功能,从而进一步降低她们的孕酮水平。降低的孕酮水平可以使他们更焦虑,睡眠不深。此外,咖啡刺激胰岛素的释放。高水平的胰岛素也可以作为生长因子刺激细胞生长。高浓度的胰岛素还能将血糖转化为脂肪。突然下降的血糖可以使焦虑的女性更渴望甜食。更多的脂肪组织可以储存更多的坏的雌激素。
更糟糕的是,一些工作节奏紧张的职业女性喜欢在晚餐时喝一杯葡萄酒来放松自己的精神。酒精能增强芳香酶的活性。芳香酶能使身体产生更多的坏雌激素。新的激素疗法使用芳香酶抑制剂来减少坏的雌激素的产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建议乳腺癌患者停止饮用任何含酒精的饮料以减少坏雌激素的产生。此外,酒精虽然可诱导睡眠,但总是让女人在半夜醒来,并伴有面红、潮热和盗汗。如果你真的喜欢酒,你可以在周末喝,并同时喝更多的水来加快体内酒精的排泄,这样你在睡眠时不必担心早起。
我们怎样才能推迟和防止乳腺癌的发生或改善乳腺癌的预后呢?
针灸能帮助妇女放松和减轻压力。针灸也有助于肾上腺和卵巢的能量供应,这样你的身体会产生更多的松弛激素如5-羟色胺、γ-氨基丁酸和孕酮。同时,女性应该改变她们的饮食习惯,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如羽衣甘蓝、白菜、西兰花、花椰菜等。这类蔬菜能阻断芳香酶的作用从而减少坏雌激素的生产。这就是为什么白菜和甘蓝在防癌食谱中都非常流行。
针灸还能平衡你的神经系统,使女性睡眠更深,并减少焦虑情绪。当睡眠改善时,你的消化能力变强,你可以更有效地吸收营养物质,并产生更多的抗氧化剂以防止炎症反应。深睡眠也会使你的免疫功能更强,可以更好地控制癌细胞。如果职业女性能定期使用针灸、冥想和瑜伽来减轻压力,并平衡他们的荷尔蒙,坏的雌性激素将无法达到能激活坏基因的水平。同时,完善的免疫功能可以更有效地监测和控制肿瘤细胞。每个人都携带癌细胞,只要我们的免疫功能是平衡完善的,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可以摧毁癌细胞。女性虽然不能避免压力和激素的变化,但是只要我们采用针灸和其他自我修复技术来恢复平衡,我们就可以预防或延缓各种癌症的发生。

2015年度可能改变世界的科学突破

admin Posted in 医学广角
0

2015年度可能改变世界的科学突破 – 生物学和宇宙学的发展进步占主导科学地位的一年

卢彦姣   谭睿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31)

 

据一些世界领先学者祝贺2015年的科研成果中显示,人造大脑、创造设计婴儿的前景、以及探测外星智慧生命的最初迹象的可能性,这些都只是2015年最重要的科学新闻报道中的一部分。

摆在顶尖科学家面前的问题是:你认为最近科学新闻报道中最有趣的是什么?什么使它显得重要?然而,得到的回复却是五花八门的,在edge网上有超过100个详细的回复,Edge网是科学家、哲学家以及融合科学和人文的“第三文化”爱好者的在线沙龙。

很多人提及到在基因编辑技术方面惊人的进步,此技术采用Crispr-Cas9原理,交换和改变DNA分子上个别的碱基。它通过调整精子、卵子和体外受精胚胎的基因,提出了人类“胚胎”工程的应用前景。

Mark Pagel(马克•帕格尔),雷丁大学的进化生物学教授,在回复edge网上的2016问题时写道,Crispr的应用意味着任何活的生物体的基因组可以沿着其DNA链的任何部位廉价且准确地加以编辑。

“通过修饰孩子母亲的卵细胞和父亲的精子细胞中的基因,他们将会生产出带有一定期望形状或是缺乏某种不良性状的设计婴儿。”

他补充道:“第一次真正且全面地设计人类不仅仅局限于科幻小说的主题:他们在我们家门口,等待被允许进来。”

同时,哈佛大学的一个Crispr专家——George Church教授相信未来我们可以讨论通过电子地或生物学方法来增强我们的大脑,其中包括涉及从单个神经细胞生长到神经网络的外科手术改进方法。

剑桥大学大学的自闭症专家Simon Baron-Cohen(西蒙•伯龙•科恩)例证了干细胞生物学的革命性发展。他受到“重新编程”的皮肤细胞具有转化为神经细胞能力的激发,然后把他们应用于“人造大脑”——2015年最重大的事件。

他解释道,此技术对于人类大脑的理解,大概要比从死亡患者取组织样品和用动物进行实验更加有用、合乎伦理。伯龙•科恩写道,这可能是理解自闭症儿童存在的问题所需要的游戏规则改变。

Alison Gopnik(艾莉森·高普尼克),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对于在过去的几年中,幼儿自己如何开始使用电脑和不再需要家长陪同情况下为何会使用接口很着迷。

Gopnik教授说:“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首次可以直接控制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这件事实是个警钟还是值得庆祝的?我们不知道,也不将知道至少20年后,今天2岁的孩子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

超越地球的智慧生命是edge网问题的几个答案的焦点。数以百计的行星的发和更多存在的可能性,创造了几十年来的外星智慧生命探索新的轰动。

例如,Mario Livio(马里奥·利维奥),天体物理学家和作家,他写道,开普勒太空天文台提供的信息显示,大约有100亿个类似地球大小的行星环绕着他们的“宜居”区域。

利维奥博士写道:“以经验为基础进行估算的出版标志着一个临界点,即对太阳系外行星的生活的探索从仅凭推测过渡到实际的科学。”

鉴于2015年时俄罗斯投资者Yuri Milner(尤里·米尔纳) 投资搜寻来自深太空的智能无线电信号,剑桥大学的天文学家,Martin Rees(马丁·里斯)对于发现来自智慧生命的无线电信号的潜力感到同样兴奋。

