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体看待中医经络的本质

admin Post in 2015.10
0

王海鹰, MD, Lac 麻醉主治医师,执照针灸医师

宾州圣鲁克斯大学医院 麻醉科

 

中医经络的定义、结构和功能:
《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经脉系統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這是经脉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十二经別、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系統包括十五别絡、浮絡和孙络。

经脉来源的另一种可能,地之五行为了与天之六气相配属,在地之五行之后又加上一个火,即木、火、土、金、水、火。地之六行与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相对应。即“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素问·天元纪大论》)。以天之风、火、热、湿、燥、寒六气,三阴三阳六气所化,而风化厥阴,热化少阴,湿化太阴,火化少阳,燥化阳明,寒化太阳。以地之木,火,土,金,水,火配以三阴三阳,即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君火)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请参考附表(1)所示:天地之间,相对无形(天之六气)和相对有形(地之六行)六对要素,以阴阳属性对应起来。

天地之间相互联系又有天干地支学说:天干地支简称“干支”。《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以阴阳五行关系构成六十种组合的循环系统,象一个复杂的信息调控系统。古人以此为天地之气机,来解释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气象:阴、阳、风、雨、晦、明;推算时空,风水的变化规律;阐明外部空间对地球的影响:揭示动物和人(十二生肖)与干支的关系等。

天地与人之间的联系:中医主张天人合一,《黃帝内经》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中医认为天干地支与人体上径络阴阳变化和功能都非常相似。天地人三位一体再次体现在人体经络上。另外天地互为阴阳,“地”相对有形和“天”相对无形相表里;人参天地,在人体这个小天地中,自然会在“形”和“神”之间,有形和无形之间,表现出阴阳和表里的关系,此辩证和对立统一的关系始终贯穿在中医理论中。

中医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了三个要素:(1)手足的名称,(2)阴阳的名称,(3)脏腑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如附表(2)所示。

如果将表(1)和表(2)合并就会看出十二正经与五(六)行六气的关系,天地人之间构成了一个相互开放的交流系统。如附表(3)所示。

手足十二正经本身起始于相应的脏腑,相连于手指端、面部五管旁、足趾端,终止于相对应的脏腑。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组成一个闭锁的循环系统。请看附表(4)所示。

中医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任脉和督脉。它们的名称、起止和主要功能如附表(5)所示。

中医十二经别、十二径筋、十二皮部和络脉因篇幅有限,笔者将它们由浅入深与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联系起来如附表(6)所示。

如果将十四经脉按循行路线画出来就构成人体大概的框架。如果将奇经八脉和更细小的络脉画上去,就构成一个全身闭合的网络系统。从表(6)自下而上的看,奇经八脉中包括气海,血海,五脏六腑之海,十二经脉之海,阴脉之海,阳脉之海,髓之海。而十二经脉包括水谷之海。这些海由经络系统象绵延不断的河流联系起来,并灌溉着全身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中医经络系统有形的部分。

这个网络系统在大脑没有一个重要经络起始,好象中医在大脑留下了空白让后人去填补;但大脑与经络系统有着广泛的联系,其中督脉在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络脑。笔者在此有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古代中医重视大脑,阳脉之海督脉的起点应该在大脑而终点在胞宫;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宫终止于大脑,这样才更附合中医阴阳和经络运行的规律。中医经络开放于天地,也可以说中医经络做为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于大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中医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运行气血、营养脏腑;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感应传导信息和调节人体各部分的功能。

一)运行气血,营养脏腑。

气血是中医基本理论之一,概念上有其特殊性,在另外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功能上气血是人体的动力来源和物质基础。气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运扺全身各处,以“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灵枢.脉度》)。人体气血通过十四经络为中心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将充足的营养和能量川流不息地传送到各个脏腑组织,发挥其营养机体和抵御外邪等作用。

二)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

1)联系脏腑:十二经脉毎一经起始都是络属一脏一腑,阴阳相表里的关系。经气起于手太阴肺经,之后相继以手足,阴阳和脏腑的络属关系,上一经脉止点与下一径脉起点相联,最后止于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挟胃注入肺中,至此经气重新起于肺中开始下一个循环。(十二正经与奇恒之腑尤其是大脑的联系,主要通过任脉-阴经之海和督脉-阳经之海进入大脑。)

2)联系体表和全身各部: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从胸走手循行于上肢内侧,手三阳从手走头循行于上肢外侧;足三阳从头走足循行于躯干背外侧和下肢外侧,足三阴从足走腹胸循行于下肢内侧和躯干腹侧。每条经与脏腑有固有的络属关系,其经气在运行途中通过十二经别、十二径筋、十二皮部和络脉聚散分布于筋肉、经筋和皮部。故《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位于体表的目、舌、口、鼻、耳和前阴、后阴等五官九窍,都是经络循行经过、起止和联系的重点部位。而经脉所络属的脏腑自然与官窍联系起来。

三) 感应传导信息和调节人体各部分的功能:

经络有感应刺激和传导信息的作用。针刺中所谓的得气的感觉就是经络感应和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经络能调节脏腑的功能活动,使人体生命活动保持协调、阴阳平衡的状态。中医在人体发生异常时都是通过辩证归经来运针和施药。

中西医在经络上的争论不亚于心与脑的争论。中医强调功能性,经络上穴位的特殊定位性,循行途径的特异性。西医强调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中西医耗费很大的精力,用现代化手段探索一种特殊的组织来证明经络的存在,至今并无今人信服的结果。目前存在很多理论和假说:

1)西方主流医学界认为经络是不存在的。因此,針灸的功效没有确定的现代医学解释。

2)细胞社会学经络理论。

3)细胞间隙说经络理论。

4)放射狀毛細血管说经络理论。

5)体液论经络理论:认为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6)神经论经络学说:认为循经感传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

7)能量论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

8)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经络学说。

9)全息论经络学说。

10)心能源理论。

笔者认为西医或中医在经络的认识上都有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由于思维方法,研究方向和技术的限制,上述的理论和假说只可能是经络的一部分,如果下功夫去研究,会成为中医某方面的专家,会有其片面性。如果能抛开有形和无形,偏见和局部观点,从整体出发也许会有不同的发现。

中医经络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

前面讲到的中医经络系统,是中国人的祖先在医疗实践中用大脑的智慧发现和推断出的人体内营养、信息传递和机能调节的网络系统。虽有自然规律和简单人体结构特点为理论依据,而且行之有效,看似完整而且自成一体,只需内求(无形),无须外求(有形)。但中医不应该是一个闭锁的系统而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依据中医形神兼备的理论,形态和功能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所以中医这个网络系统的有形部分,需要在结构上,吸收现代医学400年来的研究成果 ,补充解剖和生理学基础。

一)循环系统也叫心血管系统(Circulatory system): 英国医生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 1578-1657) 1628 年通过动物试验阐明了血液受心脏推动,沿动脉血管流向身体各个部位,并且越分越细,沿着静脉血管返回心脏,构成一个环流不息的闭锁式网络循环系统。因篇幅有限请看附表(7):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

1)循环系统是生物体内的运输系统,它将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由肺吸进的氧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器官的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入血液,经肺、肾排出。

2)输送内分泌激素到靶器官调节其功能。这里内分泌激素来源于内分泌系统:包括所有分泌激素的无腺管的内分泌腺体,直接将激素分泌到细胞外液、局部或进入血液系统运送到运处靶器官发挥调节作用。

3)输送白细胞、淋巴细胞和抗体到全身参与细胞和体液免疫,发挥保护机体的作用。

4)参与热量交换维持正常体温和内环境的稳定。

 

二)淋巴系统(lymphatic system): 端士科学家和医学教授 Olaus Rudbeck (1630-1702) 和丹麦医生、数学家和神学家Thomas Bartholin (1616-1680) 于1653 年发表了各自对淋巴系统相似的发现。淋巴系统是由淋巴组织、淋巴器官和淋巴管道组成的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但是这个网络系统在大脑也留下了一个空白让后人去填补。科学家一直认为淋巴系统存在于大多数身体器官和组织中,却唯独没有延伸到大脑。但是2015年6月1日的《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惊人的,颠覆教科书的研究结果:脑里面有淋巴系统。至此淋巴系统成为另一个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请看附表(8):

