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病史可导致

Editor Posted in 2009.12, 医林史话
Comments Off on 皮肤癌病史可导致

顾晔博士

 

皱纹(光损伤的一种)的产生可能是几种环境因素的结果,包括抽烟、体重,以及不使用防晒品。这是对双胞胎进行测试的结果。俄亥俄州Case医学中心的Elma D. Baron医生在12月发行的《皮肤病学档案》 (Archives of Dermatology) 杂志中指出,皮肤癌病史也跟面部皮肤的光损伤密切相关。“在这些接受测试的双胞胎中所发现的抽烟、体重、防晒、皮肤癌和光损伤之间的关系,将促使人们减少有害的行为。”

研究人员这项对双胞胎的测试,为阐明环境对皮肤老化的影响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采用双胞胎为测评对象,消除了遗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之前,有关遗传和环境因素对皮肤癌的导致方面的分析非常有限。 More »

疫苗是怎样发现的?为何疫苗叫vaccine?

Editor Posted in 2008.12, 医林史话
Comments Off on 疫苗是怎样发现的?为何疫苗叫vaccine?

疫苗接种法是由英国人爱德华·琴纳(Edward Jenner,1749~1823)在1798年发现的。当时的最大病魔是天花,夺去了欧洲难以计数的的人口(在中国也肆虐过,据考前清顺治皇帝就是死于此魔)。然而琴纳发现挤奶女工极少得天花。以此线索,成功发现了通过接种牛痘,即人工感染一种牛的病毒(症状较轻)达到增强免疫力,抵抗天花的预防手段。在拉丁语中牛叫vacca,牛痘叫vaccina,因而琴纳就命名疫苗为vaccine。时过境迁,人类早已战胜并消灭天花,各种疫苗也和牛没有多少关系,但为了纪念琴纳和牛,人们依然称疫苗为vaccine。

笑气 是怎样发现的?

Editor Posted in 2008.06, 医林史话
Comments Off on 笑气 是怎样发现的?

有一种令人发笑的气体。它是氧化二氮,无色有甜味气体,又称笑气,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发笑,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及浓硫酸。其麻醉作用于1799年由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现。该气体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 笑气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是一种无色气体,人吸入后狂笑不止,具有麻醉作用。戴维发现“笑气”具有麻醉性,事后他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我并非在可乐的梦幻中,我却为狂喜所支配;我胸怀内并未燃烧着可耻的火,两颊却泛出玫瑰一般的红。我的眼充满着闪耀的光辉,我的嘴喃喃不已地自语,我的四肢简直不知所措,好象有新生的权力附上我的身体。” 
不久,以大胆著称的戴维在拔掉龋齿以后,疼痛难熬。他想到了令人兴奋的笑气,取来吸了几口。果然,他觉得痛苦减轻,神情顿时欢快起来。就这样,笑气被发现,开始为人类减少痛苦,增添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