“即使乐观主义者评估可能性只有百分之几,”Lord Rees(里斯·勋爵)写道 。但他补充说:“一个明显的人工信号——即使我们不能破译它——将会传达宇宙中其它地方出现智慧生命的重要信息。”

流感来袭鸡遭殃 – 评析香港应对H7N9禽流感的最新举措

admin Posted in 2014.12, 医学广角
1

奥巴马感叹今年世事变迁越来越快了,仿佛地球的转动都加快了,以至于人们愈加手足无措。用这一感慨总结2014还真是颇为贴切。几乎每年冬天禽流感这一挥之不去的威胁就卷土从来搅动人们紧张的神经。今年的禽流感“明星”是H7N9,被认定感染率和致命率都属较强。各国和地区都严阵以待,如临大敌,反应迅速。此前香港已经有10人被确诊感染,已有3人死亡。所有感染者都曾在中国大陆接触过家禽。原因可能是H7N9禽流感于2013年2月在大陆初次爆发,引发对于这一病毒可能发生异变后在人类中传播,以致造成大规模瘟疫的担忧。

几天前香港一名妇女被确诊感染了H7N9禽流感病毒,随后香港当局从大陆进口香港的家禽中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这些促使港府提高了对该病毒的警戒级别。把对禽流感的戒备级别从“严重”提高到“警戒”,实行额外的防范措施,如多个市场将关闭21天,且暂停从中国进口家禽。前日并宣布于今年最后一天即12月31日上午扑杀15,000只活鸡。今年以来香港有关当局已经累计扑杀了20,000只鸡。

流感来袭鸡遭殃。港局反应是否得当还是过份夸张?其实港局这样做是有道理的。禽流感威胁巨大。较近一次是2009年,全世界因感染甲型H1N1流感而死亡的人数超过5000人,其中美国就有1123例死亡。美国当年10月甚至宣布国家紧急状态。这一宣令意味着美国可以跨越某些国家法令常规而行使特殊步骤,例如医疗机构可以为保护公众健康安全而牺牲病人隐私权向有关机构通报病情信息。本刊当年曾在本期特讯中专文评论,欢迎参阅。禽流感变种繁多,层出不穷,目前已有H7N1、H7N2、H7N3、H7N7、H9N2和H7N9等亚型。其中大多尚属温和不及人们最坏的估计,但其中高致病性H5N1和2013年的新禽流感H7N9亚型,不仅造成了人类严重伤亡也重创了家禽养殖业和肉类生产。所以疫情难料,防患未然,在这全球一体化,人类和物资流动快速的今天,国际社会不敢掉以轻心。今年东春世界如何对抗这一顽敌,让我们在遵循各项法度规章确保自身安全健康的前提下积极追踪拭目以待。

从骂人话被杂志发表说起

admin Posted in 2014.12, 医学广角
0

发表的文章包括广受瞩目的科研成果不时被揭发作假和误导从杂志上被撤销是人们关切的话题。为何会一再发生?人们研究发现许多原因十分荒谬,匪夷所思。在此总结一二,以达管中窥豹之效。

今年初一个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Computer Technology接受了一位来自澳大利亚一位读者的“投稿”。通篇几乎只有一句话:别再给我寄你的混账杂志了! 他只是想爆个粗口表示一下对自己的自由空间被垃圾信息充斥的愤怒,以便能彻底结束这种强摊强卖的事情。令他哭笑不得的是,该杂志的自动发表系统竟将这段文字作为独立”稿件“发表了,还成了该杂志最”简短“和”阅读量“最高的文章。如果不是其他人告知,该杂志社还没意识到他们的”自动“编辑系统替他们做了件多么荒唐的事情。

当你说一件事情如同是猴子能打出一篇文章,你是在说这是不可能的事件。然而国家标准化技术所的一位职员Alex Smolyyanitsky却证明猴子打文章之类奇事真能发生且概率不低。他用随机打字机写成的一篇“科研论文”先后被两份杂志接受。这些杂志的编辑真能读懂这些”天书“吗?原因是这类杂志注重收费而不是质量,更别谈同行评议。这样的杂志有多少,已经有多少这样的猴子文字被发表,真是不得而知。

瑞典著名的Karolinska研究所的胸科医生Paolo Macchiarini 做了3例人工气管手术,在手术后很快就作为一篇论文就发表在“胸外科年报”杂志上,在2011年作为世界新闻广为报道,称之为革命性进展。这一手术步骤是将病变的气管切除,然后放置包裹干细胞的塑料管,再用药物刺激新组织的生长。如此前沿的实验其实结果一点也不好: 3个病人两人死亡,第三个长期住院,且每4小时就需要吸痰清洗。现在Paolo Macchiarini面临的不是鲜花与祝贺,而是起诉。研究所开始了对Paolo Macchiarini医生的调差并发现只有一个病人签署过手术同意书,还是在术后2周才做。这位医生在意大利因为造假及诈骗被拘留,但现在已离开意大利赴俄罗斯作手术,且坚持对他的指控是没有根据的。预计对他的调查在2015年1月才能完成。上述乌龙文章由于匆匆发表,没有报告手术的主要合并症和气管手术漏气的现象,更没发现病人术后需要放置支架以使人工气管保持开放,术后5个月此病人死亡等事件。直到这些事故出现后才因发现造假被撤销,但恶劣影响已无法追回。