淋巴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

1)输送脂肪和脂溶性物质功能:脂肪及脂溶性物质经小肠收入后进入肠粘膜下的淋巴系统形成乳糜液主要经乳糜管进入循环系统。

2)组织液再回收功能:将微循环渗出的组织间液全部回收再运送回血液循环,避免组织水肿,保持体液平衡,主要由淋巴管完成。

3)免疫功能:淋巴系统的免疫细胞具体过滤、清除组织间液外来抗原(病毒、细菌等)和清除体内不良细胞(坏死或变异)的能力。此功能主要由淋巴组织和器官完成。

三)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Thomas Willis (1621-1675) 英国医生1664 发表了《大脑解剖学》,1667发表了《大脑病理学》。他是神经学的先驱,并且描述了大脑基底部血液循环的环路-威廉氏环(Circle of Willis)。Robert Hooke( 1635-1703) 英国自然哲学家、建筑学家和博学家,被后人称为英国显微镜之父。1665年发表《显微图象》并首先用细胞描写生物的机体。在发现细胞的基础上,J.E Purkinje (1787-1869) 捷克解剖和生理学家,1837第一次描述了大脑神经元 也叫Purkinje 细胞。1839年首生发现了心脏中生物电传导纤维 Purkinje 纤维等。此后的科学家们站在巨人的肩上相继发现更多大脑、脊髓(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解剖和功能。请看附表(9):

神经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神经系统这个网状结构很复杂,在皮肤上外周神经有明显的区域性分布;在肌肉和 腺体上形成很多反射弧;在中枢神经内有非常复杂的传导通路等。信息传导主要以生物电的方式和突触的方式,速度在有形或有线传导中是最快的。神经系统是遍布人体既闭锁又开放的网络系统

1)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其他各系统的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2)神经系统通过感受外来刺激调整机体功能活动,使机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维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

3)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产生了语言和思维,人类不仅能被动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且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使自然界为人类服务,这是人类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特点。

四)内分泌系统: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沃顿Thomas Wharton(1614-1673),注意到有管和无管分泌腺的区别。在当时,荷兰科学家叫弗雷德里克Ruysch(1638-1731)首先指出,甲状腺分泌的重要物质进入血流。几十年后,Theophile博尔德乌(1722-1776)声称,“元气”是由身体的某些部位,影响身体的其他部分功能。西医大约经过三百年的努立确立了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是一种整合性的调节机制,通过分泌特殊的化学物质来实现对有机体的控制与调节。内分泌系统于上述三个网络系统关系密切,尤其是神经系统。其分泌量极少又无处不在,相对是一个无形的网路系统看附表(10):

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

1) 调节三大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

2)促进生长、发育,影响衰老。

3) 影响CNS(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活动,与学习、记忆及行为的关系)及生育(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成熟)。

4) 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和阶段性由于机体对地球物理环境周期性变化以及对社会生活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使激素的分泌产生了明显的时间节律,血中激素浓度也就呈现了以日、月、或年为周期的波动。这种周期性波动与其它刺激引起的波动毫无关系,可能受中枢神经的“生物钟”控制。

5)由于控制论的应用等,把激素作为个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物质。激素还可以在个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经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能用现代医学的单一系统去解释。请参看附表(11)。

至此我们可以推论出中医经络有形部分和相对无形部分的解剖和生理学基础是由现代医学的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淋巴系统和神经系统共同组成的。其中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组织和器官构成,在人体与循环和神经这两个网络系统关系密切,尤其和神经系统在解剖和功能上密不可分;类似于淋巴系统与静脉系统的关系。如果将淋巴系统并入循环系统而将内分泌并入神经系统来解释经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合乎中医阴阳平衡的理论(阴-循环系统,阳-神经系统)。正如笔者在《现代医学如何理解针灸止痛》中首先提出的:中医经络是现代医学循环和神经系统结构功能的总和。

 

在下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现代医学中枢神经系统于中医经络的关系。中医经络真正无形的部分是什么?敬请关注。

 

 

附表如下:

表 1. 天之六气三阴三阳与地之五(六)行的对比关系。

阴阳 太阴 阳明 少阴 太阳 厥阴 少阳
六气 湿 热(君火) 署(相火)
五行 君火 相火

 

表 2. 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正经对照。

阴阳 太阴 阳明 少阴 太阳 厥阴 少阳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表 3. 五行六气三阴三阳与手足经络的关系。

阴阳 太阴 阳明 少阴 太阳 厥阴 少阳
六气 湿 热(君火) 署(相火)
五行 君火 相火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表 4. 十二经络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的循环贯注途经。

起点 相交 起点 相交
中焦-手太阴肺经 食指端-手阳明大肠经 鼻翼旁-足阳阳明胃经 足大趾端-足太阴脾经
心中-手少阴心经 小指端-手太阳小肠经 目内呲-足太阳膀个胱经 足小趾端-足少阴肾经
胸中-手厥阴心包经 无名指端-手少阳三焦经 目外呲-足少阳胆经 足大趾-足厥阴肝经
肺中-手太阴肺经(终点和起点) 形成一个全身的环流 不息的闭锁式网络循 环系统

 

表 5. 奇经八脉的名称、起止和主要功能表。

名称 循行部位 功能
督脉 起于胞中,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至项后风俯穴入脑,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分支:第一支,贯脊,属肾。第二支,贯脐,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入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有“总督一身阳经”之说。

督脉属脑,络肾。肾生髓,脑为髓海。督脉与脑、肾、脊髓的关系十分密切。

督脉络肾,与肾气相通,肾主生殖,故督脉与生殖功能有关。

任脉 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于会阴,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上行,足三阴经在小腹与任脉相交,手三阴经借足三阴经与任脉相通,经咽喉部(天突穴),到达下唇内,左右分行,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于足阳明经。

分支:由胞中贯脊,向上循行于背部。

“阴脉之海”:任脉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对阴经气血有调节作用,故有“总任诸阴”之说。

任脉起于胞中,具有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气之海”上气海 “檀中”;下气海 “丹田”。

冲脉 起于胞宫,下出于会阴,并在此分为二支。

上行支:其前行者(冲脉循行的主干部分)沿腹前壁挟脐(脐旁五分)上行,与足少阴经相并,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咽喉,环绕口唇;其后行者沿腹腔后壁,上行于脊柱内。下行支:出会阴下行,沿股内侧下行到大趾间。冲脉在循行中并于足少阴,隶属于阳明,又通于厥阴,及于太阳。

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当经络脏腑气血有余时,冲脉能加以涵蓄和贮存;经络脏腑气血不足时,冲脉能给予灌注和补充,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称。

冲脉起于胞宫,又称“血室”、“血海”。冲脉有调节月经的作用。冲脉与生殖功能关系密切。

冲脉有调节某些脏腑(主要是肝、肾和胃)气机升降的功能。

带脉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交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穴,绕身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少腹。 约束纵行的各条经脉,司妇女的带下。
阴跷脉 起于足跟内侧足少阴经的照海穴,通过内踝上行,沿大腿的内侧进入前阴部,沿躯干腹面上行,至胸部人于缺盆,上行于喉结旁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前,到达鼻旁,连属眼内角,与足太阳、阳矫脉会合而上行。 控制眼睛的开合和肌肉的运动。
阳跷脉 起于足跟外侧足太阳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下肢外侧后缘上行至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眼内角。与足太阳经和阴骄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行与足少阳经会合于项后的风池穴。 控制眼睛的开合和肌肉运动。
阴维脉 起于足内踝上五寸足少阴经的筑宾穴,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再上行交于任脉的天突穴,止于咽喉部的廉泉穴。 维脉的“维”字,有维系、维络的意思。阴维具有维系阴经的作用。
阳维脉 起于足太阳的金门穴,过外踝,向上与足少阳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后缘上行,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 维系阳经。

 

表 6. 全身经脉的关系。

经络的名称 经络的部位 经络的功能
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全身皮肤分布范围被划分为十二个部分 十二经脉之气散布于体表皮肤,反应疾病
孙络 从别络分的最细小的络脉 益奇邪,通营卫
浮络 从别络分的细小的络脉浮行于人体浅表部位,位于皮部属于临近经脉 面状弥散,沟通经脉,以输达肌表
十五别络 十二经脉各一支,督任各一支,脾之大络,共为十五别络。十二经脉四肢肘膝以下分出,任脉别络分步于腹部,督脉别络分布于背部,脾之大络分布于身之侧部。 加强和沟通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统率其它络脉,加强了人体前(任脉别络),后(督脉别络),侧面的统一联系(脾之大络)。渗灌气血,濡养全身。

 

十二经别 从十二正经的四肢肘膝以上别出(离),走入体腔深部(入),浅出体表头面(出),阴经别合入阳经别(合)共六合。 加强十二经脉与体内的联系。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加强十二经脉与头面部联系。扩大了十二正经循行的范围。加强了十二正经与心脏的联系。
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的体系。同十二经脉在体表循行部位基本一致,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属络脏腑。

 

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曲伸运动。
十二经脉

 

十二正经每一个都分属于自己的脏腑。在体表分布,在四肢阴经分布内侧,阳经分布外侧。在头面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在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少阳经行于侧面;阳明经行于腹面;太阳经行于背面。

 

 

 

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同内在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胃:水谷之海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挢脉、阳骄脉、阴维脉阳维脉。异于十二正经,故称“奇经”。它们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其中督脉,任脉和冲脉与脊髓相连;督脉入脑,络脑。 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