许多人大概还记得咖啡豆减肥的神话吧?Mehmet Oz医生在2012年电视发布会上宣布绿色咖啡提取物用于减肥这项”重大发现“和”奇迹“,成果发表在2012年的糖尿病杂志上,由于发表在重要杂志及电视节目误导了很多人争相购买。可谓轰动一时,名利双收。直到2014年9月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才指出这是毫无希望没有任何依据的减肥药,所谓研究成果大错特错。 这家造假的德克萨斯的应用食品科学公司被罚款350万美元。1个月后上述由厂家支付发表费用的论文也从糖尿病杂志上撤销。随后Federal Trade Commision指控这项研究的研究者科学犯罪。 Oz本人也将网站上有关绿色咖啡豆的内容全部删除,所幸这些所谓减肥抗衰老的奇特产品信息尚未被正式发表。人们痛定思痛总结教训,原本应是严谨和无bias的科研由厂家付款资助是这一乌龙成果能被炮制的主要原因。

总结:杂志本是人类发表交流思想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以造福人类的精神圣地,容不得半点虚假和不实。但上述乌龙事件却时常发生贻误深远。如何杜绝这类现象还公众交流领域一片净土,是我们即将跨入新的年份的人们尤其是国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育探索(二)—让人备受折磨的“名言”

admin Posted in 2014.08, 医学广角
0

王朝曦 博士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是近些年来在教育方面一句非常时髦的“名言”。

有人说这句话起源于台湾,也有人说来自香港。出自于哪里并不重要,关键是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开始时我是信了。

在被动教育环境中,考试成绩决定分班、升级、能否进入重点学校(小学、中学、大学)。如果将入学考试作为终点,那么学校教育看起来很像是赛场上的竞争。沿着从小到大的时间轴线排列,一场接一场。

田径竞赛以最先到达终点为判定优胜的标准,而考试以成绩为标准。没有多少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差,在激烈的竞争中,一般都会认为只有把自己孩子的起跑线提前一点,先学、多学一些东西,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更具有竞争优势,更容易胜出。龟兔竞赛的故事谁不知道,笨鸟先飞的道理谁又不懂呢?

既然认定这句妇孺皆知的“名言”有道理,就要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把孩子纳入进一个个教育竞赛的跑道上去,因为竞赛在随时随地地进行着,“越快越好,不然就耽误了孩子”。于是这句“名言”给家长们加上了难以承受的压力。很多家长认为自己这一代不够成功或成功不够,就一定要让孩子大有作为。自己再苦再累,为了孩子也在所不惜。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们天天忙于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学音乐、学英语、学钢琴、学书法。补习班五花八门,占去了孩子晚上和周末休息的时间。父母们苦不堪言,孩子们也疲惫不堪,美好的童年、孩提时代的童趣荡然无存。

为什么难以承受?因为这句“名言”给家长们造成了困惑。起跑线在什么地方?谁也说不清楚。但总的趋势是愈来愈往前提,是小学、幼儿园?更有甚者,认为在娘胎里就是起跑线。

“名言”给家长造成的另一类困惑是不知道该让孩子学什么。人类在未知情况下本能的学习方式是模仿,向榜样学习(在这一点上,大人和孩子既相同,也有不同之处,以后会讨论)。所以家长更喜欢询问一些“成功”家长,热衷于把别人的经验拿来移植到自己孩子身上。只要条件允许,尽量为孩子提供更多学习资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希望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

反过来看,如果能够在某些地方被别的家长咨询、模仿,就很容易形成我对孩子的教育是成功的自我感觉。在这种心理暗示下,跟着自我成功的感觉走,很多时候是在跟着感觉跑,会逐渐偏离了原来的教育目的,而一味地追求具体的、形式上的目标,如跳级、上各种补习班等。这样很容易形成盲目地攀比,也就是盲从。

从压力到困惑再到盲从,一环紧扣着一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名言”有着巨大的煽动力,将家长们牢牢地束缚在被动教育的循环中。

这对我们也不例外。当我女儿完成小学(美国)一年级时,她班上和她最要好的、比她还小一个星期的小朋友H(中国孩子)跳级了,秋天开学后直接上三年级。同时,她们班上还有一个中国女孩W也一起跳级了,但几个月后又被学校劝退返回到原来年级上学习。我女儿好像没心没肺,照样和H与W玩儿得开心。可时间一长,发现W在玩儿的时候处处要和其他小朋友比一比,比不过就很受不了,发脾气;而H总愿意显一显、压别人一头,以前的朋友也都不愿意再理她了。H与W的跳级,对我们心理上冲击是巨大的。作为父母,我们也很认真地讨论过是否对孩子过于放纵了,是否也要抓紧、也要跳级。但根据自身的经历和接触的其他事例,我们最终没有盲从地压迫孩子更努力地学习最终去跳级。

相信很多家长面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巨大的煽动力都有过类似的压力和冲动,也会进行认真地思考。常听到、看到的批评是:中国现在教育领域的利益集团利用这一口号来盘剥家长、获取暴利。但很少有家长因此能够坦然面对,摆脱盲从。“既然是以获取暴利为目的的宣传,我不会让我的孩子去学。。。,不会让孩子去干。。。”。但这个理由好像说服不了任何家长,减轻心理的压力。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理由来让家长摆脱诱惑呢?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对照自身经历,以及看到的、听到的社会上发生的事实,总觉得有不对的地方,这给人的感觉是个典型的似是而非(plausible)的命题。随着孩子不断长大和我们不断地观察积累,对这句话不断地有着新的认识。

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让我们不妨从细节上来审视这句话,看看有什么关键的细节,看看这些关键细节上有没有问题。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类比的是有起点和终点的径赛。只不过这种类比过于笼统,径赛有短跑和长跑之细分,对应地有不同的比赛策略。对于短跑,赛程短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调整,在起跑时占得先机的人即使不能拿冠军,也一定会名列前茅,所以对短跑来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最重要的比赛策略。而对于象马拉松这样的长跑来说,一开始冲在前头的可能掉队,一开始不冒头的却有可能后劲儿十足,起跑线附近的竞争相对不重要,反而是根据竞赛的情况不断调整的策略更重要。那么,教育应该是和短跑类比,还是和长跑类比?具体到一个人身上,人生更像是一场长距离的马拉松,而不是一闪而过的百米竞赛。在在起跑线上的教育只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中的一环,不能说它没有意义,但它不是一决成败的人生关口。所以教育的竞赛和长跑更类似。

如果仅仅用马拉松对百米冲刺的对比来否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好像仍然没有多少家长会接受。其中的问题在于家长更关注竞赛的终点。绝大多数被我询问过的人给出的教育终点答案是:考入名牌大学。如果在多问一句为什么?回答总是:“名牌大学毕业后好找工作。”

考入名牌大学,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目标,一个看得见摸得到的目标,一个很方便的目标,也是一个更容易比较的目标,更能在其他家长面前炫耀并得到更大的自我满足。另外,很多家长都走过高考,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这个目标有一定的把握度。可是名牌大学的名额有限,竞争的孩子很多,自古华山一条道,只能在分数上见高低了,至少目前还是如此。那么这个目标下的竞争策略只能是督促孩子多学、早学,最终就又转回到起跑线上来竞争了。

看起来家长们是跳不出被动教育的魔圈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将有限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循环中去。

虽然听起来更有道理,用马拉松对百米冲刺的对比还是不能让家长完全放下心理包袱,抛弃“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似是而非的命题。这是因为马拉松的比喻将教育竞赛的终点定位于人生成败,在大学之后了。而绝大多数家长的教育目标是考入名牌大学,因为孩子从名牌大学毕业后好找工作。

从上图可以看出家长的教育目标中隐含了一个关键的假设:考入名牌大学等于人生成功。

其推论过程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好找工作,也容易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就是孩子人生的成功。所以考入名牌大学就是对孩子教育的成功,教育的目的也就到达了。

所谓假设,就是常常被忽略了的问题, 是存在魔鬼的细节。很少有人认识到在考入名牌大学的目标里存在着假设,更没有多少人认真地考虑过这个假设是否成立。大多数人直接就认可了考入名牌大学就是教育的目标。有太多的理由来接受这个目标了,如前面讨论的这是个现实的、可以炫耀的、把握度大的目标,除此以外孩子的学校、其他家长、社会环境(亲戚、朋友、同事)、社会舆论都在强化这个目标。想不接受很难,要拒绝几乎不可能。

可是这个假设成立吗? 不成立!

因为以这个假设为前提确立的是家长的教育目标,而不是孩子的教育目标。进入大学是家长对孩子监护的终点,很方便成为家长的目标。但这同时也是孩子进入社会的起点。进入名牌大学只是为孩子进入社会提供了较好的起点,并不能决定孩子最终的人生成功。对孩子来说,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有个好的开始,更重要的是有好的人生结局。所以,这个假设将家长和孩子的教育目标分离了,而不是统一在一起。常常见到的高分低能的孩子,正是教育目标分离造成的恶果。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与事实不相符。长期巨大的投入,没有得到回报。

在这个假设前提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似是而非的名言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早学就成了常态,跳级也成为“成功”的代名词。这里隐含了另一个关键的假设:孩子在校期间以及走入社会后都是在和孩子年龄差不多的人在竞争。

与同龄的孩子相比,跳级的孩子肯定在知识学习上领先了。如果用最小上大学的年龄来看,目前已知的最大领先差距是8年(10岁上大学,对比平均18岁上大学)。但是跳级的孩子走入社会后,还是在和同龄的人竞争吗?不是,是在和所有年龄段的、不同阶层的人竞争。实际上,一旦进入社会,跳级的孩子所具有的领先优势就会迅速消失,因为年龄的优势消失了。

对所有孩子来说,在校期间的竞争内容明确(主要是在知识成绩上),竞争对手年龄差不多,接触社会面狭窄。走入社会后,则面对的是全新的竞争。在同一个单位中,已工作多年的同事既是朋友、导师,也可能是竞争对手。这阶段的成功,需要能够与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阶层的人相处,并获得他们的帮助与支持。可以肯定的是,如何与不同年龄的人相处、竞争是在以知识教育为主的学校里学不到的。

我们提出的主动教育,就是希望家长能够通过对这些假设的认真思考,重新设定教育目标,使家长的教育目标与孩子的教育目标尽可能地整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将目光从名牌大学的焦点上投射到大学之后,将孩子走入社会后的人生成功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人生成功的目标应包含三个方面:健康快乐,经济独立,精神财富。

这确实是一场马拉松式的人生竞争,竞争的真正起跑线不在学校,而是在其孩子走入社会的那一刻。学校里的教育是为竞争而进行的准备、训练,而不是竞争的本身。所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混淆了真正的竞争,强迫家长孩子提前开始了一场空幻的竞争。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的出发点上。这个人生的出发点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可以是中学毕业,也可以是大学、研究生毕业。

主动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否定学校教育(被动教育),而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主动教育也不可能替代学校教育,而是家长主动地向孩子提供学校里不能提供的教育,着重于知识以外的教育内容。即有共性,也有很多个性化的特点。很多时候是对家长的再教育和继续学习,要求边总结自身的经历边进行教育。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有不同的方式方法,这也要求家长和孩子能够长期地保持密切互动的关系,从学前直到成人进入社会以后。

主动教育能够帮助家长摆脱虚幻的学校竞争,通过减少无意义的教育投入以减轻家长的负担。

主动教育对家长有很高的要求。最困难的地方是要求家长将关注点从明确的、较近的考入名牌大学,投射到一个长远的、相对模糊的人生成功这一目标上。这里有一些数据可以说明其中的一些客观原因。下图的数据提供了中国一个直辖市2004至2009这6年期间新生儿出生时母亲的年龄分布情况。蓝色的条型图标代表每个生育年龄的百分比,红色线条代表了相当年龄的累积百分比。

在总数接近30万新生儿中,母亲的平均生育年龄在27、28岁之间。四分之三以上的妇女在30岁前有了孩子,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妇女在35岁前有了孩子。