脑:髓之海

冲脉:血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十二经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气之海

督脉:阳脉之海

 

表 7. 循环系统解剖与功能表格。

组成名称 结构和分布 主要功能
心脏(Hart)

循环系统组成部分或心血管系统组成部分

人体心脏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重量约350克。人的心脏外形像桃子,位于横膈之上,两肺间而偏左。

心脏由心肌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组成。

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故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

心脏壁内有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其功能是发生冲动并传导到心脏各部,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按一定的节律收缩。这个系统的心肌纤维聚集成结和束,受交感、副交感和肽能神经纤维支配。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动脉(Artery)

体循环组成部分

动脉由左心室发出的血管(除了肺循环的动脉以及脐动脉)运送的是含量高的血液。

动脉分类:

大动脉:大动脉管壁有较大的弹性,又称弹性动脉,心室射血时管壁扩张,心室舒张时管壁回缩,促使血液继续向前流动。

中动脉:中动脉管壁的平滑肌相当丰富,故又名肌性动脉。

小动脉:平滑肌较发达,也属肌性动脉。平滑肌舒缩可使管径变小,增加血流阻力小动脉也称外周阻力血管。

微动脉:管径在0.3mm以下的动脉。

人体的动脉中,只流动着全身20%的血液。

随心脏波动,将从心脏流出的血液运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大动脉:心室射血时管壁扩张,心室舒张时管壁回缩,促使血液继续向前流动。

中动脉:中膜平滑肌发达,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血管管径缩小或扩大,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和各器官的血流量。

小动脉和微动脉的舒缩,能显著地调节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正常血压的维持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周阻力,而外周阻力的变化主要在于小动脉和微动脉平滑肌收缩的程度。

动脉血管壁特殊感受器

体循环组成部分

颈动脉体:颈总动脉分支处管壁的外面,是直径约2~3mm的不甚明显的扁平小体,主要由排列不规则的许多上皮细胞团索组成,细胞团或索之间有丰富的血窦。上皮细胞分为两型:Ⅰ型细胞聚集成群,胞质内含许多致密核芯小泡,许多神经纤维终止于Ⅰ型细胞的表面;Ⅱ型细胞位于Ⅰ型细胞周围,胞质中颗粒少或无。

颈动脉窦:为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为压力感受器。该处中膜薄,外膜中有许多来源于舌咽神经的形态特殊的感觉神经末梢。

主动脉体:上皮细胞构成的扁椭圆形小球,埋藏于主动脉弓区域血管壁的结缔组织中,直径约1~2毫米。传入神经纤维在迷走神经中。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感受动脉血氧、二氧化碳含量和血液PH值变化的化学感受器,可将该信息传入中枢,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进行调节。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能感受因血压上升致血管扩张的刺激,将冲动传入中枢,当血压升高时,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血压下降。

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血液减慢、缺氧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氢离子浓度过高或血液中加入烟碱乙酰胆碱等药物时,此类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发生兴奋传入延髓,引起血压升高呼吸加快。

微循环

体循环组成部分

微动脉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典型的微循环一般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七个部分组成。

微动脉: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在微循环中,起“总闸门”的作用。微动脉平滑肌主要受交感缩血管神经和体内缩血管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加压素)等的影响。

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也属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在微循环中,它们起着“分闸门”的作用。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很少或不受交感缩血管神经的支配,主要受体液因素的调节,它们的舒缩活动取决于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与舒血管物质的综合作用。

微静脉:属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在微循环中,起“后闸门”的作用。微静脉平滑肌也受交感缩血管神经和体液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交感缩血管神经兴奋,微静脉收缩但不如微动脉明显;微静脉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也较微动脉低,但对缺O2与酸性代谢产物的耐受性比微动脉大。

 

微循环的血液可通过三条途径由微动脉流向微静脉。

迂回通路(营养通路)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

直捷通路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

动-静脉短路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的通路。

迂回通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通过扩散、吞饮及滤过–重吸收三种方式。毛细血管动脉端为净滤过,静脉端为净回收。毛细血管动脉端滤过的液体,约90%可在毛细血管静脉端重吸收入血。约10%的组织液则进入毛细淋巴管

直捷通路:此通路骨骼肌中多见。常处于开放状态。因此这条通路的作用不是在于物质交换,而是使一部分血液通过微循环快速返回心脏.

动-静脉短路:调节体温。动静脉吻合支的管壁厚,有完整的平滑肌层。多分布在皮肤、手掌、足底和耳廓,其口径变化与体温调节有关。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吻合支开放,上述组织的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发热量;环境温度降低,吻合支关闭,有利于保存体内的热量。

静脉(vein)

体循环组成部分

静脉是导血回心的血管,起于毛细血管,止于心房。体静脉中的血液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血色暗红。

静脉分类:

微静脉(venule):管腔不规则,内皮外的平滑肌或有或无,外膜薄。紧接毛细血管的微静脉称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其管壁结构与毛细血管相似,但管径略粗、内皮细胞间的间隙较大,故通透性较大,也有物质交换功能。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内的后微静脉还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

小静脉(small vein):内皮外渐有一层较完整的平滑肌。较大的小静脉的中膜有一至数层平滑肌。外膜也渐变厚。

中静脉:内膜薄,内弹性膜不发达或不明显。中膜比其相伴行的中动脉薄得多,环形平滑肌分布稀疏.外膜一般比中膜厚,没有外弹性膜,由结缔组织组成,有的中静脉外膜可有纵行平滑肌束。

大静脉(large vein):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无名静脉和颈静脉等都属于此类。管壁内膜较薄,中膜很不发达,为几层排列疏松的环形平滑肌,有时甚至没有平滑肌。外膜则较厚,结缔组织内常有较多的纵行平滑肌束。

静脉瓣:管径2mm以上的静脉常有瓣膜。其作用是防止血液逆。

脑部的静脉较为特殊,多为硬脑膜窦或板障静脉。

上腔静脉系:收集头、上肢、胸壁及部分胸腔脏器回流膈以上上半身的静脉血,经上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

下腔静脉系:收集膈以下下半身躯体及脏器的静脉血,经下腔静脉注入右心房。

心静脉系:收集心脏的静脉血,经冠状窦注入右心房。

肺动脉

(Pulmonary Artery)

肺循环组成部分

肺动脉连接着输送静脉血的右心室,虽然是动脉,但是它却输送静脉血。

肺动脉分类:

肺动脉干:位于心包内,为一粗短的动脉干。起自右心室,在升主动脉前方向左后上方斜行,至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

左肺动脉:较短,在左主支气管前方横行,分二支进入左肺上、下叶。

右肺动脉:较长而粗,经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后方向右横行,至右肺门处分为三支进入右肺上、中、下叶。

动脉韧带: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有一短的纤维结缔组织索,连于主动弓的下缘,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

肺动脉将右心房接收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流回心脏的静脉血,经过心脏瓣膜进入右心室,再通过心脏跳动进入肺动脉。肺动脉在肺部分散成无数毛细血管网包围着肺泡
支气管动脉

体循环组成部分

支气管动脉:起源于胸主动脉,进入肺门后与支气管伴行,形成毛细血管网营养各级支气管、胸膜脏层等。在支气管壁的肌层外,有动脉和静脉两类毛细血管丛,与支气管壁肌层下的毛细血管丛相连接。 营养肺内支气管的壁、肺血管壁和脏胸膜。
肺泡毛细血管网

肺循环组成部分

肺动脉进入肺门以后,其分枝与支气管树伴行,然后形成毛细血管网包绕肺泡。

肺循环的毛细血管压力远远低于血浆胶体渗透压,故将组织中的液体吸收入毛细血管的力量较大。现在一般认为肺泡组织液的压力为负压,使肺泡膜和毛细血管壁互相紧密相贴,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同时还有利于肺泡内液体的吸收,使肺泡内没有液体聚。

静脉血与肺泡内空气进行交换,摄入O2,排出CO2,成为含O2较多而CO2较少的动脉性血,完成肺换气。毛细血管网静脉端再逐渐汇合成小静脉。
肺静脉

肺循环组成部分

肺小经脉逐渐汇集成肺静脉,流回左心房,是唯一一个静脉里流动脉血的血管。左右1对,共4条,两条连接右肺,两条连接左肺。 充满氧气的动脉血通过肺静脉流回心脏的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通过大动脉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
支气管静脉

体循环组成部分

支气管静脉及静脉丛:支气管静脉丛主要分三组:第一组,在呼吸性细支气管水平静脉丛的较大部分与肺小动脉的网状相连结,进入肺静脉。第二组,一些以支气管壁和邻近一些组织形成的静脉丛,联合成为支气管肺静脉,亦流向肺静脉。第三组,静脉丛自气管隆突,叶、段等支气管壁,成为真正的支气管静脉,经奇静脉、半奇静脉或肋间静脉到达右心房。 气道胸膜等的营养血管回流通道。
血液