这组数据说明绝大多数家长(至少是母亲)在进入社会没有多长的时间就有了孩子。家长还在为自己的事业奋斗,对社会的认识有限,对人生成功的认识也有限。很多主动教育的内容家长这时既没有意识到也没有掌握,对主动教育的把握度相对较低,自信心也不高。随着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家长通过自身的经历会逐步积累相关的教育内容,这种状况才会有所改变。

我不期望仅仅通过以上的讨论,就能使你摆脱“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诱惑与折磨。但我希望能够引起新的思考,开阔视野,将关注点投射到孩子进入社会后所应具备的东西,并考虑如何让孩子在校期间培养这些东西。因为现代科学发现,很多学校教育以外的东西,对于成年后的成功所起到的作用大于智商与家庭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关于这类研究,会在以后的部分详细介绍。

当你承受不住“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诱惑,或对主动教育感到困惑的时候,不妨考虑我们在上一部分讨论过的几个问题:

一、根据你的经历,在学校期间学到的什么东西对你成功或应该成功起到的作用最重要?你在毕业后工作中学到的哪些东西对你的成功或应该成功也很重要?这两类教育中,那些东西更重要?

二、根据你周围人士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你认为那些东西对他的成功或失败最重要?这些东西是从学校获得的,还是其他地方得到的?

三、从前两个问题所得到的东西,如果在你孩子进入社会之前就能掌握,是否可使孩子我更具有竞争力,更适应于社会,更容易成功?

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你会逐步积累主动教育的素材。我们在以后的部分会进一步介绍主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将积累的素材与我们的介绍向结合,可以形成个性化的主动教育。

终身伙伴和自闭症儿童的成长 (Life Buddy for Autism)

admin Posted in 2014.06, 医学广角
0

罗泽堃 (Andrew Z. Luo)

波市顿拉丁学校

在美囯, 68 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儿童有自闭症障碍。自闭症儿童有社会交往,语言交流的困难。许多自闭症儿童的研究表明,同年令朋友的支持和交往是有效的方法促进他们的发展。这种方法使自闭症儿童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中培训社交的能力。 More »

中国自闭症现状的几点意见

admin Posted in 2014.06, 医学广角
0

Tad Pu MD,北京和睦家医院

此次在中美自闭症交流会上我学习到许多新的知识,我只在杜教授有关中国自闭症的演讲的基础上再介绍一下中国目前在自闭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情况: More »

名人与自闭症

admin Posted in 2014.04, 医学广角
0

袁建平

自闭症是一种伴随终生的复杂的神经疾病,不能治愈。在最近二十年里人们做了大量研究,现在成人与儿童自闭症患者得到了更多的理解。自闭症可分为三类:阿斯佩格(Asperger)综合征( 幼儿孤独症)、未另行分类的全身性发育迟缓(PDD-NOS)和自闭症。阿斯佩格综合征与自闭症很接近、症状相似,患者有人际交流障碍,常有重复行为,性格固执。阿斯佩格综合征与自闭症程度有轻重之分。世界上有很多名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自闭症,他们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其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一、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

若论给近代物理学带来革命性变化的著名物理学家或科学家,爱因斯坦无疑是最重要的

一位。他的白日梦性格特质和家史都显示他有自闭症迹象。不过,他极有幽默感,属于特殊类型的阿斯佩格综合征。他有社交障碍,对个人生活非常敏感。从上学时起,他就很难学会其他正常孩子很容易就能掌握的东西。很难相信像他这样一位高智商的人在学校竟是“差生”。社交障碍让他很难找到工作,尽管他很聪明。

二、  阿马迪厄斯·莫扎特【Amadeus Mozart(1756-1791)】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奥地利作曲家)被尊为

现代西方音乐之父,他集作曲家、钢琴家和小提琴家与一身。现代音乐仍从他博大精深的作品中获得灵感。他过着孤单的生活,这让他更加专注于他的音乐艺术。据说他患有阿斯佩格综合征,对声音特别敏感。很难和他作理智的交谈,他经常漫不经心,鲁莽无礼,喜怒无常。从莫扎特的音符中就能找到的所有书面证据,他患有模仿言语症,也可认为是一种自闭症。

三、  比尔·盖茨【Bill Gates(1955.10.28-  )】

比尔·盖茨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商人、软件专家。他是世界最大个人电脑软件

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CEO)和董事会主席,被福布斯评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与1973年毕业于湖滨高中(Lakeside School),后去哈佛就读。他和保罗·阿伦一起与1975年创立微软公司。比尔·盖茨也被怀疑有自闭症,可能有阿斯佩格综合征,但尚未或获得证实。

四、  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1959 – 2009)】

迈克尔·杰克逊生于印第安纳州的加里,歌手、作曲家和舞蹈家,被赞为流行音乐之王。

1965年和他的兄弟一起涉足舞台演出,1971年期开始他的个人演出生涯。到1980年时已成为著名流行音乐歌手。迈克尔·杰克逊保持仍保持着最高票荣获格莱美大奖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他也是被怀疑患有阿斯佩格综合征的名流之一。

五、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 – 1943)】

尼古拉·特斯拉是美国著名电器、机械工程师、物理学家。他对现代交流电供电系统的贡献更广为人知。他被认为是现代科学家中智商接近爱因斯坦的人。他非常古怪,但很善于维护人间关系。他的思维有时很奇怪,比如,他从不进入门牌号能被3整除的房间。他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明显地显示他有自闭症。

六、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2 – 1727)】

艾萨克·牛顿爵士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史上做有影响的科学家之一,也是科

学革命的关键人物。不过,他生性害羞,不善于交谈。他非常专注于工作,有时还忘记吃饭。这也是罹患自闭症的人的常见特征之一。(过去我们说他工作时废寝忘食,令人敬佩,不知道他有病啊!–译者注)。他不会交朋友,也不懂社交,这表现在他和周围的人难以相处。

七、  哈里·杜鲁门【Harry Truman(1884 – 1982)】

哈里·杜鲁门,美国第三十三任总统,也被怀疑有自闭症,但没有得到医学诊断。 

八、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 – 1865)】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六任总统,普遍认为他有自闭症。