循环系统组成部分

血液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属于结缔组织。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的总和。血液的红色的来自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氧量多时呈鲜红色(动脉血),含氧量少的呈暗红色(静脉血)。 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
血浆

血液重要组成部分

 

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为浅黄色半透明液体,其中除含有大量水分以外,还有无机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酶、激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这些物质无一定的形态,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血浆中电解质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 血浆功能主要为营养,运输脂类,缓冲,形成渗透压,参与免疫,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血细胞

血液重要组成部分

血细胞及血小板的产生来自造血器官,红血细胞、有粒白血细胞及血小板由红骨髓产生,无粒白血细胞则由淋巴结和脾脏产生。

红细胞:(red blood cell)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约占红细胞重量的33%。它具有结合与运输O2和CO2的功能。红细胞的细胞膜,除具有一般细胞膜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殊性,携带A.B.AB.O.H.MN血性抗原。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能作变形运动。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

有粒白细胞又根据颗粒的嗜色性,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无粒白细胞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两种。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eutrophil):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inophil)占白细胞总数的0.5%-3%。

嗜碱性粒细胞(baso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数量最少,占白细胞总数的0~15。

单核细胞(monocyte)占白细胞总数的3%~8%。它是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

淋巴细胞(lymphocyte)占白细胞总数的20%~30%。可分为T细胞、B细胞、杀伤(K)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等四类。

血小板(platelet)只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液中。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体积小,无细胞核。

 

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具有趋化性,能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聚集到细菌侵犯部位,大量吞噬细菌,形成吞噬小体。

嗜酸性粒细胞也能作变形运动,并具有趋化性,它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从而减弱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还能借助抗体与某些寄生虫表面结合,释放颗粒内物质,杀灭寄生虫。故而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抗过敏和抗寄生虫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内含有肝素和组胺,可被快速释放;而白三烯则存在于细胞基质内,它的释放较前者缓慢。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白三烯参与过敏反应。

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明显的趋化性和一定的吞噬功能。单核细胞是巨噬细胞的前身,穿出血管进入组织和体腔,分化为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消灭侵入机体的细菌,吞噬异物颗粒,消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并参与免疫,但其功能不及巨噬细胞强。

淋巴细胞:T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75%,它参与细胞免疫,如排斥异移体移植物、抗肿瘤等,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B细胞约占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杀伤细胞简称K细胞。其主要特点是细胞表面具有IgG的Fc受体,当靶器官细胞与相应的IgG结合,K细胞可与结合在靶细胞上的IgG的Fc结合,从而使自身活化,释放细胞毒素,裂解靶细胞。这种作用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不仅与抗肿瘤、 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有关,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血小板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表 8. 淋巴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组成名称 结构和分布 主要功能
淋巴细胞(lymphocyte) 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由淋巴器官产生,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淋巴细胞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多种。

T淋巴细胞(又名T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胚胎期则来源于卵黄囊和肝)。在人体胚胎期和初生期,骨髓中的一部分多能干细胞或前T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激素的诱导下分化成熟。 T淋巴细胞激活后,分化增殖形成多种具特殊性的效应T淋巴细胞株。T淋巴细胞产生的这种特异性免疫反应,叫做细胞性免疫。

辅助性T淋巴细胞(Helper T cells , TH)又被称为CD4+细胞:因为其在表面表达CD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具有协助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功能;

抑制性T细胞 (suppressor T cell )TS细胞: TS调节途径中存在诱导TS细胞 (Tsi)、转导TS细胞 (Tst) 和效应TS细胞(Tse) 3种细胞亚群,在抗原刺激后连锁活化,最终由Tse产生T细胞抑制因子作用于Th细胞。具有抑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功能。

原始的或天然T细胞(Virgin or Natural T cells),他们和抗原接触后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

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s , Te),具有释放淋巴因子的功能。

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Tm),有记忆特异性抗原刺激的作用。T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可数月至数年。其记忆细胞存活的时间则更长。

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Tc或CTL),也称杀伤性T细胞,分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杀伤靶细胞的功能。

迟发性变态反应T细胞(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cells, Td),有参与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放大T细胞(Ta),可作用于Th和Ts,有扩大免疫效果的作用。

B淋巴细胞(又名B细胞)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细胞分化的最早部位是卵黄囊,此后在和骨髓,出生后则在骨髓内分化成熟。 B细胞的分化过程主要可分为祖B细胞,前B细胞、不成熟B细胞、 成熟B细胞、活化B细胞浆细胞五个阶段。

祖B细胞:这种发育早期的B细胞,发生在人胚胎约第9周开始,尚未表达B细胞系的特异表面标志,也未发生lg基因重排,仍处于胚系基因(germline)阶段。但祖B细胞的晚期可出现B系特异标志,Thy-1 、Tdt 、B200 、mb-1 等分子。

B细胞:  是由祖B细胞分化而来,只存在于骨髓和胎肝等造血组织。前B细胞对抗原无应答能力。是抗原非信赖的。

不成熟B细胞:开始表达mIgM,但如与抗原结合,则产生负应答,使B细胞转变为受抑制状态,不能继续分化为成熟的B细胞,这是形成自身免疫耐受的机制之一。是抗原非信赖的。

成熟B细胞:自骨髓经血液迁移至外周淋巴器官,此时膜表面同时表达mIgM和mIgD,mIgD的表达防止了B细胞与抗原结合后所引起的免疫耐受。成熟B细胞表达补体受体1(CR1)、致有丝分裂原受体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受体。

活化B细胞:成熟B细胞被相应抗原或多克隆刺激剂刺激后成为活化B细胞,断而发生增殖和分化,在此过程中,膜结合Ig水平逐渐降低,而分泌型Ig逐渐增加,并可发生免疫球蛋白基因重链类别的转换。活化B细胞中的一部分可分化为小淋巴细胞,停止增殖和分化,并可存活数月至数年,当再次与同一抗原接触时,很快发生活化和分化,产生抗体的潜伏期短,抗体水平高,维持时间长,这种B细胞称为记忆B细胞(memory B cell)。

浆细胞:又称抗体分泌细胞(antibody secreting cell)。成熟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抗原提呈细胞和Th细胞的辅助下成为活化B细胞,进而分化为浆细胞,发生Ig的类别转换,从产生IgM转换为产生IgG 、IgA或IgE的B细胞。

淋巴细胞功能具有下列重要特性:

特异性(specificity):淋巴细胞表面有抗原受体,用以识别抗原;不同淋巴细胞的抗原变体是不同的,每一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相结合,这就是特异性;抗原受体类型约有100万种,全身的淋巴细胞总合起来就能识别各种抗原。

转化性:正常体内大多数淋巴细胞均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当某种淋巴细胞受到相应抗原刺激后才被激活.这个过程称为转化性(transformation),一般需经过40小时,淋巴细胞形态上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一个小淋巴细胞转变为一个大淋巴细胞。细胞的代谢增强,形态明显变化,核增大,染色质变细,核仁明显,胞体内核糖体增多,胞质染色呈较强的嗜碱性;淋巴细胞转化后,进行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可形成参与免疫应答的效应细胞,如能破坏靶细胞的T效应细胞,或能分泌抗体的浆细胞(B效应细胞);这些细胞代谢活跃,能产生免疫效应,但寿命短(约数天或数周)。

记忆(memory):淋巴细胞经抗原激活转化后,分裂增殖形成的细胞中,有一部分再度转化为静息状态的淋巴细胞,称为记忆性(T或B)淋巴细胞,其寿命长,可达数年或终生存在,它们在遇到相应抗原刺激后,能迅速转化为效应细胞,及时清除抗原,使机体免于发病。淋巴细胞这些特性,保持淋巴细胞正常形态和生理的动态活动 。

淋巴组织 淋巴组织是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的结缔组织,又称为免疫组织。

网状纤维:形成细胞间微细的网状支架,主要有胶原纤维和弹件纤维构成。纤维束排列不规则,有些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相互交义。网状纤维间有大量的淋巴细胞,部分巨噬细胞,有散在的浆细胞和成纤维母细胞等。

网状细胞(reticulum cell )呈纺锤形或星形的细胞,突起部分互相牵连构成网眼状,内有血球和淋巴球。网状细胞具有吞噬能力,作为固定的巨噬细胞而存在着。

淋巴组织可分为弥散性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

弥散性淋巴组织:分布较分散,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也较稀疏,与相邻的组织没有明显的界限, 主要分布在消化道,呼吸道和尿生殖器官的粘膜下。部分出现在胸膜、腹膜下和淋巴管,小静脉的内皮下层。

淋巴小结:是淋巴细胞密集、形成具有一定形态和结构相似的淋巴组织团块,散在于淋巴组织之中,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在淋巴结、胸腺、脾等淋巴器官中分布有许多淋巴小结。在消化道、呼吸道的粘膜下等处也分布有淋巴小结。单个分布的小结称为淋巴弧结,数个或数十个淋巴小结聚集成团构成淋巴集结。淋巴小结主要由B淋巴细胞组成,网状纤维组织构成了淋巴小结的微细支架,淋巴小结周围弥散的淋巴组织的网状纤维支架个主要有T淋巴细胞填允。但有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不同部位的淋巴组织这些细胞的多少是有区别的,在炎性与非炎性区,这些细胞的比例有很显著性差别。如在炎症发作区域,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大量增加,巨噬细胞有活跃的伪足、吞噬活性增加。
淋巴器官 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又名初级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又名次级淋巴器官)两类。

中枢淋巴器官(又名初级淋巴器官):包括胸腺、腔上囊或其相当器官(有人认为在哺乳动物是骨髓)。它们无须抗原刺激即可不断增殖淋巴细胞,成熟后将其转送至周围淋巴器官。

胸腺(thymus)为机体的重要淋巴器官。胚胎后期及初生时,人胸腺约重10~15克,是一生中重量相对最大的时期。随年龄增长,胸腺继续发育,到青春期约30~40克。此后胸腺逐渐退化,淋巴细胞减少,脂肪组织增多,至老年仅15克。

骨髓: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扁平骨(如髂骨肋骨)和不规则骨(胸骨脊椎骨等)的松质骨间网眼中的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

周围淋巴器官(又名次级淋巴器官):包括脾、淋巴结等。成熟淋巴细胞需依赖抗原刺激而分化增殖,继而发挥其免疫功能。

脾:属于网状皮系统,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其结构基本上与淋巴结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组织构成。其与淋巴结不同的地方是没有淋巴窦,但其中具有大量血窦,是血液循环的一个过滤器。

淋巴节:淋巴结是哺乳类动物特有的器官,单列在表内。

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其还可以分泌胸腺激素及激素类物质,具内分泌机能的器官。胸腺素可使由骨髓产生的干细胞转变成T细胞,因而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骨髓:骨髓不但是造血器官,它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

脾:脾在正常情况下,只产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但在病态及大失血后可以制造各种血细胞。脾主要功能是参与免疫反应,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细菌和异物,产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贮存血液。胚胎时期可造血。

淋巴结(lymph nodes)

周围淋巴器官组成部分

淋巴结:淋巴结是哺乳类动物特有的器官,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的小体,一侧凸隆,另一侧凹陷,凹陷中央处为淋巴结门。与淋巴结凸侧相连的淋巴管称输入淋巴管,数目较多。出淋巴结门的淋巴管为输出淋巴管。淋巴结表面有被膜,被膜内面致密的部分称为皮质.中央部疏松的部分为髓质。

淋巴结表面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淋巴结内形成小梁,构成淋巴结的支架。

淋巴结皮质区:被膜下为皮质区。由浅层皮质(B细胞区)、副皮质区(T细胞聚集而成)及皮质淋巴窦构成。淋巴窦的窦腔内有许多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从输入淋巴管流来的淋巴液先进入皮窦再流向髓窦。

淋巴结髓质:包括由致密淋巴组织构成的髓索和髓质淋巴窦(简称髓窦)。髓窦淋巴液最后经输出淋巴管离开淋巴结。

淋巴结遍布全身,淋巴结常成群聚集,也有浅、深群之分。多沿血管分布,位于身体屈侧活动较多的部位。在四肢,淋巴结多位于关节的屈侧;在体腔内多沿血管干排列或多位于器官门的附近。胸、腹、盆腔的淋巴结多位于内脏门和大血管的周围。

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

⑴过滤淋巴液:病原体侵入皮下或粘膜后,很容易进入毛细淋巴管回流入淋巴结。当淋巴缓慢地流经淋巴窦时,巨噬细胞可清除其中的异物,如对细菌的清除率可达99%,但对病毒及癌细胞的清除率常很低。

(2)进行免疫应答:抗原进入淋巴结后,巨噬细胞和交错突细胞可捕获与处理抗原,使相应特异性受体的淋巴细胞发生转化。识别抗原与细胞间协作的部位在浅层皮质与深层皮质交界处。引起体液免疫应答时,淋巴小结增多增大,髓索内浆细胞增多。引起细胞免疫应答时,副皮质区明显扩大,效应T细胞输出增多。淋巴结内的T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75%,B细胞占25%,大颗粒淋巴细胞极少或无,淋巴结内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常同时发生,以那一种为主视抗原性质而定。淋巴结实质内有许多神经末梢,但淋巴小结内尚未发现。淋巴细胞表面有多种神经递质受体,说明神经系统对淋巴结内的免疫应答有一定的调作用。

淋巴管(lymphatic vessels) 林巴管: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其形态结构与静脉相似,但管径较细,管壁较薄,瓣膜较多且发达,外形呈串珠状。  淋巴管根据其位置分为浅、深二种。浅、深淋巴管之间有广泛的交通支。

浅淋巴管:位于皮下,常与浅静脉伴行,收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淋巴液。

 深淋巴管:与深部血管伴行,收集肌肉和内脏的淋巴液。

毛细淋巴管:淋巴管道的起始部分,以膨大的盲端起始,彼此吻合成网,其管壁仅有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无基膜。通透性较毛细血管大,故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细菌和癌细胞等较易进入毛细淋巴管称为淋巴。毛细淋巴管与毛细血管相邻,但不相通。其分布甚广。目前发现大脑中也有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可吸收脂肪,使淋巴为乳糜状,故称乳糜管。

淋巴管收集淋巴液,淋巴管内有许多活瓣,其方向均指向心脏方向,使淋巴液只能以外周向中心的方向流动。淋巴管壁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和瓣膜一起构成了淋巴管泵。在向心行程中,通常经过一个或多个淋巴结,从而把淋巴细胞带入淋巴液

 

 

淋巴液

(lymph)

淋巴液:在淋巴管内流动的透明无色液体,组织液进入淋巴毛细管即为淋巴液。淋巴:由淋巴液和淋巴细胞组成。肠道的淋巴液有别于其它部位的淋巴液:①肠道的淋巴液来源于肠道吸收食物营养后产生的大分子脂肪和蛋白、其外观呈牛奶样,因此医学上称之为乳糜液;②乳糜液由肠淋巴管吸收后经集合淋巴管汇合成肠干,经乳糜池胸导管,汇入左侧的颈静脉角,进入静脉回流,这一过程称为乳糜回流。 进入淋巴毛细管的组织液,约占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滤过的液体的10%。在淋巴循环中,淋巴器官产生的淋巴细胞,抗体等也进入淋巴液。
淋巴系统与肌体防御 第一道防御:

完整健康的皮肤及其所分布的汗腺和皮脂腺,可保护身体不被外在的微生物侵犯及感染。

呼吸道一直到泌尿道及消化道的出口都覆盖着黏膜组织来保护人体,这些黏膜组织的细胞与细胞之间排列十分紧密,使微生物无法侵入。

第二道防御:

如入侵的微生物超越了第一道防御系统,体内吞噬性的细胞如单核球或巨噬细胞,会把入侵物吞噬,并与溶小体共同将之摧毁。 若靠单核球或巨噬细胞仍无法将其消灭时,所以巨噬细胞会将抗原呈现给TH细胞,然后活化的TH细胞就会分泌细胞激素帮助B 细胞产生抗体,抗体除了具专一性与抗原作用外,亦可活化补体而共同将入侵的抗原消灭。

第三道防御:

B细胞与T细胞所引发的免疫反应,是专一性防御作用。在免疫学上亦称特异性免疫,可分为细胞免疫及体液性免疫反应两大类。

第二和第三道防御主要有淋巴系统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担任。

 

表 9. 神经系统解剖与功能表格。

组成部分名称 分布和分类 主要功能
神经元(神经细胞)(neuron)

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占了神经系统约10%,其他大部分由胶状细胞所构成。

神经元可以有一或多个树突,但只有一个轴突。

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分类:

假单极神经原

双极神经原

多极神经原,数量最多

按照释放的递质得不同分类:

胆碱能神经元

胺能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

按照对后继神经元的影响来分类:

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将其分为三种

感觉神经元:也称传入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也称传出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也称联合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

(neuroglia cell)又称胶质细胞(glial cell)

神经系统大部分由胶质细胞所构成。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分布于神经元和毛细血管之间,数量很大。

人类中,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比例估计约为10:1。在大脑皮层中约为2:1。

根据大小分类:

小胶质细胞:是胶质细胞中最小的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大约占总细胞数的15%。为特化的巨噬细胞

大胶质细胞:除小胶质细胞以外的胶质细胞。

根据分布部位不同分类:

中枢:主要包括星形胶质细胞(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以及管周膜细胞、脉络丛上皮细胞、伯格曼胶质细胞、米勒细胞、垂体细胞和伸展细胞等。。

周围:神经膜细胞(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框架、支持作用

修复、可终身具有分裂繁殖能力。

免疫应答,吞噬因损伤而解体破碎的神经元,

物质代谢和营养中心。

绝缘。

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

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

增强突触形成与强化突触传递。

 

 

神经核(Nucleus)

中枢神经系统灰质的组成部分。

 

神经核在脑白质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

大脑深部核团、丘脑下丘脑基底核

脑干神经核团:除嗅、视神经外,脑干连有4种性质的10对脑神经,这些脑神经在脑干内都有与之相应的脑神经核

躯体运动核:位于脑干中线两侧,共有8对。

内脏运动核:位于躯体运动核的外侧,共有4对核团。

躯体感觉核:位于内脏感觉核的腹外侧,共有三对核团。

内脏感觉核:位于界沟的外侧,只有一对核团。

中继(间)神经核:黑质、红核、橄榄核、中缝核.