九、詹姆斯·加菲尔德【James Garfield(1831 – 1881)】

詹姆斯·加菲尔德,美国第二十任总统,被医学诊断为阿斯佩格综合征患者。

十、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1846 – )】

生于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斯皮尔伯格是世界著名导演和制片人。他的最佳影片有《外星人》、《拯救大兵雷恩》和《辛德勒名单》。由于他行为怪异,也被怀疑有自闭症。

十一、亚历克西·瓦恩曼【Alexis Wineman(1994- )】

出生于蒙大拿州的亚历克西·瓦恩曼当选为2011年度蒙大拿小姐。当她11岁时被诊断为全身性发育迟缓。她是第一位参加“美国小姐”选美的自闭症选手。 

十二、禅洲田尻【Satoshi Tajiri(1965 – )】

禅洲田尻是日本知名电子游戏制作人,也是自闭症名人。他配确诊为阿斯佩格综合征患者。 

十三、达丽尔·汉纳【Daryl Hannah(1960 – )】

出生于芝加哥的达丽尔·汉纳是一名演员,今年54岁的她已出演五十多部影片,票房也屡有佳绩。汉纳17岁时就开始演戏,前不久她还出现在罗比·威廉姆斯(Robbie Williams)的电视音乐“感觉”中。这位著名女演员在最近的《人物》杂志的专访中透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被诊断为自闭症。汉纳有阿斯佩格综合征表现,她坦承这影响了她的演艺生涯。 

十四、蔻特妮·洛芙【(1964 – )】

蔻特妮·洛芙出生在芝加哥,音乐人,作家和词作家。还是孩子的时候她就被诊断为轻度自闭症患者。父母离婚后,她有很长一段时间被寄养在别人家里。蔻特妮于1989年组建了自己的乐队。生活中她有两段不幸的婚姻,2004年她四十岁时曾一度想自杀。

十五、大卫·伯恩【(1952 – )】

大卫·伯恩生于苏格兰,曾获奥斯卡最佳音乐奖,现居美国。从小就对音乐感兴趣,却被学校的乐队拒之门外。他学习弹吉他,在1971年成立自己的乐队。他有阿斯佩格综合征表现。早年他就说自己很特别。他出版了自己的音乐专辑,还未多部电影,如《华尔街》配乐。 

十六、唐·艾克劳德【(1952 – )】

唐·艾克劳德,加拿大人,生于渥太华。演员、喜剧作家和歌唱家。他因在星期六晚直播的美国喜剧中表现而声誉鹊起,他是该节目的编剧,也是该剧前四季的最年轻的角色成员。艾克劳德在一次采访中说,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被诊断患有阿斯佩格综合征。

(袁建平节译自http://www.presidiacreative.com/famous-people-autism/)            

教育探索(一)—跳出被动教育的魔圈

admin Posted in 2014.04, 医学广角
0

医学广角

 

 

王朝熙  博士

教育,这是个永恒的话题。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和标志,是社会将累积的知识、技能和价值主动地传给下一代的过程。

如果用和我职业相关的术语来描述:教育是人类文明的遗传方式,有独特的自身复制、繁殖和变异方式。

受教育已被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联合国1966年国际公约要求所有缔约国保护人的受教育权。

作为基本人权,接受教育是每个个人在文明社会里生存的基本条件。无数的历史经验和科学研究证明,接受更好、更系统、更高等的教育,与提高并维持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密切关联。简单地说,好的教育更有可能带来健康、财富,即社会中普遍认可的人生成功。

必须说明,教育和人生成功这一关联性不是绝对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因果关系。那些历史经验和科学研究证明的只是观察到的现象关联,仅能够说明接受好的教育更有“可能”成功(更高的成功几率),而不是“保证”你的成功。对“可能”和“保证”之间区别的探究,如何提高“可能”以至于更接近“保证”,是对教育本身的思考、研究和行动的动力.

教育创造了社会价值,并不断地传承、改变这些价值。教育与人生成功的关联性(即可能性)本身就创造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改变这些社会价值。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你可以批判这些陈旧的价值,但你很难否认这些根植于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还在当今社会中发生着深深地影响,驱动着一个个家庭和个人不懈地投入、奋斗。

在中国历史上,教育与人生成功关联性的顶峰在于对社会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就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科举制度。即使在今天其“一考定终生”的概念也仍然通过高考、公务员考试对社会发生着巨大、深刻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里,教育与人生成功的关联性将教育本身给产业化了。按照商业运作的要求和特点,产业化反过来也改变了教育,尤其是标志性的学校教育。产业化将教育的目的简单化并强化,将教育的内容系统化,将教育的方式专业化、规模化、普及化了。原本的教育涵盖了知识、技能和社会经验,以及获得知识、技能和社会经验的能力培养。其中,技能教育由于难以量化评比,不利于系统化、规模化和考评。社会经验教育和获得能力培养更利于通过个性化方式进行。所以,只有知识教育更适应于产业化教育的特点。

教育产业化的结果改变了社会价值:将教育简单化、标准化为知识教育。产业化的方式用相对统一的知识内容、方法进行教育,用掌握知识多少的简单标准(考试)来鉴别个人的能力。最终演化为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模式。而为个体在社会中生存培养所需的能力这一教育最终目的则被模糊、遗忘了。

在应试教育的文化氛围下,每个人一代一代地重复着教育的循环,从出生开始(甚至出生前),沿着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这样的途径接受教育、越过一个一个的考试门槛,逐步走入社会。对个人来说,在知识教育中是被动的,不能自主决定教育的内容,也不能自主决定学习的方法。政治课必须上,政治考试必须考。这是被动模式的教育。成为父母后,表面上可以自主决定孩子的教育,但可选择的只不过是不断地创造出来的、为应试服务的、新的知识教育产品,最终只能监护孩子沿着同样的途径接受教育,完成知识教育的一个循环。而孩子又会接续下一个教育循环。在知识教育循环中,忽略教育的最终目的的结果是被动盲目地、尽一切可能地追求所有可能获得的教育。这正是教育产业化最理想的市场。随着教育产品的日新月异,教育的成本也快速增加,成为每个家庭繁重的经济负担。

被动接受教育的人在以应试为主的学校教育期间,没有学到很多必要的技能和社会经验,很多时候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初入社会时常常无所适从,必须从头学习很多必须的东西,这还是被动的学习。同时从精神和生活上又有着对父母深深的依赖。另一方面、需要用人的地方却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不得不对刚入社会的新人从很多基本的地方开始培训。

我本人就是一个被动教育的产品,经历过从学校到社会转型中的迷茫、痛苦和教训。当有了自己的孩子,自然要承担起做父母教育孩子的责任。从过去的经历,不希望孩子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重复我走过的弯路,希望教给孩子一些很重要的东西,特别是经验和能力,这在学校里是不教的或被忽略的。同时也体会到,如果在走入社会前,父母能在这些地方给我一些教育,不用很多,肯定能做的更好,好很多。

那么这些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如何开始?

两年多前和邻居的一次聊天,给我提供了寻找答案的机遇。邻居姓李,是一家公司的老总,事业比较成功,可以大部分时间在家里办公。他有个比我孩子大一岁的女儿,在重点小学念书,学习成绩很不错。但刚上小学就感到学习压力太大,功课繁重。为了帮助孩子的学习,他下了很大一番功夫研究学校的课程,和孩子一起学,使她成绩提高很多。在这过程中,他有自己的心得:应该有更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快乐地学习,从学习中体验快乐,同时还有竞争力。

在聊天中,我提出了几组问题:

一、当你大学毕业时,不论学习成绩如何,与同学之间的差别不会太大。经过多年工作,你应该是同学中在生活事业上很成功的,现在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应远远大于毕业时。那么,在学校期间学到的什么东西对你成功起到的作用最重要?你在毕业后工作中学到的哪些东西对你的成功也很重要?这两类教育中,那些东西更重要?

二、你有过招聘、用人的经验,经历得人和事也够多了,应该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那么,对一个新毕业走上社会的人,你认为被招收的人身上应具有什么样的东西对你的事业和那个人个人成功最重要?这些东西是从学校获得的,还是其他地方得到的?

三、从前两个问题所得到的东西,如果在你孩子进入社会之前就能教给她,是否可使她更具有竞争力,更适应于社会,更容易成功?

我不知道他对前两个问题的答案,但经过深思后对第三组问题的答案很明确:“是的”。

上周末我的一个亲戚从国内出来度假。他目前在国内一个猎头公司工作,主要集中在高端人才的评估、招聘。在这之前,他在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了很多年,经常搞大型的招聘会,主要针对的是刚毕业走上社会的新人。当我提出上面的问题时,他不加思索地回答:“我看到的百万及年薪的人才是有共性的,这些共性在刚毕业的人身上是不具备的。。。”他对第三组问题的回答也是肯定的。

这些共性是什么,我以后会讨论到。

我想这几组问题对大多数家长来说都是很有意思的。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部分,有独特的生活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其中不少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所以,如果认真思考,对第三组问题大多数的回答也应该是肯定的。我给自己制定的理想目标是将大约50%我们积累的东西交给孩子。我相信,即使我们只能完成20%,也能让孩子生活得更好、更成功。

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我对教育探索中最关注的地方。

我相信很多人有着和我相同或相似的问题。

通过那次和邻居的聊天发现,虽然我们经过不同的人生途径,最终对给孩子的教育有很多共同的认识和理念,也都愿意按自己的理念行动。我们希望追求一种跳出被动教育循环的,主动选择实施的新型教育。一种不仅家长有足够的知识、自信和能力进行的,而且孩子也能够逐步自主参与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替代知识教育,而是补充不足,使孩子能够更均衡地发展。与被动教育相对照,我将这种教育称为主动教育。但还是不太满意,仍然在寻找更好的名字。

在当时我们还有太多的问题没有答案,但找到了共同合作的起点。在以后的合作中,我们成为了朋友。其间,我比较懒,“君子动口不动手”,想得多做的少,但还是探索出不少答案。而李总则直接动手了。两年后,他放弃了公司的工作,给自找了个全职的教育工作,同时也给我的构想提供了一个平台,就是北京长青藤教育,以学前教育作为出发点。今年夏天,我应邀给参加北京长青藤教育的家长们做了两次讲座,这些文字就是基于讲座补充整理而来的。

对于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我现在能够给一些答案与大家分享。

孩子“犯错误”怎么办?

admin Posted in 2014.02, 医学广角
0

 王朝曦  博士

摘要:如何处理孩子的“错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有家长都会遇到并被不断烦恼的问题。人们通常的认识是:既然有了“错误”,就应当及时纠正,任其无限制地发展,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纠正孩子的“错误”,理所当然地就应该使用某种程度的强制手段来。指责、批评、剥夺孩子的某些权力、甚至体罚等不同程度的惩罚手段也往往会被认为是合理的而被普遍使用。可是,很少有人能够克制一下纠错的欲望,先考虑这样的问题:“会不会孩子没有错?”常常被人忽略的事实是:家长眼中孩子的“错误”,实际上是孩子大脑发育过程中表现出的正常行为,却被家长“错误”地解读为孩子“犯错误”。也就是说,这是个心理游戏,根源于家长对孩子行为的不恰当的心理认知,进而通过本能反应采取不当的纠错行动,结果常常不能达到所期望的教育效果。讲座中我们总结了有关大脑神经科学的最新进展,系统地介绍了孩子大脑发育的特点,特别是情绪产生的机制和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描述了各种常见的引起家长感知孩子“犯错误”的类型,并详细讨论了引起家长产生如此认知的原因。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使用不当的处理方法会对孩子的大脑健康发育造成伤害。最后,我们讨论了如何处理孩子“犯错误”的原则和简单、实用的方法。我们希望通听众能够使用全新的视角看待、理解孩子是如何“犯错误”的,并使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处理应对各种“犯错误”的情况。首先,我也是一位家长,有个已经10岁的女儿。