运动核是脑神经运动纤维的起始核,包括躯体运动核和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

感觉核是脑神经感觉纤维的终止核,包括躯体感觉核和内脏感觉核。

一类为与脑神经有关,称为“脑神经核”;一类为传导束的中间神经核。这些神经核的存在,脑干成为重要的低级反射中枢

 

黑质(Substantial Nigra)(神经核)

中枢神经中主要的三个组成元素之一

中脑脚底与大脑被盖之间有一大的灰质团块是黑质,见于中脑全长。

黑质细胞富含黑 色素,是脑内合成多巴胺的主要核团。黑质主要与端脑的新纹状体(尾状核和壳核)有往返纤维联系。

黑质致密部的神经元接受来自网状部的轴突的侧枝输入。这些输入是抑制性的。

黑质网状部里的神经元的分布较致密部里的远为稀疏。

黑质是调节运动的重要中枢。

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神经元在动物获得的奖励大于预期时发放冲动。与惩罚也有关系。

黑质网状部的神经元在没有输入的情况下自发发放冲动。网状部的神经元投射到丘脑和动眼功能相关的部分,所以网状部的功能可能牵涉到对眼跳和注视的控制。

灰质(Grey matter)

中枢神经中主要的三个组成元素之一

灰质由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毛细血管组成。

灰质主要分为:脊髓灰质、脑干灰质、大脑皮层灰质。

.脊髓灰质分布:脊髓深部,灰质在内部,白质包围在灰质外面。

.脑干灰质分布黑质、红核、橄榄核、脑神经的核团等。

小脑灰质在外部,白质在内部。灰质称皮质。小脑深部核团。

大脑皮层灰质分布:大脑半球的表面(即大脑皮质)。大脑半球被灰质覆盖,所以灰质称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白质称为髓质

大脑皮质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调节机体所有机能的最高中枢

脑干“灰质”脑干为重要的低级反射中枢

小脑皮层①内侧区,由蚓部皮层和它所投射到的顶核共同组成,该纵区管理整个躯体的姿势、肌紧张和平衡;②外侧区,由半球皮层和齿状核组成,管理同侧肢体的灵巧运动;③间位区,由旁蚓皮层和间位核组成,管理同侧肢体的姿势和灵巧运动。

脊髓灰质的每一半由前角和后角组成。前角内含有大型运动细胞。后角内的感觉细胞,有痛觉和温度觉的第二级神经元细胞,并在后角底部有小脑本体感觉径路的第二级神经元细胞体(背核)。脊髓是许多简单反射中枢

神经节(ganglion):

周围神经的组成部分

神经节是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在中枢以外的周围部位集合而成的结节状构造。神经节内的细胞称为神经节细胞。

节内神经细胞发出的纤维分布到身体有关部分,称节后纤维。

神经节可为脑脊神经节(感觉性神经节)(cerebrospinal ganglion)包含了感觉神经元细胞体;植物性神经节(vegetative ganglion)自律神经节。包含了自律神经细胞体

神经节经常与其他神经节相互连接以形成一个复杂的神经节系统,被称为神经丛。 神经节提供了身体内不同神经体系之间的依靠点和中介连结。

脑脊神经节在功能上属于感觉神经元,在形态上属于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

植物性神经节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副交感神经节位于所支配器官的附近或器官壁内。在神经节内,节前神经元的轴突与节后神经元组成突触。神经节通过神经纤维与脑、脊髓相联系。

神经纤维(nerve fiber)

中枢和周围神经的组成部分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树突和长的轴突以及包裹在轴突外的髓鞘和神经膜组成构成。神经纤维分布到人体所有器官和组织间隙中。

根据髓鞘有无分类:

有髓纤维髓鞘绝缘性很高,有规则地分节段地形成

无髓纤维只有神经膜而无髓鞘,无神经纤维节

传入神经纤维(感觉神经纤维)把兴奋从外周传向脑、脊髓

传出神经纤维(运动神经纤维)把兴奋从脑、脊髓传向外周

可根据神经传导速度的不同分类:

A类:大多数的躯体感觉和运动纤维属此类,依据其平均传导速度,又进一步分为α、β、γ、δ四类。

B类:植物性神经节前纤维属此类

C类:包括无髓的躯体传入纤维和植物性神经节后纤维

神经纤维的功能是传导兴奋或神经冲动,其传入纤维将感受器的兴奋传到中枢,而传出纤维又将中枢的兴奋传至效应器。

传导特点

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及生理功能上应该是完整性

任何一条神经纤维都沿本身传导冲动,与相邻纤维相互隔绝,不相干扰,这种绝缘性使神经调节更为精确。

神经纤维任何一点受到的刺激冲动可沿纤维向两端即双向传导

神经纤维有相对不疲劳性,始终保持传导能力。

 

 

白质(White matter)(

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三个组成元素之一

在中枢部它不含胞体只有神经纤维。白质内又有各种不同功能的神经束

大脑白质神经纤维聚集在大脑内部。

小脑白质与外部的联系通过3对由小脑传入和传出纤维组成的巨大神经纤维束进行,分别称为上、中、下小脑脚或小脑臂。小脑借这3对脚与脑干相连,而且通过它们与其他的神经结构相联系,是小脑与外部联系的必经之路。

脑干白质由上、下行的传导束,以及脑干各部所发出的神经纤维所构成。

大脑白质的功能是负责沟通不同脑区的灰质(神经元)、在神经元间传递动作电位

脑干白质是大脑、小脑与脊髓相互联系的重要通路。

小脑白质通过它与大脑、脑干脊髓之间丰富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参与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肌紧张)的调节,以及随意运动的协调。

脑干网状结构

(Reticular)

中枢神经组成部分

脊髓丘脑底部都有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状的结构,其结构占据脑干的广泛范围。网眼内散布着大小不等的神经细胞胞体;嘴侧端起自丘脑板内核,尾侧端移行于颈髓的中间质外侧部网状结构,横断面占据脑干被盖部内侧2/3和外侧1/3。

脑干网状结构内散在分布着40余个细胞核团,其纤维与大脑、小脑脊髓等均有密切联系。其主要纤维束包括:脊髓网状束、网状脊髓束、小脑网状束、网状小脑束、网状丘脑纤维、网状丘脑下部纤维、皮质网状纤维、网状皮质纤维、纹状体网状纤维、网状纹状体纤维。此外,还有脑干网状结构与脑干其他结构的联系纤维,如红核网状纤维以及网状结构与各脑干神经核的联系纤维等。脑干网状结构借助上述各联系纤维束执行其复杂的神经功能。

脑干网状结构有上行和下行投射系统

上行投射系统接受各种特传入冲动以及躯体和内脏来的各种传入冲动,最后由丘脑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到达大脑皮质;下行投射系统到达脊髓,对其运动性活动产生易化和抑制两种作用。

 

觉醒与睡眠的调节(桥脑上段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和桥脑下段的下行网状抑制系统)。

注意力(桥脑蓝斑核内具有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此部位与选择性注意机制有关。)

调节肌肉张力(在中脑、桥脑和延髓网状结构的外侧部为易化区,此区发出易化性网状脊髓束达脊髓前角细胞,增强脊髓牵强反射,肌张力增高,另外在延髓网状结构的腹侧部发出抑制性网状脊髓束,冲动达脊髓前角后使牵张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

呼吸调节(调节呼吸的吸气中枢在延髓中、上段网状结构的腹内侧,呼气中枢在吸气中枢的背外侧(孤束核附近),此两部位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交互抑制,因而形成自动的呼吸。长吸中枢位于桥脑中下段的网状结构外侧部,兴奋时产生长吸式呼吸,呼吸调整中枢位于桥脑上段和中脑下段的网状结构背外侧(包括蓝斑核),其作用为调整长吸中枢。)

心血管反射中枢(心加速中枢和血管收缩中枢位于延髓上段网状结构背外侧。心抑制中枢和血管舒张中枢位于心加速中枢的背内侧。脑干网状结构具有调节心率、血压和血管收缩的机能。)

呕吐中枢(位于延髓背外侧部,此部接受迷走神经、极后区及前庭神经的纤维,与壳核、桥脑泌涎核、延髓泌涎核、延髓呼吸中枢脊髓运动神经元等均有密切联系,介以完成呕吐动作。)

脑(Brain)

中枢神经系统

位于颅腔内 包括端脑(大脑)、间脑、小脑、脑干(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

端脑和间脑又合称为前脑。

脑桥和延髓又合称为后脑。

大脑为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半球间有横行的神经纤维相联系。

端脑位于中脑之上,尾状核和内囊的内侧。间脑一般被分成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五个部分。两侧丘脑和丘脑下部相互接合,中间夹一矢状腔隙称第三脑室

小脑位于大脑半球后方,覆盖在脑桥及延髓之上,横跨在中脑和延髓之间。

脑干(brainstem)位于大脑下方,是大脑和脊髓之间的较小部分,呈不规则的柱状形。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延髓部分下连脊髓。

思维的器官,是心理、意识的物质本体。

人类的大脑皮层最为发达,是思维的器官,主导机体内一切活动过程,并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所以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人类思维和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管理躯体运动,感觉和特殊感觉。调节内脏活动。条件反射。

 

小脑与低位脑干有双向纤维联系,调节肌紧张,调节躯体反射活动。小脑与大脑皮质也有双向纤维联系,对随意动作起着调节作用,使动作的力量、快慢与方向得到精准的控制。

脑干是脊髓与大脑间的上下通路。脑干中存在许多反射中枢。延髓内有调节呼吸、循环等活动的基本生命活动中枢,还有调节躯体运动反射的重要中枢。

延髓和脑桥里有调节心血管运动、呼吸、吞咽、呕吐等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射中枢。

 脊髓(spinal cord)

中枢神经系统

位于椎管内,上端在平齐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续,下端终于第1腰椎下缘水平。 四肢和躯干的感觉冲动,通过脊髓的上行纤维束上传至大脑,进行高级综合分析;脑的活动通过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调整脊髓神经元的活动。脊髓本身能完成许多反射活动,但也受脑活动的影响。

交感神经和部分副交感神经发源于脊髓侧角和相当于侧角的部位,因此脊髓是部分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

脑神经(Cranial nerve)亦称“颅神经”。周围神经 12对脑神经连接着脑的不同部位,并由颅底的孔裂出入颅腔

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脑神经分为运动,感觉和混和神经

头面部一般躯体感觉和运动

头面部特殊躯体感觉和运动

头面部(颈,胸,腹)一般内脏感觉和运动

头面部特殊内脏感觉和运动

脊神经(spinal nerve.) 周围神经 31对脊神经由与脊髓相连的前根(anterior root)和后根(posterior root)在椎间孔合并而成。脊神经均为混合神经。在躯体成横向,弧形阶段分布,在四肢成纵向,弧形阶段性分布。 主管头后部和颈部以下躯体和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躯体神经系统(Somatic Nervous System)周围神经的组成部分 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

传入神经( afferent nerve)相当于所有的感觉神经(sensor nerve) 。

传出神经(efferent nerve)相当于所有的运动神经(motor nerve)

感觉神经可将身体各部份的感觉器官所搜集到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资讯传送到大脑或脊髓;

运动神经可以通过意识加以控制,又被称为随意神经系统:控制躯体的随意活动,以适应外界环境。

内脏神经系统(visceral nervous system) 周围神经的组成部分 周围部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故名内脏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其初级感觉神经元也位于脑神经和脊神经节内,周围支则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的内感觉器,

内脏运动神经又可根据功能和药理特点分为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的低级中枢位于颈8或胸1至腰3节段的脊髓灰质侧角。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2-4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内脏感觉性神经互相交织形成内脏神经丛。有心丛、肺丛、腹腔丛、盆丛等。

内脏感觉神经如同躯体感觉神经,其初级感觉神经元也位于脑神经和脊神经节内,周围支则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的内感觉器,把感受到的刺激传递到各级中枢

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通常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是不随意的,故有人将内脏运动神经称为自主神经系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又因它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物质代谢活动,并不支配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的运动,所以也称之为植物神经系(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

神经末梢

(nerve ending)周围神经组成部分

神经纤维的末端部分,分布在各种器官和组织内。

神经末梢可分为两类:

感觉神经末梢:

游离神经末梢:(free nerve ending)此种末梢广泛分布于表皮、角膜、浆膜、肌肉和结缔组织中,结构较简单:

被囊感觉神经末梢:(encapsulate nerve ending)此种感觉神经末梢形式繁多,大小不一,但在神经末梢外面均包有结缔组织被囊。包括:触觉小体(tactile corpuscle):又称梅氏小体(Meissner corpuscle),环层小体(lamellar corpuscle):又称潘申尼小体(Pacinian corpuscle), 肌梭(muscle spindle)

运动神经末梢:

躯体性传出神经纤维末梢:终末在骨骼肌纤维形成运动终板

内脏性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受植物神经元支配,通常要经过两个神经元,中间经过植物神经节。

 感觉神经末梢又称传入神经末梢,接受外界和体内的刺激。

 

运动神经末梢又称传出神经末梢,把神经冲动传布到肌肉和腺体组织上,使它们产生运动和分泌活动。

 

感受器(receptor)

周围神经组成部分

感觉(传入)神经元周围突的终末部分与其他组织结构共同形成的特定结构。

主要分三类:

外感受器:分布在皮肤、粘膜、视器及听器等处。

内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和血管等处。

本体感受器:分布在肌、肌腱、关节和内耳感觉器等处。

高等动物中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如眼、耳、前庭、嗅、味等器官,都分布在头部,称为特殊感官。

感受器主要功能是人体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感知周围事物的变化。

各有自己最敏感、最容易接受的刺激形式。

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刺激形式,转变成为相应的传入神经末梢或感受细胞的电反应,前者称为发生器电位(generator potential),在后者称为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

把刺激所包涵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新的电信号系统即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即编码作用。

根据感受器所接受刺激的性质,可分为光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等。

效应器( effector) 中枢神经向周围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终止于骨骼肌或内脏的平滑肌或腺体,支配肌肉或腺体的活动。

分布部位的不同可类: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分布到骨骼肌纤维并和肌纤维紧密相贴组成运动终板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神经纤维较细,无髓鞘,末梢分支呈丛状;末端膨大成小结或扣环,包绕肌纤维或穿行于腺细胞之间。

支配肌肉或腺体的活动。

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叫做效应器。效应器是反射弧的一部分。

反射弧分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五个部分。若效应器受损,

 

表 10. 内分泌系统解剖和功能。

组成名称 结构和分布 主要功能
内分泌细胞 内分泌细胞:大量散在的机体许多器官和组织中。

APUD细胞(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 cell, APUD细胞):内分泌细胞都能合成和分泌胺(amine),而且细胞是通过摄取胺前体(氨基酸)经脱羧后产生胺的,故将这些细胞统称为摄取胺前体脱羧细胞

APUD(许多)细胞不仅产生胺,而且还产生肽,有的细胞则只产生肽。

分泌性神经元(称分泌性神经元,secretory neuron它们产生的激素称为神经激素neurohormone):神经系统内的许多神经元也合成和分泌与APUD细胞相同的胺和(或)肽类物质。这些具有分泌功能的神经元。

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diffuse neuroendocrine system, DNES):分泌性神经元和APUD细胞统称为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diffuse neuroendocrine system, DNES)。DNES的组成,至今已知有50多种细胞,分中枢和周围两大部分。

 

DNES是在APUD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充,它把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两大调节系统,统一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共同完成调节的和控制机体生理活动的动态平衡。
内分泌腺endocrine gland 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群居形成了内分泌腺,是没有分泌管的腺体。它们所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直接进入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管中,由血液和淋巴液将激素输送到全身。

内分泌器官:内分泌腺单独组成一个器官,如脑垂体、甲状腺胸腺松果体肾上腺等。

内分泌腺:存在于其他器官内,如胰腺内的胰岛卵巢内的黄体和睾丸内的间质细胞等。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各各激素对机体各器官的生长发育、机能活动、新陈代谢起着十分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激素hormone 激素:广义是指引起液体相互关联的物质。狭义是指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它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另外个体分泌到体外可在个体之间发挥作用的信息素等,都可以归入激素。

激素按化学结构分四大类:

1)类固醇(甾类激素):亲脂性小分子,通过简单扩散跨越质膜进入细胞内,激素和 细胞质内受体形成的复合体与染色质结合,引起转录的活化,开始合成新的mRNA,进而合成酶蛋白、结构蛋白或调节蛋白。在细胞中出现了激素作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2)氨基酸衍生物:它作为第一信使,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的专一受体结合,这一结合随即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在Mg2+存在的条件下,ATP转变为cAMP。cAMP为第二信使。信息由第一信使传递给第二信使。cAMP使胞内无活性的蛋白激酶转为有活性,从而激活磷酸化酶,引起靶细胞固有的、内在的反应。如甲状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松果体激素等。