而今天的话题,完全来自于一个偶然的经历。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送女儿去中文学校上课,在等待的时候与几位家长聊天,讨论到孩子教育的话题。听到我介绍对教育感兴趣时,其中一位家长直接了当地问我:“既然你对孩子教育很有研究,那么,能不能用一句话告诉我:孩子犯错误了该怎么办?”我当时一愣,以前考虑过这个问题,也有一定的答案,与传统观念有很大的不同,不容易让人理解。从没有想到过如何向家长详细解释。我当时不加思索地回答:“如果你要让我用一句话来回答你,那就是:孩子没有错误!再多加一句话是:认为孩子有错误是家长的问题!”从家长们惊讶的反应中我能感到他们从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就向他们解释,我需要给他们介绍相关的知识,才能帮助他们了解并选中适当的处理方法。

大脑细胞解析图 [来自网络)

大脑细胞解析图 [来自网络)

今天我就愿意和大家一起来就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首先,我想先给大家看两个“孩子犯错误”的案例,都是从网络上摘录下来的。

案例1、5岁的女儿不喜欢喝水,妈妈就规定她每天喝水的定量,不喝完就不让看电视。孩子有一天没完成喝水的定量就哭闹着要看电视,妈妈要求她喝完了才看,结果喝完了还哭哭啼啼,妈妈觉得“真烦人。”于是就让她自己在房间里呆着,哭完了再出来。。。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冲突逐步升级,孩子最终不能控制地大闹了起来,结果妈妈希望在网上寻找解决的办法。

案例2、大热天(35度以上),4岁孩子非要穿冬天的靴子,死活不肯脱下来,还要穿到学校去,也不怕人笑话。妈妈不知道孩子这是“犯啥病了这是?”

这两个案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也许在座的各位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很多家长看孩子,或多或少都觉得孩子有很多错误、很多的毛病。那么孩子为什么会“犯错误”呢?家长又该怎么办呢?我前面提到“孩子没有错误!”,“错误”产生于家长对孩子某种行为的心理认知。家长对孩子“错误”的处理常常会引起孩子的负面情绪。而长期的、不引起家长注意的负面情绪会极大地影响孩子大脑的正常发育,我今天就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1、情绪与大脑发育的规律

2、大人眼中孩子的“错误”是如何形成的?

3、如何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

第一部分,情绪与大脑发育的规律

首先,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脑神经学科领域对大脑发育的最新发现。对大多数人来说,大脑是极其复杂、神秘的,令人望而却步的。但实际上没有那么可怕,只要花上一些时间,再加上些耐心,就会发现了解大脑还是很有意思的。特别是如果你还了解一些电脑的知识,就更容易了。人脑和电脑都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在功能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相似的地方在于都具有以开关为基础的网络结构,用来实现信息存储、运算、反馈这些信息处理功能。电脑的CPU各组成部分有大致相同电子结构,就是由大量的小电路组合成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中小电路由电子开关控制开通或关闭。所有的信息存储和运算都是在这个电子网络中实现的。人的大脑也是一个网络,叫神经网络。由一种特殊分化的细胞组成,叫做神经元(neuron)。为保证信号的传递,神经元之间形成了特殊结构的连接装置,叫做突触(synapse)。突触是信息处理网络的开关,处于不同开关状态的突触组合,构成了信息存贮(记忆)的基本模式。神经元以突触为开关形成的神经通路,是大脑进行数学和逻辑运算的基础。

 

智商是常用的衡量人脑的认知能力的指标。认知能力也就是大脑信息处理功能。从信息处理网络来看,突触连接的越好,神经通路处理信息的效率越高,大脑就越聪明。所以高智商对应于连接更好的神经网络。如果将我们对信息网络的认识应用到教育上,那么需要关心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让孩子发育一个连接得更好的神经网络。

不论是从规模还是从空间结构上看,大脑的网络结构远远比电脑的网络复杂。人脑的神经网络是不可能被预先设计出来。或者是说:人脑的神经网络是不可能在出生时就已经构建完成了的。现在已知人脑发育的绝大部分发生在出生以后,人脑认知功能最重要部分的发育也发生在出生以后。以前人们根据大脑重量的增长,估计大脑发育到十岁左右就完成了。现在依据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发现大脑的发育过程要一直延续到18至25岁,差不多占据了人生最初四分之一左右的时间。

自然的长期进化,给大脑形成了一套精妙而独特的机制,用来构建神经网络。刚出生时,大脑所有的神经元细胞都已产生并迁移到适当的部位,但是神经元之间绝大部分的连接都尚未存在。据估计新生儿的突触数目不到成人的三分之一。新生儿的大脑神经网络能够处理的信息非常有限,仅仅能做出基本的神经反射。

孩子出生后,因为受到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各种神经连接就会快速地、随机地搭建起来。同时已生成突触也存在着凋亡、消失的过程。在幼儿发育的早期,新生成突触的速度大于凋亡的速度,在三岁左右达到高峰,远远超过成人所需要的连接数目。在神经网络形成过程中,连接网络的突触是随机产生的,但决定哪些突触需要保留、哪些突触又需要裁减的过程却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大脑获取的外界环境信号决定的。如下图所示,环境信号传入大脑,引起神经元兴奋传播到突触,被激活的突触释放神经递质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同时,被激活的突触两端可释放生长因子,维持突触的生存,保留了信息处理的神经通路。长期没有被激活的突触,因为缺乏生长因子的作用则逐渐萎缩、凋亡,这部分神经通路因缺少使用,得不到足够生长因子而逐渐萎缩、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