3) (peptide hormone)与蛋白质:与细胞膜直接反应,在细胞内通过cAMP发挥激素作用。如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胃肠激素胰岛素、降钙素等。人们发现有的多肽激素并不使cAMP增加,而是降低cAMP合成。新近的研究表明,在细胞膜还有另一种叫做GTP结合蛋白,简称G蛋白,当激素与受体接触时,对腺苷酸环化酶起激活或抑制作用。起激活作用的叫兴奋性G蛋白(Gs);起抑制作用的叫抑制性G蛋白(Gi)。G蛋白与腺苷酸环化酶作用后,腺苷酸环化酶被Gs激活时cAMP增加;当它被Gi抑制时,cAMP减少。要指出的是cAMP与生物效应的关系不经常一致,故关于cAMP是否是唯一的第二信使尚有不同的看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关于细胞内磷酸肌醇可能是第二信使的学说受到重视。这个学说的中心内容是:在激素的作用下,在磷脂酶C的催化下使细胞膜的磷脂酰肌醇→三磷肌醇+甘油二酯。二者通过各自的机制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增加的Ca2+与钙调蛋白结合,激发细胞生物反应的作用。

4)脂肪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

 

第一,通过调节蛋白质、糖和脂肪等三大营养物质和水、盐等代谢,为生命活动供给能量,维持代谢的动态平衡。

第二,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影响细胞的衰老,确保各组织、各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更新与衰老。例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都是促进生长发育的激素。

第三,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生殖功能,以及性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包括生卵、排卵、生精、受精、着床、妊娠及泌乳等一系列生殖过程。

第四,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活动,与学习、记忆及行为的关系。

第五,与神经系统密切配合调节机体对环境的适应。上述五方面的作用很难截然分开,而且不论哪一种作用,激素只是起着信使作用,传递某些生理过程的信息,对生理过程起着加速或减慢的作用,不能引起任何新的生理活动。

由于控制论的应用等,把激素作为个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物质。

激素还可以在个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发挥作用。

 

靶器官

(target organ) 或靶细胞(target cell)

能够接受内分泌细胞(或器官)分泌激素刺激的器官或细胞称为靶器官(target organ)或靶细胞(target cell)。人体的每一种组织、细胞,都可成为这种或那种激素的靶组织或靶细胞。

受体:靶细胞介导激素调节效应的专一性激素结合蛋白,称为激素受体。受体一般是糖蛋白

细胞表面受体:分布在靶细胞质膜表面,称为细胞表面受体含氮激素的受体位于靶细胞膜上。

细胞内受体:分布在细胞内部,称为细胞内受体类固醇激素的受体位于靶细胞质内。

每一种激素,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组织、细胞作为本激素的靶组织或靶细胞。激素作为“第一信使”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后,在通过细胞内的”第二信使“激发与细胞固有反应相联系的一种或多种信号转到途径,调节原有的生理生化过程,加强或减弱细胞的生物效应和生理功能。在发挥作用过程中,激素对其所作用的细胞,既不提供额外能量,也不添加新功能,而只是在体内细胞之间传递生物信息。还有一些激素对靶细胞无明显的效应,但可能使其它激素的效应大为增强,这种作用被称为“允许作用”。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血管平滑肌无明显的作用,却能增强去甲肾上腺素的升血压作用。

1.高度专一性包括组织专一性和效应专一性。前者指激素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靶组织、靶器官。后者指激素有选择地调节某一代谢过程的特定环节。。

2.极高的效率激素与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因而激素可在极低浓度水平与受体结合,引起调节效应。

3.信使性。激素只是充当“信使”(messenger)启动靶细胞固有的、内在的一系列生物效应,而不作为某种反应成分直接参与细胞物质与能量代谢的环节。

激素传递方式 1)远距分泌:激素释放后直接进入毛细血管,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远距离的靶器官;

2)旁分泌:激素释放后进入细胞外液,通过扩散到达邻近的靶细胞;

3)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合成的激素沿轴浆流动运送到所连接的组织,或从神经末梢释放入毛细血管,由血液运送至靶细胞;

4)自分泌:激素被分泌入细胞外液后,又作用于分泌细胞自身。

 

化学物质(如激素,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 等),通过体液运送的方式对人和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激素分泌的调节 多层次调控:内分泌的调控是多层次的。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最高中枢,它通过分泌神经激素,即各种释放因子(RF)或释放抑制因子(RIF)来支配垂体的激素分泌。

垂体:通过释放促激素控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胰岛等的激素分泌。相关层次间是施控与受控的关系。

正反馈:分泌激素的内分泌细胞随时收到靶细胞及血中该激素浓度的信息,使其分泌再增加(正反馈)。

负反馈:分泌激素的内分泌细胞随时收到靶细胞及血中该激素浓度的信息,使其分泌减少。负反馈效应为常见。

激素的作用不是孤立的。内分泌系统不仅有上下级之间控制与反馈的关系,在同一层次间往往是多种激素相互关联地发挥调节作用。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协同,也有拮抗。例如,在血糖调节中,胰高血糖素等使血糖升高,而胰岛素则使血糖下降。他们之间相互作用,使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对某一生理过程实施正反调控的两类激素,保持着某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将导致内分泌疾病。

下丘脑分泌的调节肽可促进腺垂体分泌促激素,而促激素又促进相应的靶腺分泌激素以供机体的需要。当这种激素在血中达到一定浓度后,能反馈性的抑制腺垂体、或下丘脑的分泌,这样就构成了下丘脑——腺垂体——靶腺功能轴,形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调节称闭环调节,按照调节距离的长短,又可分长反馈、短反馈和超短反馈。要指出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后一级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也可促进前一级腺体的分泌,呈正反馈效应,但较为少见。

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是由神经系统统一调控的。在闭合回路的基础上,中枢神经系统可接受外环境中的各种应激性及光、温度等刺激,再通过下丘脑把内分泌系统与外环境联系起来形成开口环路,促进各级内分泌腺分泌,使机体能更好地适应于外环境。此时闭合环路暂时失效。这种调节称为开环调节反馈调节。

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调节更趋于完善。

特别注意:

ADH(抗利尿激素)的调节,叫神经内分泌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的一种,因为ADH是直接由神经细胞(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

很多类型的体液调节,是通过神经影响激素分泌,再由激素对机体功能实行调节的方式,也被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机体除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方式外,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并不依靠于外来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称之为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机体三种调节方式之一。速度较慢。

1.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和阶段性由于机体对地球物理环境周期性变化以及对社会生活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使激素的分泌产生了明显的时间节律,血中激素浓度也就呈现了以日、月、或年为周期的波动。这种周期性波动与其它刺激引起的波动毫无关系,可能受中枢神经的“生物钟”控制。

2.激素在血液中的形式及浓度 激素分泌入血液后,部分以游离形式随血液运转,另一部分则与蛋白质结合,是一种可逆性过程。即游离型+结合蛋白 结合型,但只有游离型才具有生物活性。不同的激素结合不同的蛋白,结合比例也不同。结合型激素在肝脏代谢与由肾脏排出的过程比游离型长,这样可以延长激素的作用时间。因此,可以把结合型看作是激素在血中的临时储蓄库。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也是内分泌腺功能活动态的一种指标,它保持着相对稳定。如果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过高,往往表示分泌此激素的内分泌腺或组织功能亢进;过低,则表示功能低下或不足。

3.激素分泌的调节 已如前述激素分泌的适量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故机体在接受信息后,相应的内分泌腺是否能及时分泌或停止分泌。这就要机体的调节,使激素的分泌能保证机体的需要;又不至过多而对机体有损害。引起各种激素分泌的刺激可以多种多样,涉及的方面也很多,有相似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但是在调节的机制方面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表 11. 中医经络和现代医学四个网络系统对照表。

经络系统 循环系统 淋巴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闭锁网络系统 相对闭锁 相对闭锁 相对无形闭锁
开放网络系统 相对开放 相对开放 相对无形开放
运行气血,营养脏腑,抵御外邪 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 辅助功能 辅助功能
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 辅助功能 辅助功能 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
感应传导信息和调节人体各部分的功能 辅助功能 辅助功能 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

 

References:

1:《关于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 王海鹰《北美医学与健康 》 2015.02

 

 2:《现代医学如何理解针灸止痛》 王海鹰 《北美医学与健康》2015.04

3:《中医基础理论》印会河

4: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feature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atic vessels

文献检索:doi:10.1038/nature14432

8515 Total Views 4 Views Today
« Prev: :Next »

Leave a Reply